第112章 部队休整
梦回古代2021-03-08 22:582,131

  大决战过后,吴长庆就一直在忙着恢复士兵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

  心理创伤,这个不止打了败战的士兵会有,一些打了胜战的士兵也会出现。

  像一些燧发枪士兵,靠着高射速,一场战斗下来有的人甚至杀了十个敌人。那些可都是活生生的人,是同类。

  人性之中,就有着排斥屠杀同类的天性。

  一些普通人即使杀人不犯法,他们都下不去手,就是因为基因里有这种天性。

  疯狂的屠杀同类,这个是在反人性,很容易让这些士兵产生心理问题。

  特别是那种士兵与战马死成一堆的景象,犹如人间地狱,给人视觉冲击非常巨大。事后打扫战场的一些农夫,看到那种景象连路都走不动。

  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强一些,但也强的有限。看过那种景象的人,心理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面对一些情况严重的士兵,吴长庆也没有好办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他哪有那么多时间,而且,他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吴长庆所能够想到的,也就是找些娼妓过来供士兵发泄。

  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太多了,而且常州这地方也远不如南京繁华,哪有这么多娼妓。

  如果只是一部分,那还不如不要。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其他士兵得到了享受,另外没有得到享受的士兵肯定不乐意。

  所以,吴长庆最终只能组织士兵进行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唱点家乡歌曲,一起喝点酒,吃点肉,再来一次游泳比赛,格斗比赛。

  总之就是尽可能的给这些家伙找事做,让他们没时间去感伤,去回忆那些可怕的事情。

  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一般。

  对此吴长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战争创伤这个问题,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都很难解决,只能靠士兵自己的适应能力,适应不了的就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这很残忍,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必须承受这种代价。

  总不能为了避免士兵出现心理创伤就不去战斗吧,这显然不可能。

  除了恢复士兵状态,休整期最重要的就是招降那些俘虏。

  这些俘虏都是经过了训练的职业士兵,比起新招募的农夫要强得多。

  士兵其实都很好招募,只要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发饷,他们一般都不会在意给谁卖命。甚至,他们还更倾向于给吴军卖命,因为吴军把他们打怕了,打服了。

  士兵都希望跟着强者混,这样战死的机率会更小。

  光招降了这些士兵没用,一支军队士兵是树叶,指挥官就是树枝,没有树枝将这些树叶连接起来,他们就是一堆散叶。

  有树枝树干将其连起来,他们就能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而招降军官就麻烦的多了,这些军官多少都有些文化,考虑的东西就会比较多。

  比如跟着吴长庆混有没有前途,会不会遭到世人的嘲笑谩骂,会不会牵连到家人……

  想要招降他们,让他们死心塌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相信吴军的强大,相信跟着吴长庆干能够升官发财。

  这种时候,戴之隽,董天宝,薛贵仁等人就是最好的说客,他们以自身的例子来证明,跟着吴长庆混有多好。

  比如戴之隽,原本只是一个提督的军师幕僚,如今是十万大军的军师将军,统筹所有后勤大事。

  这种地位的提升,简直就是飞跃式的。

  而董天宝,原本只是一个游击参将,手下数千兵马。但是投降吴军后,如今已经是一师之长,手下兵马上万。

  作为一个降将,他在吴军中地位不降反升,说明了吴长庆对降将的一视同仁,没有偏见。

  这种情况让不少清军将领都心动,他们之所以不太愿意投降,就是怕降了之后会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炮灰。

  而现在,有戴之隽和董天宝等人作为榜样,他们就放心了不少。

  另一个方面就是让这些人见识吴军的强大,让他们参观吴军的日常训练,让他们感受下吴军的气势。

  其实这个步骤有点多余了,之前的那一场大决战,早就把这些人教训的服服帖帖,只想跪下喊爹爹。

  对于吴军的强大,他们一点都不怀疑。

  新主人强大,又不歧视打压降将,这已经这些清军将领见过最好的臣服条件了。

  所以,在几次招降之后,大部分的将领都选择了宣誓效忠。

  而极少部分的将领担心牵连家人,还是没有答应投降。这一部分人吴长庆派人先关押起来,以后看情况再说。

  能用就用,用不了就丢矿上去,反正现在吴长庆对铁矿的需求没有极限。

  汉军八旗的招降比较顺利,到了蒙古八旗和满族八旗就要困难的多。

  他们在大清朝里属于特权阶级,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特权。投降了汉军,那地位自然是急剧下降。

  蒙古八旗还好一点,他们至少不是大清朝的主体民族,甚至以前也是被满族征服而迫于无奈归顺的。

  对于大清,他们的忠诚度比汉族高不了多少。

  满族八旗是最难招降的,四十多个将领,愿意投降的只有十二个,其他人都是宁死不降。

  对此吴长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把这些不肯投降的将领全部送回苏州关押起来,不肯投降的士兵则是扔到矿上去。

  数天的持续招降,一共招降了三万四千人,其中汉军八旗几乎全部归降,蒙古八旗投降了九千人,满族八旗投降了五千人。

  加上苏州增援过来的两万新军,吴长庆的兵力增加到了十万零七千人。

  数量增加了很多,但是实际的战斗力没增加太多。那两万新兵,自然不如老兵厉害。而那三万四千的降军,需要时间来融入吴军。

  在没融入之前,战力成疑。搞不好他们还会来一个阵前叛变,那才是最恶心的。

  为了避免这种事,吴长庆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尽可能的打乱他们原来的同属关系,让将领去带他们不熟悉的士兵。

  在士兵中缺乏威信,他们就很难鼓动士兵。

  又比如把降军分散到各个师当中,让他们无法聚集到一起。力量分散了,造反的心思也会变淡。

  毕竟,除非是满清的死忠分子,否则做事都会考虑风险和收益。如果反叛风险太高,收益太小,那么就不会有人去找死。

继续阅读:第113章 民心可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大明造航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