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涉险,体察民情,当今圣上,真乃千古明君。”
南京文学院,一个学生看完报纸,忍不住的感慨。
上次吴长庆在南京都遇刺,差点受重伤,去外地就更加危险了。
所以,吴长庆这种行为,确实算的上是以身涉险,值得敬佩,比起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帝王都要好。
加上还体察民情,那就直接秒杀所有帝王了。自古以来,都没有出过这样的人物。
“圣上巡视天下,地方上那些官员就不敢为非作歹了,当真是大快人心。”
另一个学生说道。
还在学校没有进入官场的人,相对而言要更加热血一些,考试做官,也想做一个能够实现抱负的好官。
当然,等他们进入官场后,往往都会因为各种身不由己,从而忘了初衷。
南京女子学院,那些女学生的关注点就不一样了。
“原来皇上是这幅模样,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真英俊。”
一个女学生说道。
“若水你胆子可真大,还敢点评起陛下的相貌了,这要是搁前朝,得吊起来打。”
另一个女学生吓唬道。
“切,圣上那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会在乎这一点小事。真要是在乎,他就不会同意把照片放到报纸上了。我觉得圣上一定是个很好说话的人,要是我成了他的妃子,我就可以当面点评他的样貌了。”
张若水却是不怕。
“羞不羞呀,又犯花痴。”
陈嫣嫣打趣了下她,却没有什么效果。
如今,喜欢一个人,也不是只能藏在心中了。说出来,最多也就是被人笑话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些性情奔放的女子,已经不在乎这点了。
“陛下与当地百姓亲切交谈,询问了当地百姓日常饮食……”
一个读报人正向一群不识字的人念着报纸上的内容。
这些不识字的人,大部分都是社会的底层,听到皇帝居然和百姓亲切交谈,还嘘寒问暖,送生活用品,顿时也是非常感动。
虽然吴长庆嘘寒问暖的对象不是他们,但吴长庆的这种行为,至少说了他心里惦记着百姓。
单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这些年来,朝廷对百姓的帮助也非常大,这些人心里可都记着呢。
“这个就是圣上?”
一个人指了指报纸上的相片。
吴长庆的照片,是这一期报纸的一大看点。
在南京,见过吴长庆的人其实挺多的。
但是其他地方的百姓,那就是几乎都没有见过吴长庆。
所以,得知了照片上那个年轻人就是皇帝,不少百姓心里都非常惊讶。
原来,皇帝就是长这个样子呀。
出于对皇帝的敬畏,一些购买了报纸的百姓,都选择了把报纸好好保存,倒是没有那个家伙胆大包天,敢用这份报纸去擦屁股。
在南京,除了获取新闻除了靠报纸,还多了种途径,听有线广播。
无线广播要比有线广播方便的多,但技术难度也高的多,大华现在还在紧锣密鼓的研究,只是有了些头绪,还要不断改进。
此时的无线电技术还很粗糙,不稳定,信号强度弱,传递距离短。
什么时候能够改良到到可以投入实用,暂时还无从可知。
所以,哪怕有线广播很麻烦,但大华也先弄了起来。
有线广播因为要牵电线,自然就不可能普及到每家每户,太麻烦,太奢侈了。
当前,南京只是在几个公共场所安装了大喇叭,然后在固定的六点到八点,进行一些新闻的播报,偶尔还有歌曲,广告,相声。
因为是个新鲜事物,所以每到广播时间,这十几个大喇叭的下面,都会聚集大量的底层百姓。
有身份的人自然是不屑于去参与,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
而对于穷苦人来说,广播就太适合了。
听广播不需要识字,有耳朵就行。不像看报纸,还需要认字。
还有一点就是,报纸是要钱的,而广播是免费的。
要钱的娱乐,对于穷人来说太奢侈了,还是免费的适合他们。
而且,广播的内容也挺有意思,不比看报纸差。
听一听新闻,听一听相声和歌曲,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舒心的事。
唯一不爽的大概就是中间插播的那些广告了,贼讨厌。
不过,每天都听几遍那些广告,这些人听众也被成功洗脑,记住了那几件商品的牌子。
广播里的都是些生活用品的广告,而且还是比较低端廉价的那种。
大华的商人精明着呢,他们知道会听广播的都是些穷鬼,向他们推销奢侈品就是个笑
话,只能推销那些生活必需品,同时还得便宜。
至于质量嘛,这个反倒不重要了。
朝廷弄出这个广播,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加强对底层百姓的思想教育,以及政策宣传。
不过,能够顺带赚那些商人一点广告费也不错,赚到的钱还可以铺设更多的路线,甚至牵到农村去。
一方面是增加农村的娱乐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更好的教化那些农村的百姓。
“陛下在石家庄做出重要指示,要官员关注百姓生活,要注意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喇叭里传出一个声音非常优美的女声,广场上的人都竖起了耳朵,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这玩意是怎么发出声音来的呢?”
新来的百姓看着那个大喇叭,百思不得其解。
这也亏了周围的同类多,要是单独一个人第一次碰到这种会说话的玩意,被吓到尿裤子也不奇怪。
“这是因为有播音员,在玄武路的广播站里说话。”
已经来过两次的人卖弄着见识。
“可是,玄武路离我们这里这么远,是怎么传过来的呢?”
那人继续问。
这个问题的难度就超出了众人的能力范畴,没有人解释的清楚。
于是乎,有个听众怒道:“安静点听广播,哪来那么多破事,有的听就够了,你管它是怎么传过来的。”
众人闻言纷纷赞同,被训斥的人想想觉得也对,管它怎么传过来的,有的听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