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吧。”
随着局势的持续恶化,不少军官向总指挥提出了撤退的建议,此时撤退虽然会收获一场大败,但至少可以保住舰队的元气。
回到港口之后,他们可以先总结经验,找到对付华军的办法。
总指挥也知道这一点,但撤退这个命令实在是不好下。
一旦下达撤退的命令,他就彻底败了,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哪怕保住了舰队,但他肯定是保不住自己的位置。
舰队总指挥陷入了犹豫,而华军的第二波轰炸紧随而至。
两军相距的距离太近了,对飞机来说也就是几分钟的路程。
要不是降落和起飞太耗时间,第二波轰炸早就来了。
“撤。”
舰队总指挥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这样被动挨打的局面太尴尬。
哪怕是撑过了这波轰炸,华军还有下一波。
而他们现在对华军的攻击效果有限,肯定无法在短时间里将华军击败。
随着命令的下达,印度洋舰队产生了些小混乱。
每艘舰船都希望自己能先撤,留在后面容易被华军的超凡者追上。
海域很宽,战舰之间的距离相隔也比较大,但战舰的转向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缺乏系统性的协调指挥之下,各种混乱随之出现。
两艘战舰在转向时撞到了一起,即将下沉。
莫军在撤退,大华的空军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进行攻击了。
没有了防空火力的干扰,他们可以飞的很低,进行精确打击。
一声声爆炸响起,越来越多的战舰上冒出了黑烟,看的莫军指挥官的心都碎了。
造一艘战舰是如今的艰难,摧毁起来却是如此的容易。
等到莫军撤出战圈,摆脱华军的攻击后,印度洋舰队就只剩下一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十艘巡洋舰......
损失高达三分之二,舰队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印度洋舰队战败的消息传到新德里,满朝哗然。
陆军败了,空军败了,如今连海军也败了。
面对大华,他们竟然没有胜过一场。
再乐观的人,此时也明白了一点,莫朝不是大华的对手。
满朝大臣心中升起一股恐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困境。
以前他们都是靠着武力碾压对手,如今面对一个武力更加强大的对手,他们就布置该如何应对了,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陛下,我们应该向大华求和,继续打下去帝国就要被拖垮了。”
面对困境,有大臣提出了求和。
这个言论让众人惊讶不已,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求和也是一种选项。
他们需要时间,他们需要花时间来了解大华这个对手,他们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他们需要时间来整顿内务。
如果大华肯接受他们的求和,对现在的莫朝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大胆,荒谬。我朝自陛下起事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来没有向敌人求和过......”
求和言论一出,立即招到了其他大臣的攻击。
他们给出的理由也相当充沛,帝国从没有求和过,这次若是求和,将会打破帝国无敌的神话。
虽然他们在战场上已经一败再败,但只要朝廷求和,那就是承认了帝国的失败,这对士兵的士气影响极大。
奥朗则布作为一个极其骄傲的人,自然也不愿意承认失败。
只是,自己该如何继续打下去呢?
奥朗则布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实力远不如表面上那么强大。
虽然帝国拥有一亿平方公里,人口有三十多亿。
但是,却连一千万兵力都拿不出来。
除了本土,其他地方的军队已经完全不可靠。
莫朝现在不但缺人,而且还缺钱。
连续的大败让帝国损失了无数钱财,此时国库已经彻底见底。
莫朝统治了全球几十年,又发展了十几二十年,财富其实是有的。不过全部集中到了奥朗则布和权贵手中,国库里的钱倒是没有多少。
此时国家需要大量钱财支持战争,钱却不知道该从何而来。
“不和能怎么办?继续打下去,哪来的兵力,哪来的钱粮?”
财政部部长也站了出来,站到了求和派那边。
没办法,只有求和他才能干下去。如果奥朗则布还要打,他就要辞职不干了,没法干。
税收不到,兵招不到,这些可都是他的责任。
主战派和主和派陷入了争论,这种争论没个十天半个月根本争不出结果。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噩耗在不断的传到中央。
南美的数个城市被叛军攻占,北美的叛军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欧洲也在闹事,华夏也在反击......
全球烽烟四起,奥朗则布看到了帝国的末路。
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偌大的一个帝国,怎么吃了几场败战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事实上,莫卧儿帝国对全球的统治根本就不稳固,只是表面上占据了这些地方。既没有获得民心,也没有彻底控制这些地方。
在帝国发展良好的时候,这些地方自然是很难掀起什么风浪。
可现在帝国遭遇到了极大的困境,无暇再顾及这些地方,问题就彻底暴露了出来。
主战和求和的争论还没有争出结果,新的争论又随之出现。
其中一派主张先稳定内部的统治,派兵镇压各地的叛乱。
而另一派则认为华军是最大的威胁,只要击败了大华,其他叛军不足为惧,主张收缩兵力,把控制各地的兵力调到南美和大华再来一次决战。
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支持的人却不多,因为诸大臣心里都清楚,即便是集中全部力量和大华来一场决战,也未必打的赢。
而且,即便是打赢了,也不等于是解决了大华这个威胁,毕竟大华的体量比莫朝还要大,一两场败战的损失对大华来说微不足道。
除非他们能够重新夺回异界的恒城,但这对莫卧儿帝国来说太难了,几乎不可能。
和大华决战行不通,求和的声音再度响起,并且隐隐占据了上风。
看着那些求和派的慷慨陈词,奥朗则布心中叹气,他明白,那个叫吴长庆的家伙是绝对不会同意自己的求和,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