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力也不仅仅是只有动物,还有其他娱乐道具,更像是一个游乐场。
在旁边的园子里,有精制的蹦床,吴堽一马当先的爬上去,在上面肆意的撒欢。
还有一个放满了小皮球的池子,也是小孩子的最爱。
滑梯,跷跷板,秋千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新奇玩意,也是应有尽有。
别说是小孩子了,在没有管事太监的时候,那些宫女也喜欢去玩一玩。
逛完动物园,吴长庆一家人来到了放映殿。
这是一座新建的宫殿,专门用来放映动画片的。
以当前的技术,弄动画片其实很困难。
但是,困难往往是和钱挂钩的,只要舍得花钱,这个天下就没有太多困难的事。
当前制约动画片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纸张质量不够好,在放映过程中易损坏。
只要舍得花钱,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把画画在布匹上就可以了。
这个非常之奢侈,一部西游记的动画,所用的画布,整个放映室都装不下。
当佟有为把三部动画片献到皇宫时,吴长庆都忍不住的批评了下他,怪他太过于浪费了。
这个动画技术对民生又没有多大作用,完全可以慢慢的去改良技术,用不着这么着急。
当然,骂归骂,这些动画片他还是收下了,总不能浪费嘛。
三部动画片,其中一部是西游记,给皇子皇女看的。
还有一部类似于金瓶梅的,是给皇上和妃子们私下看的。
还有一部正片,动画版三国演义。
这是用来给外国番邦看的,让那些蛮夷见识下大华的神奇,同时宣扬下中华文化。
佟有为考虑的很周到,所以吴长庆也只是嘴上说一说他,心里还是挺高兴。
动画片,吴长庆前世看了很多,什么西游记,虹猫蓝兔之类的。
他隐约记得,小时候为了不错过下午五点半动画片,在田里干活比谁都积极,就是为了早点把农活干完。
总之,动画片这种玩意,对小孩的杀伤力很大。
而在这个时代,对大人的诱惑力其实也很大,毕竟新奇嘛。
前段时间吴长庆特别恩赐了一批有功之人入宫,一起观看三国演义的动画片,好多人都看的入迷。
动画开始,有专门人在负责念旁白,以及角色对白。
这个难度其实挺高的,需要掌握好节奏。
不管是念快了还是念慢了,都会影响效果。
而且还需要念的有感情,还需要发出各种独特的声音。
不过,只要舍得花钱,再难的东西,都有人去学,去专研。
天之下大,有的是天赋异禀之人。
有的人死活都背诵不了一篇课文,有的人就是能够倒背如流。
这几个念旁白,以及配音的人,个个都是人才。
愣是把无声动画,给弄成了有声动画。
他们这些人,大概也就是这个世界最早的声优了。
当然,养这批人,花费也不小。
“俺老孙去也。”
吴堽看动画也不老实,模仿着孙悟空,大闹放映厅,然后被洛敏揍了一顿。
不过,他可一点都不怕被揍。
敢揍他的只有洛敏一个,其他人都把他当祖宗供着。
而洛敏揍他,也是吓唬的成分更多,很少真的用力,所以这家伙一点都不在乎。
他唯一会怕的,大概也就只有他老爹吴长庆了。
虽然吴长庆没有揍过他,但他天生就有的怕。
捣乱的时候一不小心翻滚到了吴长庆面前,看到老爹,他立即老实,然后跑到洛敏面前,抱住洛敏的大腿。
吴长庆见状有些头疼,这孩子跟他不亲呀。
当然,这也很正常,他大部分的时候都在处理公务,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培养父子感情。
相对而言,吴念娇和吴长庆就更亲近,喜欢被吴长庆抱。
吴长庆怀疑,也许是自己在对儿子的时候,无形中会带着一股威严。在面对女儿的时候,会带点慈爱。
总之,这是一种很微妙的事情,吴长庆只是有所察觉,也没有去深入研究。
看完动画片,吴长庆就去了忙公务。
这次陪孩子玩了半天,主要是为了培养下亲情,为了避免一家人过于陌生。
带孩子,终究不是他的主业。
虽然缺乏父爱,但相对而言,皇家的孩子依旧是非常幸福的。
柳家,几个四到八岁的孩子,正在读书写字。
虽然吴长庆办了间贵族学校,希望那些高官和有钱人把孩子送过去,一起教学,节约教师资源。
但是,有些有钱人依旧喜欢请老师上门,专门教授自家的几个孩子。
不过,那些薪水不高的中低级官员,以及小商人,都开始把孩子送到学校,集中授课。
没办法,现在有能力教授新式知识的老师非常稀缺,一般人根本请不起。
“唉,什么时候才能去动物园玩呀。”
柳大华之孙柳世椁叹气道。
不但皇宫里有动物园,南京城里也有一家动物园,并且向公众开放。
只需要两百文的门票,便能参观一次,对富人来说很便宜,也是小孩子的最爱。
柳世椁比皇子更苦逼,不但缺乏父爱,还要从小就开始苦读书。
毕竟,这是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
无论是走科研,还是走科举,都需要从小苦读书。
他们的家族,需要靠人才,靠做官来维持富贵。
像动物园和游乐场这种被认为是玩物丧志的地方,他们这些被重点培养的人,都会被严格规定一年去的次数。
比他更惨的点的是一些中产家庭,两百文的门票,对这些中产家庭来说就有些奢侈了。
中产家庭的孩子苦苦哀求,一年最多也就去上一两趟。
至于贫民家的孩子。
大街上的特色卖报声,至今还有呢。
虽然现在大华推出了邮政系统,街道都编了号,有了专属的邮箱,报纸可以直接派送。
但是,街上卖报这个行业,依旧存在。
毕竟,除非是特别有钱的人家会订阅多份报纸,大部分人也就只是订阅一份大华日报,或者自己需要、喜欢的报纸。
每当出现一些自己订阅的报纸上没有,且自己又感兴趣的新闻,他们就不得不临时买上一份。
同时,外地来的人,也少不了买几份报纸。
在短期,街上报童这个行业还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