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机床
梦回古代2021-03-07 12:222,042

  吴长庆重视手表,其实不单单是看重其对时间的精准测量。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手表,促进手表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精密加工的发展。

  创造出更大需求,就会有更多的人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就像航海对不变质食品有大量需求,就会逼迫出罐头的出现。

  大量需要精密加工的零件需求,就会促使精密加工的发展。

  精密加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没有精密加工,就没法办法批量制造出机器和零件。

  像大华现在很多机器的零部件,那可都是靠着工匠们用纯手工一点点打磨出来的,非常的不容易。

  而且误差大,无法批量生产。

  这种时候,就需要机床的出现了。

  事实上,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原始的机床,宋应星以前就发明了一种切割玉石的机床。

  不过那机床靠的是脚踩踏板来提供动力,力量小,也就只能切割下玉石,想要切割打磨金属却很困难。

  而宋应星投入到大华之后,又吸取了大量的知识,已经制造了一台更加先进的机床,可以靠蒸汽机来提供动力,切割生铁块。

  不过,当前的蒸汽机所能够提供的动力,相当的不稳地。

  加工十个零件,起码九个都会废掉。

  即便如此,这个看起来没什么鸟用的机床,已经是当前全世界里最先进的加工机床了。

  吴长庆本想等宋应星自己慢慢研究出更加先进的机床,但是现在看来,因为见识的局限性和材料的局限性,宋应星想要靠自己突破很困难。

  没办法,堂堂的九五至尊再次亲自下场。

  吴长庆不但在系统里直接兑换了三台默兹利机床,还兑换了这种机床的制造方法。

  默兹利机床,已经可以加工螺丝螺母,其技术含量,其实已经非常高了。

  单单是三台默兹利机床就耗费了他30万资源点,等于是3万杆燧发枪,可把他给心疼坏了。

  默兹利机床的制造工艺就更贵了,足足100万科技点,是燧发枪技术的20倍之多。

  好在,吴长庆现在已经占据了小半个天下,资源点和科技点都增加了许多。

  兑换完这些东西,吴长庆查看了下系统。

  宿主:吴长庆。

  当前领土面积54万平方公里,总资源点1620万,剩余1510万。

  当前辖区人口4280万,总科技点4280万,剩余4022万。

  看起来剩下的还有很多,但是吴长庆所图甚大,以后要造航母,造飞机,造电脑,这些看起来很多的财富就显得很少了。

  所以,吴长庆一直以来都是省着用。

  有时候他都会怀念下后世的电脑游戏,但他也忍住了兑换一台电脑的冲动。

  没这个必要,太贵了。

  而且,如果有了电脑的话,恐怕去后宫的时间就更少了。

  那些嫔妃说不定会买通宫女或者太监,把他的电脑给砸了。

  三台机床和制造工艺被送到了宋应星手里,同时送到他手里的还有谕旨。

  谕旨上让宋应星好好利用和专研这些东西,尽快摸清其工艺,完成批量生产。

  “宋大人,陛下费尽心思,为你亲自弄出来的这些宝贝,你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器重呀。”

  冯得宝说道。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看起来就像是宝贝的宝贝是从哪里弄来的,但是他知道这些东西吴长庆弄到手的代价肯定不小。

  否则,吴长庆也不会那么郑重,调动了御林军来护送。

  冯得宝不识货,宋应星在粗略的看了一遍使用说明之后,立即意识到了眼前的这几台机床的重要性。

  “陛下真是圣人转世,其智慧简直比全天下人加起来都要多。这机床的设计,这做工,这材料……”

  宋应星抚摸着这机床,就跟抚摸着几个美女一样,那一脸的陶醉,看的冯得宝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严重怀疑宋应星有某种特殊的爱好,着实可怕。

  “宋大人,宋博士,我说的谕旨你听到了没有,不要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冯得宝无奈的提醒道。

  要是以前的官员,敢这样失态,他都可以借机好好敲打敲打对方了,对皇帝的旨意,怎么可以不听进去呢?

  不过现在嘛,冯得宝也知道,吴长庆对那些有知识,有才华的科学家非常重视。

  这一点点不得体的地方,吴长庆很大概率不会放在心上。

  “该死该死,是臣失态了。实在是这机床太珍贵了,比十万大军都更加珍贵。陛下的重托,我自然是呕心沥血也不敢怠慢。”

  宋应星感慨道。

  他现在对吴长庆的崇拜已经到达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他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吴长庆发明出来的。

  这种智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他觉得,要是吴长庆不用把时间花在治理国家上,还可以发明出更多的好东西。

  拿自己和吴长庆对比了一下,以前自认为非常聪明的宋应星,顿时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不对,我怎么可以去和陛下对比,真是胆大妄为,陛下那可是真龙天子,圣人转世。

  宋应星出了一头冷汗,为自己的想法内疚不已。

  按照吴长庆给出的使用说明,宋应星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掌握这机器的操作手法。

  这都已经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他把这些操作技术交给其他手下,花的时间更多。

  教会了其他人如何使用,宋应星便有了时间去亲自拆解,再组装。

  这种复杂的机器,不是有了工艺流程就一定能够造出来。

  实际的制造过程当中,往往都会伴随着无数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项发明从出现到完善,往往都有数年,数十年之久。

  而现在,宋应星却是不用这么麻烦,拆解再组装一遍之后,他就对这机器了解的七七八八,可以开始着手制造。

  吴长庆靠着系统,把这原本需要上百年才能够走完的路,在数天之内就完成了。

  当宋应星等人掌握了这机器的制造和使用之后,就意味着大华已经掌握了机床技术,可以进行各自精密零件的加工。

  以后制造机器,会轻松几十甚至上百倍。

继续阅读:第442章 考生入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大明造航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