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华军一方面继续缩小包围圈,逐步清剿里面的敌人。
另一方面,他们抽调了大量的部队,朝莫卧儿帝国的援军杀了过去。
抽调的两个主力是装甲师,他们负责从侧翼包抄过去,最后拦住印军的退路。
而另外两个步兵师则是负责攻坚,其他一些部队则是封堵各个可以逃窜的路口。
华军的行动很快就被兰契知道了,毕竟他暂时还没有被包围,哨兵还能在周围警戒。
当得知华军的两个装甲师分别从自己的两侧不断突进的时候,兰契就知道,这是要包围自己。
这种举动实在是太明显了,要是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他也没资格坐这个位置。
看出来容易,应付起来难。
在这一刻,兰契又头疼了。
和华军打仗,其指挥官往往就会经常遇到那些艰难的抉择。
昨天兰契刚刚面临了救与不救的痛苦抉择,今天又要面临一个新的抉择,从哪个方向撤。
好消息是,他貌似不用再纠结救与不救这个问题了。
“向西南,西南边是山区。只要我们的大军进入山区,敌人装甲车的速度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不行,进了山区我们的行军速度也会变慢,万一华军留一支部队把我们堵在山里,然后装甲部队直奔德里怎么办。我们已经是莫卧儿的最后一支部队来,我们进入山区,德里就变成了不设防。”
“向北,这里还有个缺口华军没有及时赶到。如果我们现在启程,直奔这个缺口的话,可以赶在华军之前抵达,然后从这个缺口突出去。”
“这也不行,北面一片坦途,突出去了也无险可守。等被华军追上了,难道我们要在平原上和他们决战?”
“向西吧,这样距离最短,可以逃回德里。”
……
面对部下乱成粥的争论,兰契非常烦躁。
忽然,他大喝一声:“够了,我决定不撤了,我们要反攻。”
兰契决定冒险一次,一旦不抓紧时间现在撤退,那么他们这支部队就会彻底失去撤退的机会,只能和华军死战到底。
到时候,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而且,根据双方实力的预测,他们这一支部队覆灭的几率非常大。
也就是说,兰契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带这些家伙去死了。
兰契之所以这么狠,也并不是发疯或者愤怒失去理智。
恰恰相反,兰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清醒理智过。
兰契在听到众人争论如何撤退的时候忽然明白,撤退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就算是成功的撤出去,也不可能挡住华军的进攻,无非就是给华军多带去一点伤亡。
反正这支部队都注定要被击败,被消灭,那还不如现在就拼死一搏。
现在还是他们实力最强的时候,拖得越久,他们这支部队的士气就会越低。
而且,现在拼命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和友军配合。
只要他们现在出其不意的对华军的包围圈发动猛攻,然后被包围的部队也响应跟着反攻,等于是两面夹击华军,胜算大增。
若是能够打破华军的包围圈,他们还可以救下友军,实力大增。
甚至,兰契连后续计划都想好了。
打破华军的包围圈,然后一路南下,杀向加尔各答。
至于德里,兰契已经不想管了。
他觉得去防守德里就等于是在被华军牵着鼻子在走,必败无疑。
而且,他也觉得,德里根本守不住。
既然如此,还不如疯狂一点,把首都都给扔掉,直接杀向华军的内部,去华军的领土上大搞破坏,把孟加拉省的人全给杀光,特别是大华人。
这样做,至少可以打疼大华。
虽然,这样做也许会彻底激怒大华,惹来无法想像的报复。
但是,连首都都快要丢掉的莫卧儿,还有什么比这更惨的结局吗?
大概是没有了,反正都要亡国,还不如死之前给大华狠狠的来一刀。
兰契越想越激动,于是喝止了众人争论,做出了决断。
反攻?
众人看着兰契,都觉得他疯了。
大家都在绞尽脑子的想着逃跑,兰契居然还想着要反攻。
“怎么反攻?”
一个部下小心翼翼的问。
“同时进攻华军的包围圈,杀进不朽防线里,和里面的友军汇合,然后一路杀到加尔各答。加尔各答现在是华军的大后方,兵力空虚,物资堆积如山。我们去烧了那些物资,华军自然要退兵。”
兰契没有说放弃德里这种话,否则一定会有人反对。
虽然他是最高指挥官,但办事还是需要这些部下。有人反对,总归是不好的。
虽然兰契没说,但是在座的其实也没有多少个是傻子。
他们稍微一琢磨这个计划,就明白德里会有多么的危险。
一旦华军不管加尔各答,直接杀向德里,德里就彻底完蛋了。
德里是莫卧儿的首都,而加尔各答只是大华几十个省会城市中的一个,两者的政治地位,完全不对等。
但是,事到如今,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之前他们虽然都争论着如何撤退,刻意的去忽略了撤退后该怎么办。
而实际上,他们心里其实都清楚。即便是成功撤退了,接下来也防不住华军。
既然不可能更糟糕了,那么兰契的这个办法,也就不算太糟糕了。
“我同意,这是我们莫卧儿帝国最后的倔强。我们要让大华知道我们的决心,为了反抗,哪怕是国都都可以抛弃。”
“我也同意,我们的反攻出其不意,说不定能够起到奇效。和华军战斗,绝不能循规蹈矩,否则那样毫无胜算。”
“我也同意,与其窝窝囊囊的撤退,不如壮烈的战死。”
众人纷纷同意,他们都被兰契的斗志给感染了。当然,这也是长期被大华欺压积累的憋屈,在这一刻爆发。
在实力有差距的情况下,就必须依赖一些奇谋了。
成了,名垂千古,败了,贻笑大方。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莫卧儿帝国已经被逼到了绝路,别无选择,只能做最后的殊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