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军开始朝其他方向进攻,连锁反应随之产生。
其他防线上的明军迅速崩溃,都在火急火燎的撤退。
毕竟,跑的慢一点,就要被华军包围了。
这种没有总部统一规划的撤退,非常容易演化成溃逃。
因为下山的路并不多,各部都想自己先下去,彼此之间就会发生争执。没有上级的裁决,同级别的部队,一般都不会轻易让步。
虽然他们明知道这样争下去,大家都跑不掉,但是,偏偏就没有人愿意肯让对方先。
连下山的路都要争,更别指望有人愿意留下来断后了。
没人阻拦的华军,推进的速度非常快。
在明军还没有争出个结果的时候,华军就已经逼近。
顿时,原本还在争执的明军一哄而散。
那些士兵懒的去纠结有没有路了,直接就从陡坡走下去,有的还是小跑。
一些紧张过度的士兵,没有去注意那坡度,跑得太快直接就摔倒,然后从山坡上一路滚下去。
能够直接摔死的是幸运儿,就怕摔了个半死。
这种时候可没有谁有精力会去救人,摔成重伤的人一时半刻死不了,被人救活也不可能,死之前都还要遭受一番疼痛的折磨。
大量的士兵慌不择路,场面混乱不堪。
面对这种情况,华军简直不要太轻松。
排着整齐的阵型一逼近,那些连下坡都来不及的士兵就纷纷扔掉武器投降。还有一些将领都带着部下,成建制的投降。
华军压根没有多少战斗任务,就一个劲的处理着这些俘虏。
而在明军的指挥部,众人已经护送着郑芝豹在火速撤退。
他们这边稍微好一点,还留下了一支断后的部队给他们争取逃跑的时间。
不过,这支断后的部队在面对华军的两面夹击下,也没有撑住多久。
至此,龙腰山彻底失陷。
华军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兵分几路,其中一路负责打扫战场,追击和抓捕溃兵。
另一路直奔宁德县城,想要趁势将县城拿下,扩大战果。
只有把这些有生力量消灭才算胜利,否则被这些人逃回福州,以后攻打福州又要再费一番劲。
还有一路则是直奔海边渡口,去配合海军拿下在海边驻防的明军。
海军因为地形,天气等诸多原因,之前的登陆战也一直不太顺利。
至于东路因为隔得远,而且明军数量也不是很多,他们就没有再分兵过去处理。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一路追击,路上不断的追上一些明军,然后将其俘虏。
这些溃兵,多多少少也延缓了点华军的追击速度。
等他们抵达县城的时候,城里的五千人马已经汇合了郑芝豹的残部,一同朝福州方向继续逃窜。
而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夜间在山中追击,这个难度大破了天际。
到时候估计是逃的人摔死一大半,追的人也摔死一大半。
对于华军来说,没有这个必要。
于是进攻县城的这一支部队临时改变计划,也前往了海边方向,攻占了一些重要的路口,防止海边的明军再逃掉。
郑芝豹在逃跑的时候,倒是没有忘记给驻扎在海边的守将下达撤退的命令。
只不过,一万多人的撤退是个大工程,而且马上又要天黑。
其统兵的大将俞贤深感其撤退的难度,决定先坚守一晚上,等明日再寻找机会撤退。
入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华军也暂停了进攻,只是把明军这一支部队死死的围在了一个范围里。
到了次日天还没亮,俞贤就试图偷袭突破。
但是,华军早就防着了这一手,军队早就严正以待。
俞贤没有找到机会,只能退回原地。
随后,华军先派出了使者去进行劝降,毕竟打起来又要耗费不少弹药和士兵的性命,没必要。
他们给出的条件很苛刻,要求俞贤无条件的投降。
也就是说,俞贤投降之后没有任何保障,华军没有给他承诺什么职位。
到时候,俞贤能做什么官,就得全看大华的心情。
给的职位好,他需要感恩戴德。给的差,他也只能忍着。
这种待遇,俞贤自然是不满意。
他手下还有一万七千多人的战力,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俞贤觉得,自己不管怎么看都算的上一号人物,要自己无条件的投降,那也太不尊重自己了。
所以,俞贤拒绝了这个要求,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他要求,投降可以,但是降后必须要一个师长的位置,还得要一个子爵的爵位。
他本来是漫天开价,就想着华军坐地还钱。
在他心里,其底线其实是只需要一个旅长的位置,至于爵位,有没有都算了。
但是,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华军根本不跟他还价。
使者把俞贤的诉求上报,王大勇随后命令华军开始总攻。
还想要爵位?
王大勇等人都笑了,谁不知道现在大华的爵位值钱。一个败军之将,也想要爵位?
海军的大炮和陆军的大炮同时发动,对俞贤部所在的位置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他们一万多人龟缩在这小片的区域里,人员密度非常大。
随便一炮落下去,都能砸到一个士兵。
十几轮炮击之后,明军死伤惨重,阵地上一片狼藉。
众多军官都在劝说俞贤赶紧举白旗投降,求一条生路。
此时,能够活着他们这些人都会满足,哪里还敢再去想什么待遇。
直到这个时候,俞贤才真正后悔了,他发现自己高估了自己的价值。
虽然在他看来手握一万七千大军是一股很强大的势力,但是在华军看来,这一万多人所处的位置,简直就是一片死地。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之前已经拒绝了华军的招降,俞贤也放不下脸的来变卦。
于是,挨了一顿炮击之后,俞贤带着部队进行突围,做最后的挣扎。
他们冲击的是独立团驻守的石坑,想要从这个入口进入大山,然后依靠大山的复杂地形来摆脱华军的追击。
这个选择倒也没错,可惜他们遇到的是华军的独立团。
在防守作战的时候,后膛枪发挥出了更加可怕的威力。
明军在两百米开外的时候,华军就已经在放枪。这个距离,其命中率就已经是相当可观。
随着明军进入一百五十米,一百米,那些士兵开始成片成片的倒下。
都还没冲到华军面前,他们就已经死了近半数的人。
剩下的人不管督战队如何催促,他们也不肯前进,而是掉头往后方跑。
短短的一盏茶功夫,华军杀了将近三千明军士兵。
这种恐怖的杀敌效率,不是因为后膛枪厉害,而是因为明军的战术思路跟不上华军武器更新的速度。
在面对前膛枪的时候,居然还排着队,人挨人,肩并肩的向前冲锋。
这就是在送,去多少都不够。
在面对前膛枪时,唯有用散兵战术才是正道。可惜,俞贤到死都不懂而已。
冲锋失败后,俞贤被部下刺死。
随后,明军全部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