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武昌的明军才刚出动,华军的中军就收到了消息。
天空中有专门负责观察敌情的热气球,上面的士兵配备了最新的信号弹。
这种信号弹爆炸后的浓烟非常黑,而且发散速度慢,在白天也有很好的辨别度,几公里外都看得清。
中军收到消息,立即也发射了这种信号弹。
距离中军5里外的一个信号中转点,立即也发射了信号弹。
经过了四五棒的传递之后,在天兴洲的华军就知道敌人开始了行动。
他们,也马上进行准备,起航前往战场中心进行支援。
四万大军可以拖住敌人十几万军队,但是想要反攻,取得较大战果却不容易。
而和明军陷入对峙消耗,那可不是华军的本意。
他们要让停在天兴洲的部队突然出现在中心决战的战场上,打破双方焦灼的战场平衡,给敌人的心口狠狠的捅上一刀。
只要这支部队出现在战场上,那么就等于是告诉明军,你们中计了,快逃吧,不然就要全军覆没了。
一旦明军开始逃跑,那么华军就可以快乐的进行追杀,扩大战果了。
这种活,华军也挺熟练的。
如果何腾蛟足够聪明,也足够有魄力。在明知中计的情况下继续死战,那么对华军来说可能会有点点郁闷,但也不是什么大事。
有了那两万生力军,他们就可以对明军的其中一部进行反包围,然后逐步消灭,再转战其他部。
这,已经是华军可能遇到最糟糕的情况了。
事实上,根据陶东成等人的估计,明军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上面的将军不乱,下面的士兵都要乱。
中计了还能死战的十几万部队,那是精锐。有这种精锐部队,何腾蛟早就向四周扩张了。
也不至于,占了湖北一年,何腾蛟也没有太大的作为,甚至都从未主动攻击过华军极少兵力驻守的地方。
实在是不敢呀,他们的这支部队,经过裁剪之后,依旧是鱼腩,只是没有了老弱病残。
至少,和华军比起来依旧是乌合之众。
双方大军都在迅速的调动着,三镇的距离隔的非常近,这种调度其实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随着何腾蛟的部队抵达汉口,和华军正式接触后,决战打响。
明军,从三个方向对华军展开了进攻。
何腾蛟部,总兵力共4万,三千燧发枪部队,剩下的都是冷兵器。
而拦在他们前方的是华军的32师,李连番的部队,人数共一万二。
永兴二年式步枪五千杆,燧发枪五千杆,其他约两千人是技术兵种。
掷弹兵,火焰兵,迫击炮兵,通信兵,宪兵,医疗兵……
华军的兵种非常的多,且杂,杂到让敌人眼花缭乱。
甚至有专门的战场观察员。
就是那种天塌下来都和他们无关的军官,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观察战场的各种情况,并且记录。
战后,这些详细记录就会被拿出来进行研究,总结经验。
别小看他们的作用,至少在后世,每一场大战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李连番这一万多人,要防守的战线足足有十里的样子,任何一个点被突破,这条防线就会失去意义。
平均一米里大概有一个士兵,看起来人好像也不少。
但是,打仗不能这样算的,起码得有个候补。
不然,死一个士兵就等于是失陷了一米的防线。
这样的话,死个几百人他们这条防线就完蛋了。
总之,敌人不可能在整条战线都这样平均铺开进攻,华军也不可能这样平均铺开防守。都是一段一段的,有侧重点。
一段地方防守兵力密集,然后一段防线上没人。
然后,再根据敌人的进攻地点,不断的调整兵力部署。
战场上瞬息万变,非常的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的清。
总之,一万人守一条十里长的防线,非常不容易。
更何况,因为时间仓促,他们有些地段的工事都还没有修建好。
战场就是这样,永远都不可能计算的精准。
遇到这种困难,比的就是哪一支部队更能克服困难。
“杀。”
何腾蛟安排完攻击计划,大喊一声杀。
随后,他的部队分成了大概是十个部分,朝七个地段进行突进,另外三个兵团,则是伺机待命。
其实何腾蛟也明白,把部队尽量分细一点,可以更好的削弱华军的优势。
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部下的军官素质,和华军的没法比。
那些所谓的伍长什长,其军事素质几乎为零,一般比较凶狠或者勇猛,或者会做人的家伙就可以担任。
起码要到了百户这一级别的军官,才稍微懂得一点点战术。
他们的军官素质,决定了他们无法进行小规模的战斗。
一旦全部分散的话,说不定一些小队就能直接掉头逃跑,也许会有一些小队跟不上,有的又会突进太快,有的路线都走不直,跑到友军的攻击位置。
总之,没点指挥能力的人上了战场,必然会把一支部队带乱。
十个部分,每个部分约四千人。
通过望远镜看到敌人的部署后,华军这边开始迅速调整。
这种调整,是连级单位的自行调整,由连长或者营长做出判断,然后自主下令进行调整部队的位置。
没办法,没有电话的情况下,指望通信兵跑来跑去,对于这种频繁的调动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所以,李连番直接给下面的人放权,让他们自行调整。
李连番对自己的部下有信心,都是些上过军校,并且成功毕业了的人。
也许让他们制定高明的战术有难度,但是战场上的一些简单调动,那肯定是没有问题。
毕竟,这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学问。无非就是,看到敌人重点攻击哪一个位置,就迅速向那个位置进行靠拢而已。
遇到敌人分兵,再根据对方的人数,也跟着进行按照一定比例的进行分兵。
当然,细节方面还需要注意一下,仅此而已。
靠着华军基础军官过硬的素质,华军迅速完成了调整,没有给明军集中优势兵力攻击薄弱位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