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税收收入
梦回古代2021-03-07 20:522,053

  建国已经数日,大华帝国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了运转。

  一个帝国,十几个大部门,纷纷开始了各自的运作。

  前线军队在备战,以及小规模的战斗。

  后勤部在督促兵工厂,研发更加先进的武器,以及提升武器的产量。

  工部,商部,户部……

  每一个部门都在忙碌,地方政府也在处理各种政务,以及创造政绩。

  南京府府尹,相当于以前大明朝顺天府府尹,相当于后世的首都市长,正三品。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毕竟是在天子脚下当行政官,和在外地当知府县令是完全不同的。

  住在城中的,有皇亲国戚,有权臣将军,总之都不好惹,不好管理。

  新上任的南京府尹柳大华,为了管理好南京也操碎了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柳大华发现南京城的城市布局需要整改。

  路要加大,修直,否则无法满足当前的人流需求,有时候会出现交通堵塞。

  上面已经计划在南京城里修建一条轨道,开辟一条轨道马车的路线。

  轨道马车,现在只有矿区有,为的是节省人力。

  轨道可以大幅的的减小摩擦力,一匹马在平地上可以拉一点五吨的货物,但是拉轨道车,起码可以拉四五吨。

  矿区为了大量的运输煤炭和其他矿石,在矿区到江边的路段,都已经修建了一些轨道。

  南京城要修建轨道马车,主要是因为南京的人太多了,全靠黄包车来代步,会使得街道非常拥挤。

  而轨道马车上,一次性可以拉几十个人,就相当于公交车一样,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而且,坐轨道马车,也可以比坐黄包车便宜。

  这是上面制定的政策,但柳大华在执行当中却遇到不少阻力。

  比如,要拆的某栋房子的主人是谁谁谁的亲戚,又或者是什么什么大官,没有一个好惹的主。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缺钱,有钱倒是可以解决那些麻烦。

  那些叽叽歪歪闹着不肯换地方的人,归根结底也就只是想多要点钱而已。

  当柳大华把规划南京的方案呈到内阁的时候,户部尚书钱桃理直接翻了个白眼。

  “一百五十万两,这柳大华还真敢提。”

  钱桃理把柳大华的折子扔到一旁,吐槽了一句。

  阮大铖闻言拿过折子一看,也是连连摇头。

  这方案要的钱太多,内阁根本不可能同意。

  “钱大人,今年的税收统计出来了没有,透个低,我也好做个明年工部的发展计划。”

  阮大铖问道。

  发展就要钱,而朝廷的钱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税收。

  有多少税,就能办多少事。

  今年的税收已经在统计,统计出今年的税收,预计明年的税收,其他部门才好商量明年的财政分配。

  “没多少,工部就别想了。军方那边早就来打听了,据说军方制定的明年计划是要彻底平定南方和北方,所以军费要占大头。”

  钱桃理吐槽道,他管着钱袋子,一点也不舒心。

  谁都来找他要钱,不给就闹,闹不到就不给他好脸色。

  “你这话说的,不拨钱给工部,那些工厂还要不要发展了?工厂不发展起来,你户部有那么多免费农具发放嘛。”

  阮大铖顿时不乐意了,他才不管军方怎么样。

  他如今是工部老大,就得为工部着想。要是抢不到经费,如何让工部的人服他,以后他说的话哪里还会有人听,这工作以后还怎么做?

  “过两天再说吧,总之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各个部门都在要钱,又不是你工部最重要。”

  钱桃理说道。

  数日后,大华永兴元年的名义税收统计了出来。

  所谓名义税收,指的是全年的税收。但是因为后面两个月还没到,只能根据前面十个月的数据进行推测。

  所以,总数据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只能说是个大概。

  税收统计出来了,吴长庆也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

  参与会议的不但有六部重臣,还有军方代表。

  吴长庆坐在上席,众大臣分坐两边。

  文臣一边,武将一边,泾渭分明。

  这倒不是吴长庆要求的,而是他们自动兴成了这样的默契。

  大臣们这是刻意形成这种格局,来让皇帝安心。

  文臣和武将走太近,容易给人一种想要谋反的感觉。

  会议开始,钱桃理先汇报了下今年的税收,说道:“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辖区总税收共四千三百万两白银,预计全年税收可以达到五千八百万两白银。

  其中,商税占了七成,农业占了三成。另有抄家没收所得,总共约两千五百万两,全年总收入为八千三百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不少官员都瞪大了眼睛,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崇祯执政的时期,全年的税收都不足一千万两。

  而现在,竟然直接翻了五倍。

  这种增长的速度,简直不可思议。

  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官员,自然是无法理解的,但是,一些头脑里比较灵活的大臣,却是能够明白其中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崇祯时期税收低,但不代表其税收潜力低。

  崇祯收的不到千万两的税银,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农业。

  其商业税是靠太监去收,并且收到的钱都上缴内务府。

  后期崇祯对国家控制力差,那些太监斗不过那些大商人,自然是收不到什么税。

  而吴长庆以军队起家,哪个商人敢反抗就是抄家的下场,顿时那些商人都老实了。

  所以,多出来的四千多万两税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崇祯收不到的商业税。

  至于另一部分,就是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利润。

  那些大工厂以恐怖的生产力创造大量的货物,这些都可以给朝廷带来大量税收。

  这还只是第一年,到了明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税收依旧会呈现一个高速发展的趋势。

  相对于商业税的暴涨,农业税上,提升的就不多了。

  主要是吴长庆没去收,实际上那些农民种植了杂交水稻之后,产量几乎都接近翻倍。多收一倍的税收其实也可以,那就可以多出一千多万两。

  但是,吴长庆没有这样做。

继续阅读:第367章 财政预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大明造航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