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您得争取啊。”在每个皇子成年了都会搬出去外赐一栋宅院,穆玄策也不例外,自从回京之后,他哪都没去,除了每天按时上朝,平常就待在大皇子府,很多人都在结党营私的当头,穆玄策却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家一片天地之中,平常练练字习习武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一直支持他的几个朝中重臣最近总会来到他府上和他聊天,只是不管怎么聊天,最后都逃不过被他们唠叨怎么就对现在朝中的风气也不做评价,也不想和他们归为一类,要知道,异类可是会被孤立的,尤其是穆玄策是皇帝的大儿子,更会惹人眼红,此时此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人注目,甚至他们频繁往来大皇子府也会被人知道,从而掂量穆玄策的价值,毕竟他们都是朝中重臣,他们的观点,能影响很多人。
虽然难免会被说成是结党营私,但没关系,毕竟他们并不惧怕别人的议论,还想让人都知道,他们支持的人是大皇子,让他们擦亮自己的眼睛,理性的看待各个皇子。
有很多大臣们都不免会被他们影响,多看穆玄策一眼,只有朝中那些新晋的一批学士们总是迂腐,说穆玄策常年在外,具体的人他们都没见到,更别说支持大皇子了,甚至有人还怀疑穆玄策的人品是不是真的有他们说的那样好。
这些朝廷重臣自然知道这些颇有些较真的学士们只是太过负责,他们对未来领导他们的人很是看重,不知道未来的领导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品行,这不光关系到他们的官道,还关系到百姓民生,这种事情,不可马虎。
新老大臣两方这段时间形成了一个对立面,老大臣几乎是看着穆玄策长大的,自然了解他,对他也颇有好感,哪怕是亲近穆知佑的臣子们,对穆玄策的看法也多有好评,常常教导穆知佑要向他兄长学习,说的就是让他多学学穆玄策,而穆知佑虽然不甘,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被念叨得多了,他也不自觉向穆玄策靠近了,言行举止也多有学习穆玄策几分,自然是因为他关注到了穆玄策,这也让之前被傅思衍“养废”了的穆知佑多少有些改观,这种改观大家都看得出来,都觉得纵然之前穆知佑是做事不太靠谱,不过现在成长了不少。
而新大臣们多是近几年经过科举考试考上来的,各个都是有真材实料,还有自己想法的人,对“素未谋面”的大皇子颇有疑惑,觉得他有可能并非像老大臣们说的这么好,这让老大臣们因此常常对着他们吹胡子瞪眼,但却拿这群年轻人没办法,谁让这群年轻人在考上来之后也师从他们呢,这群年轻人,大都是他们的得意门生,自然是不忍苛责的,只能平常说话刺几句,杀杀他们的威风,让他们别太骄傲了。
总之如今朝中大家都在看着这群新大臣们的观点,若他们觉得大皇子好,基本上大皇子的支持率很高了,大家联名上书,皇帝当然会看重这件事并开始认真考虑,但若是他们并不认可大皇子,那继承人的事就悬了。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他们对穆玄策的看法。只是最近大家都发现,这群年轻人的状态不对,整天都处于游离状态,仿佛受到了什么巨大的惊吓,失了魂一般,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只是他们知道这群新大臣是在见到穆玄策的时候才变成这样的。
老大臣们难得能看到自家得意门生露出这样的神态,不免觉得有趣,也好奇穆玄策到底是做过什么让他们在看到穆玄策的时候这般意外。
这件事情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们闲来无聊的时候就谈这件事,各种猜想频出,有人觉得他们是见到了自己命定的主人,大皇子王霸之气一开,这群人都臣服了,当然这种话只敢隐晦地传,毕竟头上还顶着一个正当壮年的天子,真的放开了肆意讨论这种事情的话,可是要掉脑袋的。
还有人觉得他们肯定是在梦里见到过大皇子,所以在见到梦变成现实的时候才会如此奇怪,那群持这种观点的人还振振有词,现身说法,说自己曾经梦到过的人和事都成真的时候,他们也很惊讶的。
当然,这些都是坊间的无稽之谈,不过到底还是让他们说对了一点,这群年轻人们的确曾经见过穆玄策,还是在不久之前,在他们乡试之时,还曾是穆玄策当的考官,很明显,那次见到考官就是前几天和自己谈天说地的人的确是惊讶,但却没有今日的感觉深,原来当初和他们一起饮酒谈笑,还做了他们乡试考官的那个青年,原来就是他们一直议论的久久不回朝,不知道品性如何的大皇子!
人与人之间天生就是有差距的,这句话他们早就知道了,不过他们如今对这句话的认知更明显,人与人天生就是有差距的,就像他们和穆玄策,当初他们能和穆玄策同桌吃饭,一起聊天,甚至划拳行酒令,输了的作诗,如今想来,恍若隔世,那看上去十分随和的人,后来竟然出现在他们的乡试考场上,还不是和他们一同考试,而是作为考官。更夸张的是,今天他们竟然看到了大皇子,其实就是当初和他们相识、萍水相逢的人。
他们这才知道当初大皇子被皇上下放去做了乡试考官,正好和穆玄策那时候出现在那边的时间吻合,所有的事情都能对得上时间,这怎么不会让他们感到震惊呢。不过他们毕竟都是一群天之骄子,仅仅只是几天的惊讶,他们就缓过神来了,然后就开始“数落”穆玄策,为什么之前不告诉他们,反倒让他们吓了一大跳。
虽然文人之间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毕竟是年龄相仿的好朋友,和朝中那些当他们老师的朝廷大臣们不同。因此那群新大臣们回过神来之后,开始以一种不同往日的热情往大皇子府跑,这景象让人大跌眼镜,但都知道,穆玄策肯定获得了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