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说完就消失了,他的这道意识本源剩余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撑下一次的有缘人来此地了。如果林霜没有完成考验,五色神光也将与他一同消失。
林霜感悟这里的五行之力,但是一直无法融入进去,她想到了月无涯之前传授的静状态。她现在暂且放空自己的知见,想象自己回归了婴儿状态,设想自己没有被唯物主义的熏陶,以另一种觉知来认识这个世界。
世间本无一物,在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之下便产生了万物,万物是在动态作用下产生的,如若不动,这个宇宙将一切为空,根本没有物质存在。
那么怎么才能去动求静呢?绝对的静止是做不到的,静是一种超级难得之状态,常人理解的静是一种相对状态的静,并不是真正的静,山河大地貌似是静止的,其实它是一种放慢的动,放慢的无数节拍后感觉不到它在动。
我们这个躯体属于物质行列,应该划分在动之中,动是烦躁或不安的,然而我们也得感谢动,没有动就没有我们。静是本源,然而我们身处滚滚红尘之中,根本谈不上静,一旦动了起来,我们将受这个世间规则所限制。
往大了说,这个规则曰“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往具体来说,这个规则乃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之气。上下左右为宇,古往今来为宙。
对于这颗星球,对于所有生灵来说来说,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敢被称为宇宙之一大,道大、天大、地大、生灵亦大,我们承天地之禀赋而又受于其规则所左右。
毕竟生灵生于天地宇宙之间,必受其自然力量所支配,古圣先贤几个文明智慧之总结,发现生灵受五行力量之支配,这种神秘的力量是被无限浓缩之后体现在金、木、水、火、土五个层面。
纵观这个世界,我们再也找不出其它更合适的字眼来总结这个力量,当然,读书不能读死书,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一种取像,不要简单的认为就是生活中的金木水火土,这样就太糟蹋这种智慧了。
说白了,这种五行之力是这个动态世界的一种极限规则,更近一步说,只要是动态之中就要受五行力量的支配。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除非是主宰境界的生灵,否则芸芸众生都是跳不出的。五行法则力量不单单简单的指金木水火土,而是一种象征,它包罗万象。
静状态很能进入,理解是一回事,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好在她的天赋不在月无涯之下,放空知见后,开始慢慢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之中。
她看到了这颗星球更是由数量庞大的抽象线条组合而成,这些线条都各自发着不同的光亮,普通人的认知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即便还有其他的颜色,也是由这七种颜色组合而成。
虽然林霜知道世间还有着其他颜色,但是没有亲眼看过,但今天才真正的看到了这种难以描述的颜色。她现在处于所谓的“静”状态,迸发出来难以想象的能力,他看到了这颗星中五个极为明亮的颜色。
那是五色神光中代表的五行神光,它的外形乃是五根三尺来长的羽毛,仿佛一柄锋利的宝剑。很快林霜就从静的状态中恢复了正常,所有的事物和生灵又恢复了正常样子。
短暂的静状态下也让林霜找到了五种神光的位置,经历过一次真正的静状态后,她的修为又提升了不少。
“你的悟性很高,看来这里的五色神光要落入你的手中了。”孔宣的遗留的意识本源再一次出现。
“你当年也领悟出来了吗?”林霜好奇的问道。因为这种状态真的很可怕,一旦进入状态,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力量。哪怕孔宣当年还未达到半步主宰境的程度,只是普通的不灭境巅峰强者,也可以力抗半步主宰境。
一旦进入静的状态,就是半步主宰境的实力也无奈他何,怎么会陨落或者是消失不见的呢。这一点让她没有想通,按道理说不应该如此才对。
“静状态哪有这么容易进入,你的悟性是我几个文明见到的最高的生灵,匪夷所思。让我都很羡慕,甚至于都有点嫉妒,不然当年也就不会差点陨落,如今还不知道有没有涅槃重生。”
“会的,期待未来相见,今日的造化多谢了。”
孔宣挥了挥手,“客气了,你的天赋极高,就当结个善缘了。”
……
另外一边,月无涯所在的空间看守者也不能直接就把先天葫芦给予他,因为他也只是一个失败者,被创造者弄在这里看守的。只不过哪怕是一个看门的,他也是有着一部分权利,可以先让其他人来到这里,如果没有通过考验,那他就无能为力了。
月无涯现在就是在玖墨阴葫芦当中了,考验并没有很难,只是考验对阴之力的理解,好在他是来自地球,看到道教的书籍,照本宣科的将阴之力的事情说了出来。
在加上他确实对阴阳二气有着独到的了解,毕竟他当前最强的剑招可是阴阳圣龙斩,加上体内的生之力以及雷霆之力也是阳之力的一种体现。而后来的红尘业力以及煞气甚至是冰之心的力量都是阴之力的一种体现。
很快他就通过了玖墨阴葫芦的考验,从里面出来了,让看守此地的人吓了一跳。“看来又是要出一个绝世天才了,你这天赋实在是罕见。”
月无涯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就进入了玄白阳葫芦之中,其中的考验与阴葫芦别无二致,自然也是难不住他的,同样很短的时间内,他也是从玄白阳葫芦中从容潇洒的走了出来。
令看守者瞠目结舌,真的是见到了一个怪胎了,“你这天赋是我此生以来见过的最强的一位了,哪怕是一位真仙之境巅峰的超绝人物,在你这个年纪都不会比你优异的。不过你也不要大意,修行往往越是往后越困难,也是越往后,之间的差异也会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