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萧景的小院中聚集了二十多位道士。
萧景看着眼前的二十多人,心中颇为感叹,平安公主也当真是雷厉风行,昨日交代的事情,今天就已经办好了。
有了这些人,三天时间将炸药弄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萧景可是清晰的记得,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虽然威力可能比不上现代的,但在这个冷兵器纵横的时代,也是足够了。
况且,大乾王朝就还没有白糖这种东西,市面上只有饴糖和蜂蜜。
所以,萧景就算想要试试“大伊万”暂时也没有办法。
当务之急是过了文泰帝那关,后面有机会在尝试把白糖搞出来。
有了白糖,炒菜的时候也可以炒糖色了。
收回思绪,萧景看着这二十几个颤颤巍巍的道士,笑道:“诸位,想必你们也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也不多说什么。”
众人都不敢言语,昨夜,他们都被长公主找到,告诉他们,要将他们送到太子身边。
活了这么多年,他们见过的大人物也只有县令,更有甚者连县令都没有见过。
一听要去太子身边做事,既激动又害怕。
他们虽然是道人,但并没有太多的真才实学,大多是糊弄老百姓的把戏。
欺骗太子,搞不好脑袋就要搬家,所以众人心中惴惴不安。
但是,看到萧景后,心中的恐惧消散了不少。
众人的表情,萧景尽数收在眼底,也知道这些人在怕什么。
眼前的这些道士,说到底也不过是江湖骗子,如果不是需要这些人,萧景绝不会和这些人打交道。
但,不得不说,这些人却又是这个时代最早的“化学家”。
萧景看着众人笑道:“诸位,今日孤将诸位找来,是想要让诸位帮孤一个忙!”
“殿下请说,能为殿下效力,是我等的荣幸。”一个道人立刻站出来,语气坚定,神情肃穆。
“对,能为殿下效力是我等的荣幸,只要殿下有用得到我等的地方,殿下尽管开口,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不少道人纷纷表态,只要不傻,也都知道,这件事关乎后半辈子。
萧景很是满意,当即点头,“这件事若是成了,孤自然不会亏待诸位的。”
“日后,只要就孤一口肉吃,就不会少了诸位一口汤。”
“愿为殿下效死!”
道人纷纷行礼,心情激动万分,不管太子说的是真是假,只要太子表态了,那一定不会亏待自己等人。
对于众人的表现,萧景很是满意,“想必诸位都会炼丹,炼丹的时候是不是会突然炸炉?”
这话一出,众多道人皆是一惊。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殿下竟然知晓。
平日里他们也会炼制一些丹药去糊弄一些员外官员,但稍有不注意,丹炉会莫名其妙的爆炸。
丹炉爆炸,轻则重伤,重则当场殒命。
他们熟知的不少道友,都是在炼丹的时候因为炸炉而殒命。
“殿下所言不假,我等炼丹都遇到过炸炉,不过我等命大,侥幸活了下来,不知殿下今日找我等前来,是因为炸炉的事情?”
又一个道人开口询问。
萧景点头,“这位道长所言不假,孤找诸位前来,确实是因为炸炉之事。”
“孤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过一些知识,能将导致炸炉的罪魁祸首掌控。”
“此物一旦掌控,将会是一件大杀器,到时候诸位的荣华富贵不会少。”
“当然,这件事关系重大,诸位虽然会享受荣华富贵,但很有可能会丧失部分自由,倘若有不愿意的大可以现在离去。”
萧景毫不隐瞒,直接开门见山。
虽然,他确实缺人,但也要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如果不是心甘情愿,若是日后生出二心,不是一件好事。
炸药关系重大,不能草率。
一旦大乾掌握了火药,很快就能进入半热兵器时代。
什么火炮火铳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被研制出来。
在场的道人纷纷陷入了沉默,萧景也没有催促,这件事事关重大,不能马虎。
这些道士沉默片刻后,相互对视了一眼,最终一咬牙,“殿下,只要能保证后半辈子荣华富贵,我等愿意。”
“对,什么自由不自由的,与荣华富贵相比,不值一提。”
“还有什么东西是比穷还要可怕的呢?”
道士们纷纷表态。
萧景很是满意,“诸位放心,只要孤一天是太子,就能保证诸位一天荣华富贵。”
随后萧景也不废话,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块远离清水村的空地,将火药的配方告诉了众人。
当然,具体是多少用量,还需要这些道士自己摸索。
萧景交代了几句注意安全,以及一些吃食和待遇方面的事情,便匆匆离开了。
火药可不是什么玩具,一不小心是会出人命的。
他还不想死!
况且,他也还有其他事情要办。
答应了文泰帝要去上早朝,那自然是要去的。
只不过现在去可能有些晚了,但萧景也不在意。
只要在散朝之前赶到,就没有什么问题。
萧景一路疾驰,赶在散朝前赶到了。
在他迈步走进长极殿的一瞬间,满朝的文武大臣都齐齐朝他看来。
这些大臣有的错愕,有的惊讶,有的欢喜,有的幸灾乐祸,更有的则是不怀好意。
龙椅上文泰帝看到萧景后,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早朝都快要散朝了,这个逆子才来,这是有多不愿意。
文泰帝有种感觉,如果不是因为平安公主的事情,他恐怕一辈子都不愿意踏足朝堂。
心中既恼怒,又无奈。
他知道,萧景对他有很大的意见。
萧景没有理会众人,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自顾自的站了上去,随后眼观鼻鼻观心,不再理会。
他虽然兼任户部侍郎,但他是太子,站在了百官的最前方。
看到这一幕,文泰帝气的直咬牙,但却又无可奈何。
要是开口责罚他,恐怕到时候他连早朝都不愿意来了。
此刻,众人看到萧景,心思各异。
但更多的则是好奇和不解,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突然来上朝。
太子兼任户部侍郎,但陛下特许他不用来上草。
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御史大夫王和站了出来,“陛下,太子上朝迟到,有损皇家形象,应当责罚!”
这话一出,本就不支持萧景的人,也都纷纷开口。
“陛下,太子此举是藐视朝堂威严,还请责罚陛下。”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短短一会儿,已经有十多位站出来弹劾萧景。
萧景眼皮都不带抬一下,依旧静静的站着,仿佛大臣们说的不是他一样。
这一幕更是让弹劾他的大臣气的直咬牙。
太子简直太目中无人了。
欧阳无极看了眼太子,又看了看文泰帝轻轻叹息,“陛下,太子第一次上朝,不知道具体时间,迟到了也在情理之中。”
“况且,太子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就责罚太子,恐会让人不服。”
话落,杜长青也行了一礼,“陛下,欧阳大人所言极是。”
“陛下,太子的事情,不着急,当务之急是解决战马一事!”户部尚书周和看了眼太子,不动声色的开口。
“如今国库空虚,战马耗损严重,倘若不不及时补充新的战马,我大乾军队战力将会严重受损。”
朝堂一瞬间陷入了安静。
那些本打算弹劾萧景的大臣也都沉默了下来。
毕竟,孰轻孰重,他们也知道,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依旧揪着太子不放,很有可能会引起陛下的不喜。
“诸位爱卿,可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