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惊讶完,看着他从怀里拿出的东西,莫璃瞪大了眼睛:
“打火机怎么在你这里?”
没错,炎墨绝手中拿着的,正是莫璃当在汇宝斋的打火机。
“打火机?你说此物?确实名符其实。”
炎墨绝其实也不想拿出来用,可火折子这种东西,一般是带在下属身上。
见炎墨绝并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根据炎墨绝的反应,似乎是知道这个东西原本是自己的。
不难猜出,应该是那天自己走后,炎墨绝并没有走远,等自己出了当铺,就进去把它买走了。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难道他只是对打火机好奇?
不对!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有打火机这种东西。
难道只是单纯好奇自己当了什么东西?
可为何偏偏对她好奇?
难道他……
“你认识我吗?”莫璃想到这种可能问出口。
……
也不怪莫璃不开窍,前世她也没谈过恋爱,虽也算猜对了,却也只猜对了一半……
想不到莫璃有此一问,炎墨绝动作一顿:她当真不记得自己了吗?心里有一丝酸涩……
不过只是一瞬,恢复了动作:
“或许吧……”
“……”
这是什么回答?那到底是认识还是不认识?
莫璃回忆了原主的记忆里,并不认识什么人,看炎墨绝的样子,估计也问不出什么来,实在想不通,索性也就不想了。
见炎墨绝已经把火点燃,熟练的架起了火堆,似乎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看不出来,你还会做这种事,还挺熟练的嘛!”莫璃有些惊讶的笑着说。
“军中待久了,自然也就熟练了。”
军营里可不比皇城,每天都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在军中就是刀口舔血,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每天都在浴血奋战,哪里讲究那么多。
“在军中?你……”莫璃抓住了关键,正想问清楚。
“主子,抓到了三只山鸡,属下这就处理……”
墨二看到炎墨绝在架火,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虽说在军营里干这些也没什么,可回来以后,这些粗活也都是他们干,哪里会让主子动手?
且还是为了一个女子做这些!怎能不让他惊讶?
世界真的玄幻了,堂堂战王殿下,竟然为了一个女子做了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难不成……王府要有女主人了?自己要多一个主母了??
想到王府都是些男的,连个女的都没有,这下好了,有了王妃就有丫鬟,有了丫鬟自己就脱单有望了!!
那自己岂不是要对未来王妃更加恭敬?!对,就从现在开始!
想到这里,墨二赶紧把鸡毛扒光,把鸡处理好,用木棍串上,来到火堆旁,架上火开始烤起来,可不能饿着王妃。
看着墨二一会儿瞪眼,一会儿神游,一会儿傻笑的样子。
莫璃头上滑下三根黑线!!!表示很不能理解,莫不是被雨给淋傻了?!
果然怪人身边的都是怪人。
炎墨绝略微松了口气,想到刚才莫璃想问的问题,他还不知道如何回答。
怕她知道自己战王的身份,远离自己。
可又忍不住想知道,她知道自己身份后的态度。
虽然他心里知道莫璃不是那种人,可他就是担心,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关心则乱吧!
炎墨绝表示,从未如此纠结过一件事,更加从未如此在乎过一个人的态度。
再等等吧,他还不敢赌,他承认自己害怕了……
三人各自拿过一只鸡烤起来。
滋滋!
鸡肉烤得滋滋作响,一股喷香的味道弥漫开来!
莫璃闻着味儿,肚子叫得更厉害了,没办法,谁让这具身体已经多年没吃过肉了,唉!
炎墨绝看着莫璃瘦弱的身影,划过一抹心疼……
只见墨二小心从身上拿出一小包用牛皮纸包着的东西,显得很珍贵的样子。
“这是什么?”看墨二小心翼翼的样子,莫璃心中好奇。
“回王……咳,回姑娘话,这可是好东西!”墨二差点喊成王妃,赶紧改口,见炎墨绝并没有什么表情,心里松了口气。
墨二说着打开那包被裹了好几层的东西,莫璃定睛一看,有些诧异:
“这是……盐?”看着墨二手中,那一小包泛黄粗糙的颗粒,大概绿豆大小,虽被裹了好几层,依然被雨水打湿有些化了,莫璃有些不确定的问出声。
“对啊!”墨二以为莫璃是没见过,毕竟盐这种东西并不容易得到。
据他所知,普通百姓都是用盐布或者盐石,甚至有的根本买不起盐,这种盐只有官家才有,她不认识也正常。
“用这个。”
炎墨绝从怀里拿出一包东西,墨二小心接过打开,里面也是盐,只不过比起他那包要细些,颜色也要淡些,不过对于莫璃来说,依然很粗糙。
实在是难以想象,炎墨绝一看就是身份非凡的人,怎会随身带着盐?而且那盐,品质真的不怎么样。
“主子,您和姑娘用细盐,我用粗盐就好。”墨二恭敬的说道。
“这是细盐?”莫璃惊讶道。
“是啊,姑娘,这可是咱们南临国最好的盐了!”墨二以为莫璃是没见过细盐,十分自豪的解释道。
莫璃搜寻着原主的记忆,确实是没见过细盐,印象中只有杨氏用的盐布和盐石,都是有很多杂质的。
原主一直生活在白石村,且又是一个胆小怯懦的,没见过细盐很正常。
而莫璃才来到异世,又知之甚少,自然也不知道这已经是南临国最好的盐了。
毕竟不是自己熟悉的历史,莫璃只能秉持着不懂就问的精神:
“这种盐很难得吗?”
“当然。”炎墨绝难得主动回答。
“你们为何会随身带着盐出门?”
“行军打仗习惯了。”炎墨绝语气平静。
“打仗都要随身带盐吗?”莫璃双眼充满好奇盯着炎墨绝。
炎墨绝看着莫璃晶亮的眸子,竟耐着性子解释了一遍:
“盐很珍贵,分糙盐,粗盐,细盐,也有百姓用不起,只能用盐布和盐石。”
“且越细越珍贵,所有的盐受官府严格把控,只有皇亲国戚,官府和行军将士才能优先使用,余下的才能供给百姓,紧缺时,需得和别国交易,别国也会因此坐地起价,价格十分昂贵,百姓一百斤粮食才能换得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