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原本打算等明日早朝的时候就下旨,让相府接待使团,至于伺候人的侍女,就从宫里调过去。皇上说什么也不可能让六部在轻舞阁接待使团的,其实别人笑话是假,皇上真正担心的还是六部。
之前皇上就说了,万一对方要求割地赔款,皇上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这就有可能成为对方出兵的借口。
要是武国的朝局平稳,皇上能完全地掌控朝野,武国根本不怕车盛两国发动战争。但是,皇上不是还没掌握朝局呢吗?他们真的对武国发兵,可能到了后边,得利的恐怕还真是六部。
所以,皇上不是为了怕人嘲笑,而是怕六部还有什么手段。
皇上之所以想到了办法也不稀奇,因为皇上早就打算派宫里的宫女去相府接待使团了。等到明天上朝的时候,他还是按照之前的打算下旨就行了。
这么做是让六部觉得皇上为了皇家的颜面,不得以出手帮助杨战,自己一出手,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也会发现杨战其实没什么本事,最后还要借助皇上帮忙。这样就不会再有人想要投靠杨战了,其实这也是六部最初的目的。
虽说杨战本来想的是趁这件事让自己露一手,然后将那些有识之士聚拢起来,形成一定的势力就能跟六部对抗了。
但是正面对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知道有没有想像的简单了。六部在京城经营多年,他们的势力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若是杨战能得到六部的信任,那皇上以后就能很容易地知道六部的布置。所以皇上也不希望杨战马上就站到六部的对立面,只能将计就计了。
但是皇上不知道的是,六部收买杨战,根本就没打算真心的对待杨战,只是想让杨战当一个马前卒替死鬼。
杨战回到相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李公公怕白天的时候人多眼杂,等到晚上才让小鑫子将杨战偷偷送出了宫。
武能几人一天都坐在杨战的房间,见到杨战回来,武励激动地问道:“大人,怎么样?事情办成了吗?”
杨战摇了摇头:“不知道。”
武励惊讶道:“不知道?大人,您没见到皇上?”
杨战摇了摇头:“见到了。”
“那您没跟皇上说玉亲王的事?”
杨战叹了一口气:“唉,说了,不过我也不敢说太多,就是这样,我还是嫁祸给了肖大人。我跟皇上说,是肖大人说玉亲王有不臣之心。再多的我也不敢说了,看皇上的表情我也猜不到皇上信没信,所以我才说不知道。”
英红问道:“少爷,那接待使团的事?”
“不知道,皇上说,等明日早朝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啊?”一屋子人都无比的惊讶。
武励问道:“大人,您去见皇上总共就两件事,一个是接待使团,一个是挑拨离间,怎么一个你都不知道啊?”
“滚蛋。”杨战没好气地道:“我就是一个小宰相,没有实权的小宰相,我又不是皇上,我能有什么办法?”
“呃!”武励被杨战骂了一句也没什么脾气。
武能狠狠地瞪了一眼武励:“不会说话就把嘴闭上。”
杨战心烦的挥了挥手:“你们都去休息吧,明天就见分晓了。”
武能哥俩和秦龙相视一眼,英红给三人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是说,你们先走吧,明日再说。
等他们走了以后,英红站在杨战身后给他按着肩膀。
“少爷,您还没吃饭吧?”
“吃过了。”
杨战并不是骗英红,在李公公的住处等待时,李公公怎么可能不给杨战饭吃呢?
本来杨战没什么胃口,但是又不好表示出来,只能胡乱吃了一些。
“少爷,您不是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吗?我给少爷弄点热水,少爷洗漱一番就休息吧,明日不是早朝吗?少爷没有精神可是要吃亏的。”
“算啦,不纠结了,明天就看看,皇上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杨战就进宫上朝了。
朝堂之上,皇上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最后,他的目光放在了杨战身上。
“丞相,朕听说接待使团的事宜你还没安排好?”
杨战闻言左右为难,皇上不是说他已经想到办法了吗?怎么还问起我来了?
就在杨战准备硬着头皮回话的时候,皇上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朕决定,就由你们相府接待使团吧。一会儿退了朝,李公公挑选五十个宫女送到相府。”
杨战一听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皇上这是打算让自己继续跟六部虚与委蛇。
杨战当即跪倒:“臣,遵旨。”
李公公也跪了下来:“老奴遵旨。”
本来还打算看杨战当朝提出在轻舞阁接待使团,皇上知道后是什么表情的几位尚书,此刻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他们也只是失望罢了,起码最初的目的达到了。
果不其然,站在后边的大臣再看杨战的眼光,全都充满了轻蔑。
杨战是跪在朝堂上磕头的,脑袋一偏,就看到了后边那些人的眼色。
杨战心中鄙夷:“特么的,还敢鄙视本相?你们有本事,你们怎么不把六部干翻?”
朝堂之中,最惊讶的莫过于叶老将军。本来他已经和杨战商量好了,今晚就派兵负责相府的安全,而杨战那边也会在今晚行动,将轻舞阁给烧了。
但是没成想,皇上突然下旨,居然派出宫女帮助杨战,这样一来,朝中文武不就看轻了丞相吗?那以后,谁还能投靠丞相来对抗六部?
就在叶将军惊讶之时,皇上看向了他。
“叶老将军,之前朕就说让老将军负责使团的安全,今日你就派兵驻守相府吧。”
叶将军一躬身:“老夫领旨。”
皇上点了点头:“两国宰相同时出使我国,乃是我武国建国以来头一次,这乃是大事,诸位爱卿可不要做出一些有损我武国颜面的事情。”
文武百官一起躬身:“谨遵皇上谕旨。”
皇上看向文武百官:“没什么事就退朝吧。”
户部尚书肖文山上前一步。
“皇上,臣听闻,玉亲王前几日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