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院长,心中本是不想前来。
他是院长,但比之大周朝堂上诸多臣子,他其实更像是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心中都有各自坚守。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无治理天下的才能,国子监院长便只想着教书育人。这才是他一开始入国子监的初衷。
但他的初衷,因为京都世家子弟的纨绔,早已磨得不剩多少。
今日登门,院长很是不情愿。
因为在大周京都中,世子的纨绔之名比之京都其他的世家公子来得更加“声名远播”。
可如今瞧着世子举止,院长心中却泛起嘀咕来。
心有疑惑,迎着世子上了车轿的院长,一路上都有几分心不在焉。
“院长,可识得李太傅?”
南门皓月看着与他同坐一辆马车,端坐在马车里的院长,轻声开口道。
“……世子,为何突然提及李太傅?”
院长神情一愣,没想到世子会如此开口。
“本殿不久前入礼部尚书府,恭贺李家小公子,那时,李太傅醉酒之际,言说要收我为学生……”
南门皓月看着院长,脸上带着淡笑。
“李太傅要收世子为学生?!”
院长不是不认识李太傅,相反,他与李太傅是知交。
年轻时,李太傅比他有才能,所以选择入大周朝堂为太子太傅,希冀于辅佐天子,以此来达到兼济天下之责。
他们俩虽选了不同道路,但最终依旧是知交。
身为李太傅知交好友的院长,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好友会说话这样的话。
李太傅是个谨慎的人,从来不会在醉酒之时,有此出格之举。
太傅的徒弟,只能是大周天子及皇子。
万不可能是眼下这个十二岁的世子殿下。
“世子,对本院如此开口,是何意?”
少年的话,诛心。
国子监院长再只将自己当成文人,也不会拿着族中人的性命开玩笑。
“新任礼部尚书李温书大人,在李太傅出口要收本殿为学生时,劝阻了李太傅,但本殿离开李府,行至府门前,李太傅曾言,国子监院长可为我老师……”
当日,李府一行。
临踏出之际,李太傅曾经对南门皓月如此开口。
今日遇见面前的院长,她便对着面前人直言。
院长转身,瞧着身旁的大周世子,少年亦是眉眼毫不回避的看着他,丝毫不曾躲闪。
院长看了片刻以后,终究败下阵来。
“世子,这般直言,下次不要对第二个人说了……”
少年人直言不讳。
让院长终于有了上车以来,第一个笑脸。
再不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老师,李太傅曾经跟学生说过,他给学生之间的谈话,无不可对老师你说……”
南门皓月扬首,对着面前的院长开口。
“李太傅他,还跟殿下说了什么……”
少年的话,多多少少让院长有了几分的动容。
很多年前的他跟李太傅经常把酒言欢,无话不谈,后来,李家败落,李太傅归故居,他们这对知交好友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了。
“太傅说,他虽不能为本殿老师,但院长可做本殿的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