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怎么可能抛弃姐姐自己跑掉。
这次或许是个好机会,彻彻底底收拾她们的好机会。
我向前一步,回怼她们。
“你们自己留不住那个柳哥哥关我姐姐什么事。”
楚玲脑子转了一下说道。
“所以她们两个都是那个叛国贼的女儿。”
一说叛国贼三个字,那群下人立马痛骂。
我忍不下去了,骂我可以,骂我姐姐不行。
我冲上去给了楚玲一巴掌。
下人反应过来后连忙把我们拉开,我挣脱了下人的束缚。
她们又将目标放到姐姐身上。
她们朝姐姐扔泥巴,华贵的衣裳就这样沾上泥巴。
姐姐的那个下人在前面挡着,保护着姐姐。
但很快她就被人拉开了。
我连忙跑过去将姐姐护在身后。
泥巴重重的拍打到我的身上,但对我来说没什么杀伤力。
等到我全身都沾上泥巴,院外一个严肃的声音传来。
“住手。”
长公主每次说话都是轻飘飘的,这么严肃我还是第一次见。
和长公主同行的是定国侯夫人。
定国侯夫人被眼前的场面震惊到了。
她看着衣服上沾满泥巴的姐姐,不满地埋怨长公主。
“这这……凤行你平常都不处理府中的事务吗?”
长公主脸色不算好,她吩咐下人将我和姐姐收拾干净。
又将沈姨娘她们叫到大堂。
沈姨娘和刘姨娘坐在长公主的左侧。
她们的孩子都站在她们身后。
定国侯夫人和长公主坐在首位。
我和姐姐则是站在长公主的右侧。
楚欢和楚玲跪在地上哭诉,泪光闪闪。
“是这位小姐抢走了柳家哥哥给我的玉佩,玲儿才出此下策。”
楚玲说着还委屈上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姐姐拿出一块玉佩淡淡地对着楚玲。
“你说的是这个?”
楚玲一口咬定:“就是这个。”
令我疑惑的是姐姐为什么会有这个玉佩。
她们说的这个柳哥哥,我记得上一世在百花宴上可是对我献殷勤最勤快的一个
一个跳梁小丑罢了。
沈姨娘用帕子捂着嘴,站起身来看向长公主。
“殿下,你看她都承认抢了玲儿的玉佩了,您得为玲儿做主啊。”
我冷眼看向沈姨娘。
“沈姨娘哪里听到姐姐抢走玉佩了,姐姐难道会缺这一个破玉佩。”
楚玲直接冲我大吼:
“你闭嘴,柳哥哥的玉佩怎么可能是破玉配!”
柳哥哥的玉佩……
她们这些姨娘教出来的孩子就只会依靠男人,才小小年纪就这么善妒了。
想到这里恰好看到地上的那几个人都一副娇软可怜的样子我就想笑。
长公主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也是在看好戏。
沈姨娘扬眉,嘴上的话尖酸刻薄,对着我说:
“这里有你什么事,什么场合,轮得到你说话。”
外人会这样认为也不奇怪,毕竟在外面看来长公主对我确实不闻不问。
公主府中还有谣言说长公主对我很是厌恶。
在她们看来长公主肯定会站在她们的一边。
刘姨娘挥挥手对着下人说:
“把她带下去,别碍着公主的眼。”
话音刚落,有两个下人过来想要押住我。
“刘姨娘,我是不是太给你脸了?”长公主半点不留情面。
刘姨娘皱眉,略有些不满。
定国侯夫人脸色也不是很好,她让姐姐说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姐姐解释道:
“那位公子追了我好远,说让我一定要收下这枚玉佩,我本是不想收的,奈何他死缠着我,女儿急着见妹妹就拿上这玉佩了。”
姐姐说完后把玉佩丢到了楚玲面前,恰到好处的说道:
“这位小姐若是喜欢,我再转手送于你便是。”
8
“你!”楚玲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定国侯夫人明显有些生气。
“够了,怀宜是我定国侯府唯一的女儿,要什么没有,你们诬陷我儿抢你玉佩,今日你们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几人被吓到,平日里长公主不管事,她们在府中几乎是为所欲为。
如今被更大的身份压制,一时间不敢言语。
我见时机成熟,跪在地上哭诉。
“姑母要为我做主,姨娘她们时常对我拳打脚踢。”
我说完后将衣袖撩起来,里面青紫一片。
大大小小的淤青看起来很是瘆人。
场上的女眷一时间被这些狰狞的淤青吓到。
定国侯夫人皱眉,质问长公主:
“凤行,就算你和镇远有些恩怨,也不能这么任人虐待他的幼女吧。”
姐姐看着我的伤口攥紧了拳头,看向沈姨娘她们的眼神里有了杀意。
长公主给了定国侯夫人一个安稳的眼神。
“将她们送到边远小城发卖了,本就是个姨娘,还真把自己当成个东西了。”
刘姨娘不可置信的看向长公主。
“你怎么敢!若是老爷还在,他肯定不会向着这个叛国贼的女儿。”
长公主不善地看着刘姨娘。
“你也知道老爷不在了,你以为长公主府里当真轮得到你做主?”
我虽然不知道长公主和这个所谓的老爷有什么恩怨。
但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段美事。
府中的姨娘被发卖了,她们的孩子被送到乡下给农户当孩子。
或许长公主所说的服众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我从那个院子里搬出来了,长公主给我配了新的婢女和护院。
姐姐跟着定国侯夫人离开了。
最后,待所有人都离开,长公主把我带到她的书房。
9
长公主兑现了之前的诺言,同我讲着我父亲的事情。
她说我的父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当年父亲回京,京中不少女子钦慕他。
长公主也是其中一位,最后父亲选择了从边疆带回来的娘亲。
长公主说当时她气不过,在皇上面前闹了许久。
父亲即使圣上的压力,但也没有妥协。
于父亲而言,母亲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一见钟情的女子。
之后长公主放下了,把父亲当作哥哥般的人物。
这也就是让我叫她姑母的原因。
“你还想知道什么?”长公主说完后问我。
我思索片刻问道,直觉告诉我长公主是相信父亲的。
“父亲他不会叛国的对吧。”
长公主饶有兴趣看我一眼,回答却是牛头对不上马嘴。
“查明当年的真相,为镇远平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再次跪地,垂手道:
“求姑母帮助我为父亲平反。”
长公主垂眸看向我,声音冷淡:
“你当真要为镇远平反?”
我坚定答道。
长公主拉我起来,牵着我的手。
“好孩子,在这之前你要先积攒实力。”
是呀,我现在还太弱小,要想为家族平反,实在是蚍蜉撼树。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
长公主尽心尽力的培养我,我也努力的学着。
一晃八年的时间过去。
我已经是个大姑娘了,无璐师父的本领都传授给了我。
我的谋略与武力不逊于一个常年征战的将军。
长公主说她查到当年父亲部下的消息。
我急切得想要去寻找一番,但被制止了。
原因无他,百花宴在即,要先把百花宴给过了。
我知道长公主想要让我好好放松一下。
这八年来我每日刻苦学习,半分不敢停歇。
只要叛国贼女儿的称呼还在一日。
父亲在地底下就不能安息,我和姐姐也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10
我和姐姐也是许久未见了,正好这次百花宴可以见姐姐一面。
百花宴是皇后娘娘举行的用于适龄男女交友。
也算是变相促进联姻。
我学着姐姐前世那样,穿着一身素雅单调的长袍。
我乖乖坐在角落等着姐姐。
片刻,公子小姐都围去入口处。
我猜的没错的话就是姐姐来了。
定国侯夫人的审美还是一如既往,姐姐穿的是粉色的长袍。
那抹最亮的粉色身影从人群中挤出来,径直走向我。
“姐姐。”我等到人到我面前后小声打着招呼。
姐姐则是一脸慎重,确保周围没有人后低声对我说:
“一会若是有人带你去湖边你千万别去。”
说起这个,我小心问道:
“姐姐,我以为你上一世是自己投的湖。”
姐姐握住我的手,眉头间多了一丝狠厉。
“父亲没有平反,我怎会了结生命。”
我心下一惊,有人要杀我们!
可是,到底会是谁呢。
早些年父亲的政敌早已死光。
在偌大的皇宫动手?!
我安抚着姐姐,告诉她我一定会没事的。
姐姐不放心,给了我一个小黑药丸。
她说这是假死药,又叮嘱了我一大堆才不放心的离去。
如前世一般,定国侯的女儿在百花宴上大放异彩。
小姐公子争着去交友。
那个被长公主养大的女儿独自在角落看着。
宴会上歌舞升平,欢声笑语。
很快,一个宫女过来对着我说长公主找我。
我留了一个心眼,假意答应跟着她走。
那个宫女说长公主在湖心亭等我。
我跟着宫女一同走到湖心亭,一路无事。
我坐下假借喝茶的名义将假死药丸吞下。
姐姐说这个药丸半个多时辰才会生效。
我提前服用,有备无患。
那位宫女恭敬的站在我面前给我添茶。
茶水添罢,宫女立马手击我的后颈。
我打算将计就计,于是装晕。
眼睛闭上的前一秒,我看到一抹粉色身影急忙向这边赶来。
宫女将我扶起来,带着我一起投湖水。
到了水下,我猛地睁开眼卡住宫女的脖子。
宫女见状,死命的抱着我,一副与我同归于尽的架势。
我又同她拉扯一番,再这样争斗下去,真会沉入湖底。
岸上一片混乱,姐姐带着一群人来救我。
而水下,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那名宫女给掐死。
我也因为脱力,身体开始下沉。
意识有些混沌,应该是假死药起作用了。
我相信姐姐可以把我捞上去,任由身体向水下沉。
之后我彻底失去意识。
11
姐姐成功把我捞了上来,看着已经没有生息的我当场大哭起来。
长公主冷着脸封锁了现场。
这件事惊动了皇上。
皇上带着一些臣子来到这边。
太医想要来验尸,姐姐死活抱着我不让别人动我分毫。
姐姐带着哭腔跪地请求:
“妹妹已经被水淹死,还望圣上开恩,留妹妹一个全尸。”
长公主也帮忙拦着,不让太医验尸。
皇上沉吟片刻才开口道:
“这件事朕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让奸人偿命。”
热闹的百花宴发生了这个事,所有人都免不了一番排查。
从一个小姐的口中得知是长公主把人叫到湖心亭的。
长公主当场发火:“一派胡言,本宫何时叫怀洱来这里了!”
定国侯夫人出来作证,长公主一直和她待在一起。
皇上安抚长公主:
“凤行,冷静,有人冒充你,来人,去查那个宫女。”
百花宴最后闹腾了很晚,也没有找到那个宫女。
皇上说会后续调查,就放那些公子小姐离开了。
姐姐向长公主和定国侯夫人说情,希望可以自行埋葬我。
两人应许,找了一片风水宝地,让姐姐独自埋葬。
姐姐在那里一直呆到傍晚。
姐姐红着眼睛出去,坐上马车不舍的离开了。
长公主时常往皇宫跑,要为我讨个说法。
即便如此,皇帝那边调查毫无进展。
最后在长公主的请求下给我追封公主,封号流华。
12
回想那日在墓地的场景。
我一个鲤鱼打滚从棺材里跳出来。
姐姐把准备的银两钞票全都放进我的怀里。
姐姐说:“长公主殿下在岭南安排了接应人,你到那里正好可以见到父亲的部下。”
我抱着姐姐坚定对她说:
“这一次我一定会弄清诬陷父亲的人和那日向害我们的人。”
姐姐一直陪我到傍晚,最后才不舍离开。
今日一别,再次相见便到了什么时候我也没底。
可能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了。
我照着姐姐给我的地图一路行到岭南。
接头的人是我的无璐师父。
我先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便和师父一同去见父亲昔日的部下。
一个买猪肉的小摊上,我们二人走过去。
摊主见有人过来很热情的招呼我们。
“两位小姐要可是要买猪肉。”
我从怀中拿出一块碎玉给摊主看。
摊主表情立马严肃,悄声说道。
“两位跟我来。”
摊主收了摊,推着小车一直走到一个小巷。
在小巷的第二家停下。
我们进了摊主的家。
房间里,门一关上。
摊主单膝跪地,声音有力。
“属下莫升,见过小姐。”
我连忙把人扶起来,嘴上说着:
“莫叔叔快起来,此次拜访是想要了解一下当年我父亲的事。”
莫升言语激动。
“大将军没有叛国,他是被奸人陷害的。”
我眼睛一亮,问道:
“莫叔叔可是知道当年的一些真相。”
莫升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谨慎问道。
“小姐可否要为大将军平反?”
我知道他的疑虑,不可能单凭一块碎玉就相信我。
哪怕那块碎玉是父亲生前送于我和姐姐的。
一块玉佩分为四块,我、姐姐、母亲和父亲各一块。
我冲着莫升行了一礼,保证道:
“此番前来就是为了解往事为父亲平反。”
莫升见识了我的决心,将当年的那些信件交给我看。
那是父亲和如今长胜将军的信件。
我一张一张看着,还是有些云里雾里。
突然,我瞥见一行小字。
我让莫升点燃烛火,将信件蘸水放到烛火上微烤。
一行隐藏的红字映入眼帘。
莫升一脸懊恼,自责道。
“这么多年了,看了这些信件这么多遍我竟没有发现。”
我让莫升先冷静下来,让他看这个红字的内容。
哪怕是看过了,现下也会十分震惊。
叛国的不是父亲,是长胜将军!
那日想要除掉我和姐姐的人大概率也是长胜将军。
有了这些证据,我想要即刻回京。
但出发前收到姐姐的传书。
京中并不太平。
13
我在岭南待了半个月,听闻北疆被敌国进攻。
前段时间京中敌国来使,在京城闹了很久说要和亲。
大安自古便没有和亲一说,周旋半月。
敌国见达不到自己通商的目的,遂攻之。
京中派出长胜将军,传回的军报却是屡屡战败。
京中氛围压抑的可怕。
这时候,一个声音出来了。
“镇远将军若是还在就好了。”
“镇远将军真的叛国了吗,他可是一生为国。”
一个声音出来便会牵动无数个声音。
父亲的人缘是极好的。
官场上、乡邻见又开始谈论我的父亲。
我此刻已经到达京城,我偷偷溜进长公主的府邸。
长公主正在急忙准备出行。
见到我之后,她先是被我吓了一下。
“你怎么回来了。”
我捧着一个木匣子:“拿到证据,我就回来了。”
长公主拉着我往外走,解释道:
“你姐姐现在在敲鸣冤鼓,诉说你父亲的冤情。”
我心里一个咯噔,想着姐姐为何会这么早行动。
皇宫外,皇帝亲自来到宫门口。
声势浩荡,百姓都来围观。
我坐在长公主的马车中,从窗口看着外面的景象。
皇帝坐在高出问道。
“你有何冤情。”
姐姐跪的笔直,一字一顿道:
“臣女父亲镇远将军没有叛国,臣女要为父亲平反。”
场上的百姓立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毕竟这信息量很大。
皇帝冷冷的看着,语气不是很好。
“可有证据?”
众人都在看着姐姐,大多都是在看戏。
甚至街边开了赌庄。
认为镇远将军能平反和不能平反的。
我有些生气,长公主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
“太放肆了!”
不一会,长公主的人就把赌庄的桌子给抬走了。
姐姐拿出的是人证,和一个信件。
那是碎玉轩的小厮。
小厮一上场就跪在地上好像害怕至极的样子。
“那日我听到长胜将军与异国来使在谈论半个月后发生战争的事情。”
小厮把知道的都说了。
大概意思就是,长胜将军和敌国勾结。
姐姐平静的将信件递给太监。
太监又转呈给皇上。
信件的内容是长胜将军与异国来使达成的约定。
皇帝皱着眉头问道。
“这些东西,你是怎么得到的。”
另外,皇帝又传长胜将军的家属前来对峙。
姐姐不卑不亢地说道:
“京中的碎玉轩是臣女的产业,那日异国来使去碎玉轩,臣女发觉事情不对,便安排人偷听一番,便得到这样的结果。”
长胜夫人到了,跪下就是一句:“臣妇冤枉。”
“夫君一生为国,怎么会与敌国勾结,当年镇远将军与敌国勾结,可是我们长胜发现的。”
长胜夫人好像恍然大悟般,指着姐姐,手尖因为激动微微颤抖。
“一定是因为当年长胜揭发了镇远,你怀恨在心,如今诬陷当朝大将军。”
姐姐还是平静的说道:
“臣女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当年我还小,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呢。”
长胜夫人又冲皇帝拜了一拜。
“还望圣上明察。”
皇帝听完后开口问姐姐。
“你今日前来是为你父亲平反,可是呈上来的为何是长胜与敌国勾结的证据。”
长公主下了马车,我跟着长公主进场。
还没等姐姐回话,长公主扬声说道:
“皇兄,臣妹也带来了能为镇远平反的证据。”
14
我走到姐姐身边跪下将之前的那些证据呈交上去。
皇帝看完后,脸色不算好。
我开口提议。
“若是长胜将军当真是被诬陷的,去他的府邸里一探便知。”
长胜夫人依旧是在那里大喊冤枉。
皇帝命人去搜查,在这期前又请来了老国师。
老国师三朝元老了,这些信件的真伪,需要交给老国师鉴定。
老国师探查一番后回复道。
“陛下,是真的。”
此话一处,长胜夫人摊在地上,神情恍惚。
随后又在将军府里查出大量金银细软,还有很多异国贡品。
在书房的暗室找到了与敌国来往的书信。
大安四十六年
长胜将军叛国,证据确凿,帝大怒,斩杀之。
同年,镇远将军旧案有疑,经调查,乃是冤案,遂恢复镇远将军名义,建宗祠以祭之。
大安四十七年
镇远将军之女,姜怀宜、姜怀洱特许两人承传父志,为过征战,历时三年,大安大获全胜。
帝大喜,二女承袭镇远将军名号。
庆功宴上
姐姐一如既往温婉的对我笑着:“父亲会为他的女儿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