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期间,她一个人撑起了大梁,接待宾客,安排葬礼,事无巨细全都井井有条,半点岔子都没出。
连应嬷嬷、杨嬷嬷等人都无不夸赞她。
薛氏在感到欣慰之际,只觉得一阵心酸。
林瑶在娘家的时候可是从来都曾学过这些的,若不是在甄家被磋磨得厉害,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经验?
想到这里,她又忍不住抹了抹眼泪,拉着林瑶的手道:“瑶儿你放心,既然母亲现在是太后亲赐的诰命夫人,就决计不会让你再被甄家欺负了去!”
林瑶笑道:“没事母亲,到时候就怕她们不敢让我回去呢!”
她心里冷笑。
甄家知道她还活着,迫不及待要她回去,不就是惦记着她的嫁妆?
行啊,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让她交出嫁妆!
薛氏道:“瑶儿,这一次你可别心软,嫁妆我全都给你放在林府,你要用的话随时可以来拿,但决计不能再带回甄家了。”
林瑶道:“母亲放心,我会处理好这事的。”
说完她就笑道:“既然是年夜饭,咱们就好好吃一顿?”
应嬷嬷也笑道:“是啊夫人,今晚您开怀一些吧。”
“行!今晚咱们就好好吃一顿!”
立刻有丫鬟上前来布菜,薛氏动了筷,其余人才开始动筷。
林玥夹了一筷子素鸡放进嘴里,顿时惊喜道:“这味道可真像啊!”
林瑶笑道:“好吃吧!这可是昔日的御厨亲手所做。”
“真的?咱们林家何时来的御厨啊?”林玥惊讶道。
林瑶笑着朝李忠良望去:“那不是咱们林家的厨子,而是李大哥请来的。”
林玥急忙对李忠良道:“李大哥,你可真厉害,连御厨都能请来。”
李忠良急忙道:“那还不都是三……托了林家的福,师父才收我为徒。”
林瑶交代过,他在外面通过她的信息找到的能人,都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林瑶笑道:“那你可得好好珍惜你这位师父,你既然拜了他为师,就得好好学习他的手艺!”
“明白!”李忠良感激万分,“这些日子要不是有三姑娘您提拔,我的酒楼也没有那么快就能开得起来。”
此话一出,应嬷嬷都惊讶无比:“啥?你那小饭馆也能叫酒楼,别在夫人姑娘们面前瞎吹牛了!”
林瑶笑道:“应嬷嬷,李大哥可有本事呢,已经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等新年一过就开始准备筹备营业了,到时候酒楼开张,您一定要去捧场啊!”
薛氏也惊讶道:“瑶儿,你也知道这事?”
林瑶笑道:“我只是随便出了一点银子成了半个小东家,大东家可是李大哥呢,是不是?”
李忠良有些心虚点点头。
大东家明明是别人啊!
但此话他不敢说。
从酒楼的策划到人员的安排,林瑶全都事无巨细写给了他,还把三千两银票直接给了他,让他负责筹备大酒楼开张所有的费用。
他在酒楼的股份也不过一百两银子,只能算是个小东家。
而实际上,另一个人出的资金比林瑶还多,但却提醒他不要告诉林瑶。
薛氏微微颔首:“能够开酒楼也是不容易的,忠良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以前我不过是个足不出户的妇人,或许帮不了你什么。但如今既然是御赐的诰命,那就有了方便了,别的不说,客源还是可以替你介绍的。”
林瑶眼珠子转了转:“那母亲不如也拿些银子出来入股,这样的话酒楼挂上您的头衔,就算有人想要去酒楼闹事,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薛氏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忠良你要多少银子?”
“不多,母亲给他支持一千两就行。”林瑶笑道。
这样的话,林府就算没了林孝全的饷银,每个月还能从酒楼的分红里进一笔账。
上一世李忠良的大酒楼可是整个盛京最兴隆的酒楼,光每个月的分红就高达上万两。
正好顺着这个话题让薛氏参股,至于每个月她又从自己的份额多分出来给林府,她也是算不清楚的。
这样一来,林府的开销就有了着落。
薛氏却有些为难:“可是你父亲走了,日后林府的开销就少了许多,这么大一笔银子拿出来,会不会……太多了?”
林瑶笑了:“那就从我的嫁妆里取!”
薛氏立刻一脸严肃道:“那可不行!”
“没什么不行的,本来那些嫁妆不就是母亲当年给的?我给母亲用有何不可?”说完她就道,“就这么决定了,应嬷嬷您记得从我的嫁妆里取一千两给李大哥,一定要把母亲的名字加到东家里去。”
李忠良急忙应声是。
薛氏没好气地叹了一口气:“你啊,让我说什么才好。”
话虽如此,但心里却温暖了起来。
虽说还是孝期,桌上也全都是素宴,但总算是有了过节的气氛,薛氏也主动多喝了两碗素高汤,一家人也算是其乐融融。
待年夜饭过后,林瑶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当众发放给了林府上下所有的下人。
掂量着手中比往年更沉的钱袋子,下人们个个惊喜无比。
林瑶高声道:“今年不同往日,希望大伙儿不要因为父亲离去而有了异心。我也可以在这里向大伙儿做个保证,来年咱们林家会越来越好,过年过节的红封也会越来越多。”
卢管家立刻带头鼓掌:“好!”
众人也全都鼓掌表示感激。
皇宫里的烟花放了一阵又一阵,薛氏冷笑道:“就像是不要银子似地!”
大魏年年爆发战事,许多地方闹灾荒,民不聊生。
可这位太后就像是压根不知道国情一般,硬是生生逼着户部在除夕夜这一晚,拿出了近一万两银子燃放烟花。
户部的官员们,冷眼看着高台上盛装的闵婷芳,压根没觉得满天的烟花漂亮。
在他们看来,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如今定州一战过后,国库空虚,闵婷芳每日的花销大得惊人。
就单单是除夕这夜的烟花费用,就是一万两!
更不要说接下来连续十五日在宫中不断举行的宴会了。
“林尚书若是在世,户部的银子哪能那么容易拿得到?”一名官员低声道。
“嘘!”另一人急忙阻止道,“如今户部尚书一职空缺,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唉,林尚书走得真不时时候!”
……
几个对林孝全忠心耿耿的部下,都感到万般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