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汽车站买完车票之后,李青山找个靠窗的位置坐好。
他老家叫做李村,因为村子旁边有条河流穿过,所以又叫清河村,整个村子三百来户,归石磨盘公社管辖。
其实如果不是老娘患病的话,李家不至于这么穷困。
六十年代条件艰苦,有知识素养的人极度匮乏,所以上面高度重视教育问题,李青山上高中的两年,年年都是学校的学习标兵和先进代表,是一级指标。
上面明文规定,一等高中生每月可以补贴四元。
二等高中生每月补贴三元。
三等高中生每月则补贴2元。
李青山特别省吃俭用,每次上学都是从家里背最便宜的棒子面,然后备些地瓜干之类的农家东西。
再加上冉秋叶时常给他送盒饭,每个月李青山反而还能往家里寄些钱回去。
想到这里,李青山暗暗捏紧了拳头,他前世经历过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局面,所以更加珍视身边的亲情。
这一辈子,他一定要让老娘和小妹活得幸福快乐!
李青山家在公社打谷场旁边,是一间黄土胚简单堆砌的稻草屋。
老娘正和小妹坐在门边上搓麻绳,她年轻的时候因为跟李父在矿洞里工作过,所以患有严重的尘肺病。
春天夏天严重的时候,甚至连呼吸都十分困难。
“娘,我回来了!”
李青山路上想一大堆措辞,结果临到嘴边就这一句。
老娘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抬头看了看李青山。
倒是蹲在旁边帮忙的小燕子首先发现,兴高采烈的朝李青山奔跑过来。
“娘,是山哥哥他回来了!”
小燕子欢欣鼓舞,十分调皮的攀到李青山脖子上。
“这,这咋回来了?累到没有?吃饭了没?”
老娘慌忙站起身,十分关心的帮李青山拍身上的灰。
“娘,儿子想你了!所以特意跑来看看你吗。”
李青山看着瘦骨嶙峋的老娘,那叫一个心酸。
“我没啥事儿的,上次寄的钱买了药之后就一直没犯病,你回来可别耽误你学校的正经工作。”
虽然有尘肺病,但老娘说话还是十分利索。
“没事没事,我跟老校长请完假了,这不是学校分配的住宅房,所以特意接你们到城里享福。”
李青山暂时不打算把离职的事情讲出来,省得老人家为自己操心,只是把一些笑话讲出来逗俩人开心。
许春艳最开始态度是拒绝的,毕竟李青山根基还浅,自己过去也是个累赘,但是在李青山的一再要求下,还是笑呵呵答应下来。
“山哥哥,我们今天就要到城里吗?那小燕子是不是就可以上学了?小燕子想上学,不想老是钓蛐蛐。”
丫头搓着手指,跟李青山一样营养不良,小脸黄扑扑的,尤其是那股乖巧的劲儿,看着让人心疼。
李青山刮了一下小喜鹊的鼻子:“对呀,到城里之后,小喜鹊就可以背着书包上学堂了,还可以穿新衣服哟,也不用再饿肚肚了。”
只有待在亲人边,才能让李青山有种归属感。
因为涉及到户籍的迁移问题,李青山在清水村忙活大半天,最后还是付出一包大前门的代价,才在石磨盘公社得到证明,就这样还不算齐全。
他明天还要拿着证明到街道办登记造册,这样才算完全,尽管十分繁琐,但李青山觉得物超所值。
没办法,谁让后世办个屁大点的事比这还难呢,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李青山看的很开明。
手续齐全之后,在清水村也没有多呆,李青山将家里一些碗筷送给了曾经帮过自己家的邻居,就这么带着几件破衣服坐上回城的车。
许春艳和小燕子都是首次离开石磨盘公社,两个人坐在最后排看着窗户外的景色十分新奇。
到了院子里,那头小黑猪正安稳的窝在木桩旁边吃猪草,娄晓娥侧坐在旁边静静看着它咀嚼。
李青山这才想起来自己走的匆忙,忘记猪崽子的事儿了,不过幸亏娄晓娥及时发现,否则估计现在就已经饿得嗷嗷直叫。
“青山,这是伯母?我说你白天怎么没见人,原来是回乡下老家接伯母去了,没吃饭吧?要不……”
娄晓娥话说到一半才尴尬的发现自己压根不会做饭,而且更关键的是她自己也饿了一天肚子,就早上的时候吃了牛肉罐头和馒头解馋。
“真的可以吃饭吗?小燕子肚子确实饿了呢!”
秦晓燕揉了揉肚子,委屈巴巴的说道,坐了半天驴车,她虽然从晕车状态下缓了过来,但还是很饿。
“啊,当然没问题,就是,就是姐姐也不会做饭……”
娄晓娥弯腰揉了揉小燕子的头顶,遗憾的说道。
“小燕子,跟姐姐说话不能这么没礼貌,这位女同志真不好意思啊,乡下来的孩子没见过世面。”
许春艳歉意的看了眼娄晓娥,觉得城里面的丫头就是有气质,怪不得村里那些光棍汉即使顶着成分不好的帽子,也都嚷嚷着要娶城里臭老九的闺女。
自己儿子也不小了,看年龄,这姑娘虽然大了几岁,但胜在稳重好持家,要是撮合撮合的话……
李青山哪里知道自己老娘想着这些事,将锁打开之后转过身好意的邀请道:“既然没吃饭,要不凑合在我家吃点儿,就当是报答你帮我喂猪。”
“就等着你这句话呢,我出食材你出力!”
娄晓娥也十分喜欢热闹,倒没有拒绝,兴高采烈的跑到自己家提溜一大堆东西,除了山蒜辣椒蘑菇干之外,甚至还掂块直流油的腊肉。
这让始终关注着李家的贾张氏那叫一个嫉妒。
“这娄晓娥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自家男人刚走,后脚就偷汉子,真是丢了全院的脸。”
贾张氏啐口唾沫,怂恿一大爷易中海管教管教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