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有人存在过的痕迹
小荡漾2025-09-17 10:352,106

当然,这也仅仅只能作为他大胆的猜测,刚才的声音太过古怪,是不是有人吹奏的笛声也还不能确定。即使真的有人吹奏这笛声,他又为什么要在关键时刻救下贸然闯入蜂林的他们四人?

陈歌摇摇头,放弃了这些无端的猜测,无奈的说道:“算了,时间也不早了,咱们还是赶快回去吧!”

休息了一阵,四人也渐渐恢复了体力,站起身朝洞穴的方向而去。

四人回到洞穴的营地,朱丽月等人已经取了水回来了,而且在回来的路上,夏青还意外射杀到一只野兔。

一只野兔虽然远不够众人填饱肚子,至少也能让大家开开荤,而且射杀到野兔是一个良好的预兆,说明这片树林中能够捕捉到一些可以食用的野物。

看到负伤回来的陈歌四人,众人都大吃一惊,赶紧询问几人的情况。

郝教授从包里拿出一瓶酒精和消炎药,让戴笑凡为几人涂抹。

周文博一边涂抹,一边向郝教授汇报了前往红树蜂蜂林的情况。

郝教授听完,连连摇头,叹道:“不可能,红树蜂是极为害怕火和烟的,成群的兵蜂看到敌情更是会向其他红树蜂发出危险信号,绝不可能会采取自杀式的攻击。”

郝教授显然对周文博的话难以置信,但事实摆在眼前,陈歌四人都已经负伤,郝教授想不相信也不行。

郝教授低头一阵思忖,又翻了翻自己手里的笔记本,好像是想在其中找到一些答案。

周文博忽然在一边提醒道:“郝教授,其实陈歌兄弟怀疑这些红树蜂之所以和我们见到的不同,是因为这些红树蜂是人工喂养的,还有那个奇怪的笛声,可能是那些蜂群的主人。”

“不可能,这片史前生物区不会有人了!”赵思雪首先否定了这个想法。

郝教授也点点头说道:“我们在这片树林里面生活了这么久,确实也鲜有人类活动的轨迹。”

陈歌却说道:“郝教授,您还记不记得我昨天跟你说过,咱们这个洞穴里就有一些干稻草,这很大程度上可以佐证这片树林里曾经是有人长期生活过的。”

郝教授听罢,低下头思忖一阵,半晌才回应道:“你的猜测有些大胆,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表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即使真的有人在这里生活,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离开了这里?仅仅是一些干稻草,还说明不了所有的问题。”

陈歌面色凝重,他知道郝教授作为一名生物学家,说话做事都讲究严谨性。

但是,这些干稻草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至少说明这荒岛上曾经有人种植过水稻。

种植水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种植水稻的人应该还在最早一批幸存者到来之前在这里生存。

陈歌心中越来越迷惑,能够种植这些水稻的到底是什么人?他们又是什么原因,选择长期在荒岛上生存?

“教授,我们再去洞里面看看吧!”陈歌忽然说道。

许多的疑问还在陈歌的心里,他急于想要去洞穴里面看看。

郝教授看了一眼戴笑凡,又打量了她身边的几支火把,才说道:“今天发生的事情确实古怪,这样吧,吃了东西,我跟你们一起进去看看!”

正说着,袁世伟一行人也正好回来。

他们一行人显然是一无所获,好在有夏青射杀的野兔,至少众人能够暂时充饥解馋。

因为没有找到物资,袁世伟在听说陈歌等人准备去洞穴深处看看之后,便主动提出一同前往。

众人将野兔烤好,随意分食过后,郝教授便叫上周文博点燃火把,和陈歌、袁世伟从洞穴的小路进发了。

陈歌注意到,郝教授背着一个包,手中还一直拿着刚才翻的那个笔记本。

本来梁书剑和郝教授团队的人还想加入,但为了节约火把,剩下的人还是留在了洞口。

周文博举着一支火把走在最前面,陈歌借着火把的光亮,和周文博并排向前。郝教授拿着笔记本跟在后面,袁世伟则是跟在郝教授的身后。

一直往里走,陈歌发现洞穴两旁全是篱笆墙。洞内十分干燥,洞壁上的篱笆都是浅褐色,洞壁和脚下的路一样,十分粗糙。

“这洞壁应该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郝教授在后面开口道。

陈歌注意到,郝教授一边说,还在拿着笔记本一边记载。

他那厚厚的笔记本已经记载了一大半,陈歌猜测,大多应该都是关于这个史前生物区的一切。

陈歌忽然有些好奇,他心里在想,郝教授的笔记本里面,一定有许多关于一些史前生物的珍贵记录,他在想,自己有没有机会将郝教授的笔记本借过来观摩一番。

不过很显然,现在不是时候。

四人继续往前走,洞内虽然蜿蜒曲折,但并没有什么奇特,只是越往里面走,洞内小路变得越来越宽阔,洞穴宽度从一开始一米左右延伸到到了两米多,甚至接近三米。

那天因为过于紧张,陈歌还没有感觉,此时才注意到,越往里面走,洞穴里面的温度越来越高,洞内更加干燥。

“我觉得有些古怪!”陈歌说道:“郝教授,这片树林的温度并不高,洞外也有些湿润,为什么洞内反而这么干燥,而且温度甚至比洞外还要高。”

郝教授解释道:“这倒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大多数的天然的洞穴其实都是恒温的。因为是恒温,所以外面的温度低,咱们反而感觉洞穴里面比较暖和,这就是咱们觉得天然山洞冬暖夏凉的原因。”

周文博接着补充道:“你们看这洞壁和小路,虽然是篱笆墙,但是隐隐约约还是能够看到不少的石块。石头是可以保温散热的,这也是以前人们喜欢用石块建造房子的原因。”

郝教授会心一笑,似乎是对周文博的话很满意。

周文博也是得意的继续说道:“至于洞内的干湿度,就和地形有关了。一般山洞本就十分干燥,那些潮湿的洞穴,是因为有泉水水脉经过,而地洞则大多机会与地下水系接触,所以比较潮湿。像我国北方自己挖的泥质地窖就比较干燥,我觉得这山洞就和那些泥质地窖差不多。”

继续阅读:第103章 七色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跟女神的禁岛生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