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惊喜的道。
“我明白了,弟弟的意思是说,以后只要有百姓过桥,就会看到某某石头记的石刻,到时候知道这家石头记的人多了,他们的生意自然就好了。”
“没错。”苏澈发现戴笠这个人真的很聪明,一点就透,“这就是广告效应,也是官家的组织能力之一,大哥没事还是要多钻研钻研呐。”
“弟弟所言极是,那明日还得请弟弟如时到场,说实话,你不在,哥哥心里没底啊。”
“大哥放心,既然计策是我想出来的,我自然会帮你到底。”
随即苏澈又将竞标细节一一归列,戴笠与常师爷越看越是啧啧称奇。
真不知道这样能白嫖的好办法,苏澈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一日无话,和霍欣辞折腾半宿的苏澈,早上揉着老腰来到县衙。
他来的早些,其他商贾还没到。
戴笠见他走路直打慌的样子,便嘿嘿一笑。
“嘿嘿嘿,少年人戒之在色,弟弟还得多多注意身体啊。”
苏澈没好气的白他一眼。
“我年轻,不像你,才三十多岁就尿地上。”
戴笠:?
“你怎么知道的?”
“按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只有自己心里有缺陷的人才会拿自己的缺陷来侮辱别人。用圣人的话说就是:辱人者,人恒辱之。”
一番话说的戴笠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干脆也不说了,闷头吃茶。
晌午时分,金陵城商贾陆陆续续赶来。
苏澈不怕他们不来,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他们巴不得能进县衙和县令多近乎近乎呢。
谁不想自己的买卖背后有个能撑腰的人?
大型商贾,韩家韩友德,林家林康,霍家霍不凡都是悉数到来,当看到坐在椅子上悠闲喝茶的苏澈时,韩友德和林康都是眉头一皱。
尤其是林康,他对苏澈收购了赵家产业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
冷笑道:“呦,这不是霍家赘婿么?”
苏澈还没说话,霍不凡倒率先回怼道:“林家主此言差矣,苏澈早就不是什么赘婿了,现在自立门户,改称苏家,怎么?你林家不知道?”
“这么能赚钱的女婿刚刚混出头就自立门户了,霍老爷子,可见你家风不正啊。”
“正不正自有后人评说,岂容你在此聒噪?”
“呵,我看你霍家也是没几年活头了吧?大儿子死了,老.二老三又不争气,好不容易出个苏澈还跑了,放心,你霍家倒闭的时候我会亲自接手的,保证让你留个棺材本!”
“你这厮...”霍不凡气得指着林康脑门,苏澈见老老丈人吃了亏,冷笑道:“林康,你最好罩子放亮点,别哪天栽跟头的时候像赵家一样,抱着我的大腿求我。”
这就是赤果果的威胁了。
都知道苏澈亲手弄死了赵瑞,还弄散了赵家。
“大胆!在县衙就敢口出狂言,你是怕县令的刀不快吗?”
“呵,有能耐先拿下今天的竞标再说,我可是收到小道消息,今天会有大事发生,林康,你识相点,千万别和我抢。”
林康同样怒声道:“我告诉你苏澈,不管什么生意,今天我林家志在必得!我再免费送你一句话,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呵,”苏澈看他跳梁小丑的样子就冷笑,“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呵,黄口小儿,就会逞口舌之利。”
“县令到。”
苏澈还待还嘴,见戴笠出现索性也不说了。
所有商贾按身份落座,戴笠和常师爷假模假样的从后堂走出来。
戴笠轻咳一声道。
“咳咳,诸位商贾能来,我代表秦淮县衙表示感谢,今天将诸位聚集在此,是有大事商量。”
韩友德最先道:“戴县令,有什么差事您就只管交代,我们是万死不辞啊。”
“是啊县令,和我们就不用客气了。”
“有事您招呼。”
商贾们一个个把戴笠捧的很高,后者却没有丝毫飘飘然的感觉。
商贾之言,在于利,他才不会上当呢。
“是这样,去年大水冲垮了淮河桥,我打算重新盖一座,如此一来不仅方便百姓,也方便大家嘛。”
说到这,韩友德表情明显一顿。
自从大桥冲垮后,纤夫渡船几乎是他一手包揽,这一年间也没少赚钱,这突然说建桥,对他来说是绝对的损失。
戴笠继续道:“但建桥需要钱啊,县衙现在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这就需要仰仗各位商贾了。”
这么一说,在做所有人都明白了。
县衙是缺钱,找他们借钱呢。
纷纷闷不做声,与刚刚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
戴笠早就料到这一幕了,冷笑着道:“我们决定用捐款的方式,谁捐的最多,谁就是今年金陵城的最佳商户。”
苏澈恰到好处的问:“县令,何为最佳商户?”
“苏公子问的好。”戴笠拿出找人订做的牌匾,“拥有最佳商户证书的人,可以免半年的商税,并且县衙逢年过节还有宴请、礼品相送。最最重要的是,持有证书的商贾,在金陵与外国做生意不再需要提前上报,直接通过!”
“啊?”
众人都懵了。
戴笠这次是下了血本啊!
金陵城每天都有很多的夏金两国的商贾,还有大理的,吐蕃的。
但南楚有令,与外国商贾做交易需要得到县衙一级的判定文书,确定这笔交易不会危害到南楚才可以。
通常戴笠为了多捞些钱,特意将文书卡个十天半个月的,而且每交易一次就得办一次,否则被抓到就是大罪!
因为文书办下来极为困难,这几乎成了商贾的一块心病,现在好了,戴笠竟然说持有证书的人不需要再办文书!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县令,这证书,我林家要了!”
“林康,老夫还没死呢,轮不到你来抢东西,县令,这证书我韩家势在必得!”
霍不凡看了看一脸微笑的苏澈,猜到他肯定是憋着什么坏水呢。
所以也不搭话。
戴笠神秘一笑,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稍安勿躁,本官还没说完呢。我们这次建桥不同以往,建成以后,任何过桥的人都要征收过桥费,商贾三文,工人两文,农户一文,直到将各位所有捐款的钱都尽数归还为止!”
“什么?过桥还要收费?”
“县令,这么一来,我们就相当于没损失啊。”
“是啊,我们花钱盖桥,盖完了收费把钱还给我们,这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
戴笠笑道:“哈哈哈,不错,就是这样,而且每年年底,投资了的商户还会有分红,按诸位捐款数额所定。”
嘶...
这下所有商贾都不淡定了。
这几乎就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虽然前期要大量投资,但这钱是会收回来的啊!
不仅如此,收回来以后每年还都有分红。
除却最佳商户的证书外,这买卖怎么看怎么赚钱!
林康率先举手了,他不打算给任何人机会。
“县令,我出五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