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老三当即大怒!
“大胆!你这狗官叽叽歪歪说些什么!?竟敢如此对苏大人和夫人评头论足,莫非是嫌我的陌刀不利?”
“你!...”
幕僚虽然不是正式官身,但也是常师爷特批的临洮现任指挥使,总揽一府大权,何时被一个大头兵痛骂?
同样怒不可遏的道。
“好啊,你一个臭当兵的竟然敢辱骂本官!来人!”
一声叫喊,府衙隔间里呼呼啦啦出来六名亲兵。
“谁敢动?”
庄老三当即把刀抽出来,对准他们。
亲兵们一看是庄老三顿时不解,还以为是什么误会,当即把刀放下。
庄老三与老庄一样在军队当中威望很高,平时这些兵团的人都把这些有能耐的人当大哥看待。
幕僚气的大怒,浑身哆哆嗦嗦指着庄老三道。
“还不将此人绑了!?你们在等什么!?”
亲兵没有人动,因为都知道眼前的幕僚是怎么回事,不过是个没有官身的临时府丞而已,还不是苏澈亲封的。
在他们看来,这个人的话还没有庄老三有分量呢。
杜玥儿冷着脸道:“将此人绑了送回去交给苏大人处置。”
“是,夫人。”
“绑了!”
庄老三一挥手,刚刚冲出来的亲兵立刻拿绳子将幕僚捆个结实。
敢辱骂苏大人,你不知道现在苏澈是兴元三府所有人心中的神?不弄死你才怪呢。
幕僚还在大吼。
“大胆!你这些粗鲁的大头兵,竟敢如此对我,我要回去禀报常府丞,统统治你们得罪!”
“放开我!!”
根本没人理会幕僚的话。
苏澈不在的这段时间,兴元三府一切事情都由常师爷打理,他根本就没见过苏澈,也不知道苏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常师爷从不在后背与他人提起苏澈,这是身为心腹小弟的基本操作。
幕僚被带走了,杜玥儿的脸色依然没有好转。
庄老三战战兢兢的站在她身边,不敢言语。
杜玥儿道:“如此品德败坏的幕僚,常府丞到底是怎么找来的!真是岂有此理!”
“夫人息怒,苏大人听闻这里的事情肯定会处置他的。”
“我可不在乎他的死活,立刻传命,张贴告示,就按我进城前说的办,所有干活的人可以吃饭,不干活的人一律不管!”
因为没有幕僚,所以就没有人提醒杜玥儿,庄老三试探性的问道。
“夫人,那不干活的,我们真的要看着他们死吗?”
“当然!我们不亲自动手已经是仁慈了,现在的临洮根本不允许有跗骨之蛆,立刻照我说的办,出了什么事情我来承担!”
“是!”
庄老三等的就是杜玥儿这句话。
因为苏澈曾严令,不准苛待汉族百姓,万一出了事情追查到庄老三身上,他不认为凭老庄与苏澈的关系,苏澈就能饶了他。
现在有了杜玥儿这句话,一切就好办的多了。
庄老三带着佩刀,威风凛凛的出了府衙。
对身边的士兵道:“敲钟,让所有人集合!”
“是!”
“咚,咚。”
12响的钟鼓被敲响,百姓听闻立刻全部跑来城内广场上。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片刻间将广场站的满满当当。
庄老三粗略看去,不下两万人,其中不包含已经在这里驻扎的兵团第一梯队。
庄老三将杜玥儿请到高台上,威风将她的洁白长裙吹起,更显仙气飘飘。
“父老乡亲们!从今天开始由我指挥你们的行动,以后要施行以工代赈,干活的有饭吃,不干活的就挨饿,粥棚不再对不劳作的人开放!”
“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啊!?”
“老汉我已经瘸了一只腿,还怎么劳作啊!”
“是啊,我没了一只手,力气活根本做不来啊!”
人群一阵骚动,庄老三仓郎朗拔出佩刀。
“肃静!”
杜玥儿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这群百姓已经趟习惯了,根本不愿意干活。
他们认为,朝廷管他们的吃喝拉撒就是应该的。
殊不知你TM连税都不交,朝廷凭什么管你?
“现在所有人去登记,身体健全的可以做重活儿的,每天有肉吃!身体残缺的,不能干活的另有安排,老人孩子妇女全部下田地耕种,会有兵团的人带着你们!”
“我不想听你们解释,现在临洮府一切归我管,你们想吃饭就得干活,否则死活不论!”
“哼。”
杜玥儿冷哼一声下了高台。
独留百姓们面露苦涩。
白吃的饭终于是吃到头了。
哪知就在百姓苦闷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吹过,带着浓郁的香气传来!
“什么味道!”
“好香啊,好像是肉!”
“什么好香,肯定是肉!”
“什么肉这么香啊!?”
只见不远处粥棚里支起一口巨大的锅,里面翻滚着红彤彤的红烧肉。
“真的是肉!真的是肉啊!”
“爷爷我想吃肉!”
“娘~”
“孩子乖,娘去做苦力,给你换肉吃!”
庄老三见百姓们纷纷流口水的样子,心中一时间五味陈杂。
到底是淳朴的百姓,光是见到肉就有许许多多的人愿意报名参与建设。
庄老三大喊道:“看到了吧!杜夫人没有骗你们!青壮劳力,可以干重活的,都可以报名,报名之后先吃肉,后干活!”
“将军,在哪报名啊!?”
“我要吃肉,我来干!”
“将军,俺行吗?”
一个妇人走到高台下面,眼巴巴的看着庄老三。
庄老三却摇摇头。
“妇孺不可以干重活,有另外的活计会安排给你们,去妇孺那边报名!”
“将军,求求您了,您看俺孩子瘦的,就赏俺一口肉吃吧!”
“不行就是不行!这是规定!不过你若想吃肉,去妇孺那边报名,有的活计也可以吃肉,不光是做劳力!”
“啊!太好了,多谢将军!”
夫人欢天喜地的抱着孩子走了。
庄老三一指身后几个报名处,两万多人呼呼啦啦都冲了过去。
其中能干重活的队伍最长,里面上到六十岁老汉,下到十二岁少年,都是想吃肉或者给家里人挣一口肉的。
妇孺那边的队伍同样不短,好的岗位瞬间被哄抢一空。
还有种田的,杜玥儿说了要重新分配田地,并且在苏澈的允许下从兴元府百姓当中又调了不少百姓过来。
他们尝过新城建设的福利,知道这是好事情,而且还有补贴。
苏澈本以为这些人不愿意离开兴元府呢,哪知道消息一出差点抢破脑袋。
这才想着这些人都是逃难过来的,根本没有家,哪里生活好哪里就是家。
在这群人的带动下,百姓也了解到种地也有好处,同样有肉吃。
一时间没有人在埋怨杜玥儿的苛刻政策。
当下这种环境,有肉吃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