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澈气定神闲的给戴笠倒了杯酒。
动作缓慢不急不躁,已有大家之风。
戴笠愁的嘴角起了好几个大燎泡。
“我说弟弟,你快别卖关子了,再不说个办法出来哥哥就只能去上吊了!”
“急什么,一年没见还是这个性子,就不能有点长进?”
“你倒是不急!世家名门的闺女被你娶了个遍,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哈哈哈,好好。”
苏澈哈哈大笑。
真没想到戴笠竟然会拿这件事情说事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没有这些娇妻美妾,老子就会跌入尘埃?
才不可能呢。
“这雷州,地属岭南,一直是我们大楚被贬官员去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也有城池,也有人丁,只是和中原没法比而已。记得去年鸿胪寺卿不就被贬到广州了吗?你已经很不错了,起码看起来是升官才去的。”
戴笠摆摆手一副我要去死你别拦我的表情。
“我不在乎什么升官被贬的,我就想知道我去了雷州该怎么办!听说那地方猴子比人都多!哥哥去了估计用不了几天就饿死了!”
“不可能,首先岭南的粮食多的你不敢想象,当然吃起来口感是另外一回事。饿肯定饿不死,我准备借给你一千兵卒,都是战场退下来的杀才,有着一千兵马陪你去雷州,你该高枕无忧了吧?”
“一千兵卒?哪来的?你小弟该不会抢劫了白知州吧?”
“屁,我自己组建的,都是参加过对金作战的杀才,手底下人命无数,这群人往雷州一扎,你转眼间就成了岭南的土皇帝,到时候你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那些没有文字的野人,你就慢慢驯化,自己人就分给他们田地让他们种植,还有件你不知道的事情。”
“什么事情?”
苏澈的表情突然变的神秘起来。
“岭南多香料,这玩意可是真金白银!我会秘密安排我家的商队去搞,你睁只眼闭只眼,回头好处好不了你的。”
“嗐,这个时候别说睁只眼闭只眼,就是让他们去我家抢我也不带多说一句话的!”
“问题是,你真有办法搞出名堂吗?这可和你在兴元府不一样,兴元府再怎么说也是中原,是我大楚占领上百年的国土,汉族人民很多,所以才造就了你,雷州蛮荒之地,据说还能热死人,我们的工作恐怕不是那么好开展的!”
“放心,人口是需要繁衍的,这得有个时间过程。你先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我们华夏的官场都有句名言,叫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只好好好待在岭南不惹事,听从我的安排,我向你保证,三年之内你就可以回来,而且将会出任重要岗位。”
“三年...唉,哥哥我现在是一天也不想去啊。”
戴笠一口将盏中酒喝光。
很是惆怅的看向经过自己不懈努力打造出来的淮河大桥。
“永别了,我的金陵,永别了,我的勾栏,永别了,我的灯红酒绿。”
相对金陵来讲,雷州的生活将会是地狱般的存在。
那里蚊虫遍地,毒瘴肆虐,没有人口就没有生产,苏澈能派出一千兵马保护他的安全,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虽说他被贬有自己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
因为苏澈根本就不把戴笠去雷州的事情当成麻烦,而是天大的好事。
自己家正缺少在岭南的人,戴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在苏澈内心,他是不希望戴笠回来的,就闷头在岭南好好发展。
这样一来,苏澈西有兴元府,南有雷州,手眼通天!
然而苏澈并不像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戴笠身上,他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像张宝一样每天围着自己转。
也罢,走一步看一步吧。
苏澈心中还有个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想法,具体的等戴笠到了雷州再说。
有了苏澈的肯定,戴笠心情明显好转许多。
但还是极不情愿,又喝了几口酒,感觉微醺。
这次霍欣辞来到近前,见到戴笠作揖行礼。
“弟妹见过大哥。”
这是家常礼仪,如果说论官职让戴笠跪下行礼都可以的。
戴笠也没有矫情,回礼道。
“听闻弟妹已经成为人母,可喜可贺。”
“多谢大哥。”霍欣辞简单笑两声便看向苏澈道:“夫君,我们该走了,否则明天就到不了京城了。”
“唔。”
苏澈点点头,
进京这件事情还是越快越好,也省的夜长梦多。
对戴笠拱拱手道。
“大哥,我们先就此别过,等我从京城回来,我们再说雷州的事情。”
“呼,反正哥哥的死活就看你了,走吧,一路顺风,我让衙役去京城报信。”
“好。”
衙役报信是规矩,因为苏澈是奉旨回京,每到一处都要有专人去汇报,让所有人知道苏澈带着乞丐部队回来是复命的,不是造反的。
趁着日头还早,队伍继续上路。
只不过苏澈已经将多数丐帮弟子和所有带回来的货物留在了金陵城。
他迟早要回来的,在京城可是不妥。
再说,这么多乞丐浩浩荡荡进京城也容易遭人非议,完全没必要。
......
翌日下午便达到了临安府。
南楚的首都有着他沉稳的大气磅礴,与金陵完全不同。
金陵更像是朵妩媚娇艳的花朵,而是临安就是个沉稳庄严的雕塑。
他没有金陵的活力与朝气,却拥有着金陵不具备的严谨。
这里是南楚的政治中心,更是南楚的心脏。
苏澈来到官家的驿站落脚,已经没有了货物负担的众女开始了逛街的快乐活动。
苏澈本想让她们都留在金陵,自己快马来京,可是兴元府的枯燥生活早就呆腻歪了,他们没来过京城,所以非要跟着来逛逛。
也罢,苏澈将人手安顿好,便带着老庄和张宝来到黄思危的府邸。
刚刚回来,不亲自来见他老人家说不过去。
好不夸张的说,苏澈的官途还是黄思危一手领进门的,若不是他求来贾无道的恩典,可能现在苏澈还是个小小商贾,根本没有今天的荣耀。
人不能忘本,知恩不图报的小人是不会受人喜欢的。
既然选择了要当官,那就得融入这个鱼龙混杂的行当之中,不能搞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