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神秘的缥缈大陆上,北国、江国与南国数百年来维持着三足鼎立的局面,周边数十个小国皆以此三国为尊,对其俯首称臣。
北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多良驹。江国临江而建,易守难攻。水产丰盛,被称为“鱼米之乡”。南国虽小,却是最神秘的“巫蛊之乡”,整个大陆超过半数以上的珍稀药材皆出自南国。
数百年来,各国相安无事,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
然而天意弄人,北历帝二十一年,北国西部的晋州城遭遇了百年来最大的旱灾,数月来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几乎都已旱死了。百姓们整日忍饥挨饿。最要命的是他们即将面临水源枯竭的困境。
当地官员在刚刚发现旱情的时候并未重视,因而致使灾情未能及时得到控制。当他们的奏折到达京都时,灾情已十万火急。
北历帝遂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最终为解燃眉之急,群臣奏请北历帝尽早派遣大臣前往灾区赈灾,并派使臣向江国借粮并商议开渠引水的事宜。
“听闻江国庆帝膝下只有两子一女,其惜女如命。” 左相许清络顿了顿继续道“臣提议不如从成年的皇子中挑选一位担任使臣前往江国和亲,并商议借粮、引水开渠事宜”。
自古以来只有公主远嫁和亲,皇子和亲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群臣心里甚感诧异,却不敢吱声。
众大臣决定按照老规矩还是先观望观望,等两位丞相统一完意见再说。
毕竟整个江国谁人不知左相许清络与圣上虽名为君臣,实则亲如父子,除了右相之外,谁敢质疑他的提议?
“臣附议”,虽然身为右相的付子默经常与许清络政见不合,但他深谙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道理,在家国大事面前他们拥有相同的立场。
“臣等附议”群臣附和道。
北历帝低头,皱了皱眉,古来发出和亲请求的一方皆是弱势者,派皇子去江国和亲,不就等同于朕的泱泱北国向江国示弱吗?
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奇耻大辱!
北历帝转念一想:晋州的情况迟则生变,怕是不容朕再花更多时间去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法。这竟是目前能解决我北国燃眉之急的最好方法!
与数千百姓的性命相比,朕乃至整个北国皇室的颜面何其轻!
他轻叹一口气。
他缓缓抬头看向群臣开口询问“众爱卿以为,哪位皇子前去和亲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