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玩笑过后,便坐在沙盘前聊起了邢国的布局。
邢公此时的身体已经不大好,邢国公子如狼似虎,各个都对国君的位子盯得紧。
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邢晁,却没被他们考虑在内。
但谁也没有想到,和狄戎的一场战事,他们没了国君,几个公子也葬身于狄戎的铁骑之下。
之后,邢晁便捡了个便宜,坐上了邢国君主的位置。
“邢晁看着温厚,却有着邢国人的血脉,我记得上一世,他挥兵南下时可从没犹豫过。”
当然这种果决中,大概率有俞白景游说的程度,但也能看出来,这位年轻的邢公也是有一番野心。
孟扶光道:“在除去王室之前,我们或许会成为很好的盟友,但在此之后,他应该会成为我们强劲的对手。”
俞白景对这话很是赞同。
邢国处在气候严寒、条件艰苦的地方,常年还受戎狄戎的骚扰,这样地方锻炼出来的兵马,战斗力非常的惊人。
以后若是做了敌人,必然是劲敌。
所以在这之前,他们就要做好和邢国开战的万全准备。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百里竫满身大汗的跟着弈临进来。
孟扶光抬头,看他好像有些酣畅淋漓的模样,笑说道:“看起来,百里将/军一场也没输。”
百里竫也很客气,笑哈哈的说:“是孟国的弟兄们让着我,给我面子。”
弈临看了眼俞白景,这才抱拳道:“将/军,我带百里将/军下去整理洗漱一番。”
孟扶光点了头:“去罢。”
两人走后,俞白景说:“他们都让着百里竫?”
孟扶光笑着摇头:“实力悬殊,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在军中哪有让来让去的道理?”
俞白景却说道:“但我方才瞧着,跃跃欲试的人不少呢,便是车轮战,也该累得百里竫没了力气才是。”
“你小瞧你这位百里将/军了。”孟扶光起身,双手负于身后道,“弈临或许和他有一战之力,真正要棋逢对手,我军营里暂且无人能敌。”
想了想,孟扶光又说:“倒是有个人可以,但他不在。”
俞白景跟着起身,问道:“谁?”
“翁青。”
俞白景没听过这个人名字。
上辈子到这辈子,翁青大概都没什么出色的地方,所以没有被大家记住。
也可能是孟扶光太过出色,她的光芒压过了孟国所有人,使得其他人黯淡无光。
孟扶光却解释道:“我孟国的铸剑名匠彭翁,是翁青的外祖父。翁青自幼受其影响,酷爱兵器和兵法,对这方面也有很多钻研。后来进入孟国军营,开始大放光彩。”
只是翁青这人脑子比较活泛,他不像其他将士认死理,好比这次弈临盗窃兵符一事,他明明可以状告给君父。可他不仅没有,还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跟着孟扶光来攻打了白狄。
但他却又在明面上,保持着国君和女公子的中立态度。
这种人,听着好像有点圆滑,实则非常聪明。
许多君主都不喜欢功高盖主的将领,一旦大业已成,必然要杀掉这功臣的。
而翁青每次都很好的规避了这种情况。
最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很卓越,孟扶光很看好他。
“他如今正在戍边,过几日正好会回来一趟,到时候叫你们认识认识。”
俞白景点了头,对翁青倒是生出了些好奇。
铸剑名匠彭翁神出鬼没,世间许多人想求一把好的兵刃,却寻他不得。如今竟然在孟扶光手下,冒出来他的外孙。
怪不得孟扶光十三岁就能获得一把彭翁铸造的擎天戟了,原是他们之间有这层关系。
说话间,百里竫已经换好衣裳回来了。
弈临与他同行,神色温和,言谈之中对百里竫很是欣赏。
将领之间这般惺惺相惜,倒也常见,只是俞白景觉得可惜。
若弈临何时能对他也这样完全放下戒心就好了。
众人在营中待到天色黯淡,又吃了顿营中的饭菜,这才回到行宫。
俞白景短时间内不回俞国,孟扶光也不急着带他四处闲转,只叫他好好休息。
在行宫待了几日,来闵国四处逛过了,连如今身为来闵郡守的原国君见过了,俞白景终于有些无聊起来。
得知白狄还对这边不死心,甚至偶尔有骑兵前来骚扰,俞白景便想着去边城瞧瞧。
大营距离边城也不远,快马加鞭也就半日的路程,孟扶光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至于危险不危险的,她和俞白景都是常在马背上的人,还担心这种事?
白狄若敢来,就叫他有来无回。
几人说走就走,大营交给了弈临,孟扶光和俞白景、百里竫二人往边城去。
翁青如今就守在边城,原本他要回来一趟,如今孟扶光过去,几人便直接在边城会面。
俞白景离开没多久,他在国内给孟扶光写的信以及一整车的礼物,就送到了行宫处。
弈临叫人卸下来,看着那些精美的绢布,不由得轻蹙了下眉。
这个俞侯……净做些讨小女孩儿欢心的事。
弈临思前想后,最终还是给孟伯阳去了封信。
不管俞白景是因公因私前来,让公子知道也是好事。最重要的,还能考察下俞白景到底是打得什么主意?
……
已经前往边城的俞白景,并不知道这些事。
他们策马北上,途中经过许多农田,看到里面有安心忙农事的百姓。而在一旁的田埂上,有几个孩子正在嬉闹。
这样的场景,俞白景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
自从回到俞国成为俞国公子后,他每日见到的,不是俞国公子的勾心斗角,便是外边各国之间的战火连天。
百姓们能在和平安稳的环境下,慢悠悠的生活,好似成了最奢侈的事。
而如今,这一幕在孟扶光的治理下出现了。
俞白景速度慢下来,孟扶光察觉到后,也停下马问道:“怎么了?”
俞白景示意田中的百姓,问孟扶光:“这是来闵的百姓?”
孟扶光点了头:“将白狄赶走后,我免了三年赋税,他们便主动回了故土。寇星洲是治理政务的好手,他找的大司农对农事也特别精通,永夷县丰收的事你应该也听说了,如今那位大司农被我调来,掌管来闵郡的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