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京邑朝会
庄大刀2025-08-24 17:102,094

  百里竫在旁边惊得张大了嘴。

  他虽然隐约也猜到了邵侯的意思,毕竟又是送男的又是送女的,可他只觉得这就是一场玩笑,却没想到邵侯当真了。

  百里竫当即看向了俞白景,好在自家君上并没有发怒,只是意味不明的看着邵侯。

  邵侯被看得不自在,小声解释:“我猜俞君并不好女色,总归我儿子也有几个姿色出众的。倒也不求能够做俞君的君夫人,便是做个寻常姬妾也是可以的。”

  俞白景眸中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让邵侯尴尬的抬不起头。

  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如今的邵国不比从前,祝国虽然与他们是兄弟国,可邵、祝早已分家,如今的祝国根本不把邵国当做兄弟。

  如此这次邵国被侵,邵侯无法便只能求助俞国。

  好在俞国来了,俞君还给足了邵侯面子,邵侯便想着如果能够一直抱上俞国大腿,邵国才算是能够短暂的获得安稳。

  那么如何抱上俞白景的大腿,就成了值得探讨的话题。

  邵侯膝下儿女众多,虽然他不好看,可孩子随了母亲也有几个长得出众的。

  邵侯思来想去,干脆将这些儿女都带到了俞白景的面前,但凡俞白景能看上一个,那他也不亏。

  可俞白景什么都不说,只是这样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着实让邵侯有些心慌。

  “俞君,您看呢……”邵侯扛不住压力,最后还是小心翼翼的开了口。

  俞白景收回视线,看了眼那些相貌清俊的公子,漫不经心的问道:“邵君觉得,我与诸公子相比,谁更好看些?”

  这个问题让邵侯愣住,随即羞惭的垂下了眸子。

  “俞君之色……自然无人能比。”

  这话倒也不是邵侯奉承俞白景,俞国的基因容易出美人,这是天下诸侯国都认同的一件事。

  不管是美男子俞国先君,还是那位红颜祸水的公子潆溪,都是闻名天下的美人。

  所以俞国出妖孽天下皆知。

  邵侯选来的这几个儿子女儿,不过是对比其他公子,姿色略微出众些。若要与俞国公子相比,那肯定是没得比了。

  与俞白景相较,更是没得比。

  邵侯说完后,明白了俞白景的意思。

  连他的容貌都比不过,为何又要带这些姿色平平的人回去?

  邵侯心中难免有些失望,可是想到俞白景的容貌,恐怕这天地下没有几个人能超过后,心中又舒坦了一些。

  倘若只是凭容色,那能嫁到俞国去的人少之又少。

  邵侯很快安慰好了自己,知道俞白景对自己的儿女没兴趣后,便很快将人都遣退。

  亭中终于只剩下他们几人,邵侯热情的与俞白景说话,等到用过膳,又连忙叫人去备礼物赠与俞白景。

  俞白景来者不拒。

  大军从俞国开拔到邵国,动辄就要废一两个月的粮草,这都是钱,所以邵国给出什么报答都不为过。

  邵侯也很识趣,在会盟的那些协议上,自己主动加了几条,全都是有利于俞国的。

  俞白景很满意他的识相,只说之后若邵国有难,俞国依旧会举兵前来相帮。

  邵侯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雎园中的这场宴席宾客尽欢。

  俞国大军很快接到了要离开邵国的消息,百里竫整理大军,俞白景则去和邵侯告别。

  邵侯对俞白景非常感激,想到邵国的命途多舛,他看着俞白景离去的背影便不由得老泪纵横。

  希望这次,邵国能一直这么安稳下去。

  俞白景带着大军回国,沿途去周围的淮夷小邦绕了一圈。

  百里竫也知道自家君上,和这些淮夷小邦似乎有些关系,对方一直将自家君上奉为首领,有很多君上不方便去做的事,便是拜托这些淮夷小邦的人去做的。

  好比那次,趁乱骚扰宣闻大军,带着孟扶光逃跑。

  百里竫想到此处,目光落在了俞白景的背影上。

  他家国君并不喜欢男子,也不是非要找一个比他容貌更好看的人,只是他已心有所属,而那人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孟国。

  ……

  七月末,酷暑稍停,诸侯前往京邑朝会。

  孟侯一开始打算去的,但因为孟扶光没理会他,所以他担心安全就有些犹豫。

  到后来天子陈璜接连发了好几封君令,要孟侯必须到达,孟侯的犹豫反而被打消了。

  这种被人盯上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

  孟侯又不笨也不傻,陈璜如此着急的令他前去,必然是有着别的打算。

  先前自己的女儿孟扶光半路私逃,大概已经得罪了陈璜。这次他孤身前往京邑,怕是会有危险。

  孟侯这般想着,干脆也装死不去了,反而在孟伯阳和乌鸿雪的劝说下,开始在国内推行郡县制。

  说起孟侯的转变,也和孟扶光顺利拿下来闵国,将这么一个小国更改为郡有关。

  孟伯阳上谏时,很平静的说:“天下诸侯国众多,天子势弱诸侯强盛,乱世迟早会到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军便是必要的事。可如今国内大夫称贷,乡野无人,士人谋政而不亲国……我孟国如此情况,如何要在之后的乱世中立一足之地?”

  孟伯阳说这话,孟侯可能不会全信,也不会全听进去。

  但是乌鸿雪也在一旁补充附和之后,孟侯便信了大半。

  最重要的是,乌鸿雪还从国中经济出发,深入浅出的给孟侯分析了大夫称贷的坏处。

  国中大部分的财物都被这些贵族卷走,国君什么都没有,百姓什么都没有,那这个国家又要如何强盛起来呢?

  乌鸿雪作为一个政客,最聪明的地方,便是会从孟侯的出发点去说事。孟侯事事都会联想到自己,从自己利益出发,再去支持新政就容易多了。

  郡县制得到孟侯的支持后,国内便开始有条不紊的推行新政。

  这次的新政由乌鸿雪主持,公子伯阳又选拔了不少人,给他作为辅臣。

  孟国的贵族根基,其实比起别国来说,并不算根深蒂固。所以孟侯下了决心后,这新政推行的倒是也算顺利。

  孟侯一边在国内关注着新政,一边关注着诸侯前去京邑朝会的事。

  他担心所有国君都去了,就孟国无人前往,最后招来陈天子的怒火。

  可谁料,前往京邑朝会的诸侯,统共也不到十个人。

继续阅读:第164章 天子昏聩,黎国起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