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晚歌看着眼前的一切景象,仿若昨天,她不由想起了她妈林玉茹。
当年在冯乡,她小时候,她妈也是这样生活的。
每天一大早起来,围绕着家里的鸡、猪、鸭转。
一切忙完,就去街上她爸家开的家居作坊里帮着做工。
兜兜转转,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她小时候那样,她不由神情恍惚了一下。
老奶奶还以为她饿了,立刻拉着她进屋。
这是一进有四间房子的院落。
一间厨房,一间堂屋,两个卧室。
灶房前拖了一个偏偏出来,里面放着杂物,堆码着一些柴火。
老人把到处还是收拾的井井有条。
不是特别整洁,但是,看起来也不脏乱差!
灶房里是一口柴灶。
里面没有一样现代化的炊具。
什么电饭煲、燃气灶、微波炉,在这里根本看不见。
两个粉红色的塑料壳的开水瓶,让那个灶房有了点亮色。
窗子都还是木棱的,上面蒙了一层胶布,让屋子里有了亮光。
特别简陋古朴的厨房,柴灶前还挂了一把熏的黝黑的满是锅烟的茶壶。
这简直都成古董的东西了,让冯晚歌居然再次看见了。
小时候,在冯乡,好多人人家的灶前就吊着这样一把壶,里面盛满水。
煮饭炒菜时飘出来的柴火可以把壶里的水烧热,用来洗手洗脚用。
特别的适用,只是早被淘汰了。没想到,在老奶奶这里还能看见。
冯晚歌心里顿时像被什么浸润了一样,特别的舒服。
老人端了个矮板凳让冯晚歌坐了下来。
她立刻洗锅刷碗。然后,去鸡圈围栏里捡了鸡蛋过来。
笑着对冯晚歌道:“闺女,这是刚出窝的鸡蛋,还热乎着,有营养。我给你做碗糖水醪糟蛋吃。”
这是老奶奶他们这一代人盛情招待客人的方式。
冯晚歌没有拒绝,而是问老奶奶需要她做什么。
老人就道:“没什么可做的。这大热天的,你先歇着。”
然后,她从缸里给冯晚歌舀了碗水,道:“喝吧,这水特别清凉解渴,是从山里接来的水。”
我现在年纪大了,挑水吃力,院子里的那口水井枯水季节是压不出水来的。
村委会就让人给我用竹筒接了这水过来。
老人特别的满意,说这些时,脸上满是笑容。
直夸现在社会好,让他们这些孤寡老人有吃有穿的。
冯晚歌听着老人的絮叨,觉得特别的踏实。她端上老人递来的水,轻轻的喝了一口。
果然甘甜可口,比城里超市里买的“依云”矿泉水好喝多了。
那矿泉水可是死贵死贵的!
她顿时觉得老人居住的这里其实是个“瑰宝”。
周围环境特别优美,连水都这么甘甜。
到处都还一片原生态,没有被开发过,空气自然清新馥郁。
她突然灵机一动,要是在这里弄个休闲度假山庄,或许生意会特别好。
毕竟,这样原始生态的乡村已经很难找了。
思忖一下,她不由问:“奶奶,你们村里的人有多少?”
老人就道:“应该还是有几百人吧。但是,大家都去城里和江浙一带打工了。”
“村子里都是一些和我差不多年纪大的老人了。”
“凡是身体好的,还有一把力气的,年轻的,都去外边讨生活了。”
“说在这里累死累活一年的收入,还抵不上在外做一个月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