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科技,作为钟金刚和王宇引进来的第一个项目,收到了全开发区的重点关注。吴长伟亲自挂帅,接见了南方启迪公司的老总王焕光。
会上,两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不论是关于项目的定位、发展、要求,都进一步交换了意见。
但是相子升和何振光不约而同的对启迪科技保有一定的存疑。
这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是人工智能这样的公司,目前在上京市、京城市都没有发展出来什么头绪,为什么会选择在临江市落地?
临江市有的优势只有一个物流畅通,被誉为华夏国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但是这样的定位,适合一个人工智能公司落户吗?
人工智能公司更应该落户在发展的核心城市,能够实现政策的快速到达,补贴的快速实施。
但是相子升给吴长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吴长伟并没有采纳。首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招商引资,背后带着市里面领导的意见,据钟金刚说,这也是区委给的一项任务要求。
而且吴长伟也进一步了解到,启迪科技在南方省份已经有了一个15个亿的项目,也没有选择在上京市,反而选择了一个南方的省会。说不定这家企业就是想要帮扶二三线城市崛起,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看着着魔的吴长伟,相子升心里满是担心。
他只能在党工委会议上提出来自己的看法,他建议鼎罗开发区要成立一个考察小分队,去启迪的总部看一下相关的设备,再看一下具体的公司,最好能去省会城市看看落地的项目进展。
同时这个项目一定要向区委报告,召开区招商联席会议,要请专业的公司做一份尽调报告。
吴长伟听后也是稍微收敛了一下对首个项目落地的喜悦。想着相子升说的确实有道理,也符合政策的要求,自己应该听取这样的意见。
于是询问钟金刚的意见。
钟金刚还是带些犹豫的,他的想法是,已经和他们谈妥,就差签合同了。这个时候提出来要去人家的总部看地方和设备,是不是有一点儿出尔反尔。
相子升更是难以认同。他的说法是,这毕竟是第一个项目,他们没有带任何的投资过来,说是只要设备款,但是之后想落地肯定要给我们要钱。
不能把钱投到一个不知情的无底洞里面去,这就是一个沉没成本陷阱,对于开发区来说,只能越陷越深。
想来想去,吴长伟觉得这话在理。尤其是区招商联席会,如果项目出了问题,自己还能把责任略微的推一推,这不是一件坏事情。
于是他果断拍板决定,亲自带队前往启迪科技。
相子升适时的提出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跟着去。但是吴长伟想都没想直接拒绝,党工委一共就两个副书记,要是相子升也去了,党工委会怎么开呢?
相子升给了吴长伟一个白眼,你出去潇洒,放我一个人看家,这话真亏你能不红着脸说出来。
退而求其次,何振光和张秀发作为学习和交流,一起参与考察团的活动。
这弄得相子升更无语了,自己的兵又跑干净了,刚刚感觉到自己有仗可打,这下子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出发前,相子升偷偷地把张秀发拉到一边,小声说:“你去了以后,机灵一点。老何肯定是关注的重点,你要趁机多去走走逛逛,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回来第一时间给我汇报,知道了吗?”
张秀发看看四周没有人关注,连连点头,压低声音说:“相书记,您放心。招商我虽然没有像样的成绩,但是谨慎我是绝对出了名的。”
听到这话,相子升真是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应该庆幸还是不庆幸。
小心谨慎是张秀发的优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来他对招商引资的敏感度真的没有那么高,大胆的主动作为确实不到位。
……
一行人坐飞机来到了南方启迪科技的总部,何振光果然被吴长伟要求一直紧紧跟着自己,毕竟吴长伟也害怕被问到一些关于鼎罗开发区的具体情况。
自己来鼎罗开发区时间不长,一些具体的工业基础或者配套设施,时间和地址都记忆的不是那么全面。
这个时候何振光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在鼎罗镇带的时间最长,后来也一直下沉调研各种各样的企业,鼎罗镇的产业优势和产业劣势他摸得清清楚楚。
张秀发反而没有那么被关注,他找了个借口,说是要随便逛逛,启迪科技也就安排了一个专人,陪着他四处走走。
张秀发也不是闲逛,他先是去看了看启迪科技的生产线。虽然上面都坐着人,传送带也都一直开着,工人们熟练地用着仪器操作。但是他总感觉在哪里好像不对劲。
具体什么原因他也说不上来,只好偷偷地拿出来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回去和何振光两个人再进行研究。
到了最关键的阶段,要看启迪科技运往鼎罗开发区的设备阶段。负责人王焕光领这鼎罗开发区的各位领导来到了设备区,看到了两条生产线和一些关键的生产设备。
吴长伟看到这些,一直提着的心才稳稳地落了地。之前相子升不停给自己灌输项目说不定有问题,自己一直都特别担心,现在看到项目确实有些东西,还是愿意为了它投入的。
吴长伟把钟金刚叫到身边:“金刚,这个项目后期我们预计还要投入多少钱?”
钟金刚略作思考,压低声音回答:“他们目前只是把设备先运过去,我暂时商议租借了信发药业的一间厂房,租金在1000万左右,这个可能要我们出。后面他们设备到位以后,希望能拿一块地,然后建厂房,这个费用就高了,预计要1个亿。”
“但是相较于之前在省会城市,我们这已经算是白菜价了。”
听到钟金刚的分析,吴长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好嘛,原来的500万,现在翻了20余倍不止。但是看到项目投产后的产值,还有这种人工智能项目唬人的能力,他又感觉动力满满。
一旁的何振光,看着设备却皱起了眉头,对着王焕光说:“王总,我们能不能走近一点儿看看设备,这样隔着玻璃还距离太远。”
说到这个话题,王焕光为难的看了一眼钟金刚。钟金刚连忙出来圆场:“何委员,他们的设备都是专业生产车间内生产的,我们还是不好进去打扰他们的正常生产了。”
王焕光也是想到了理由:“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赶进度,有一批货要求一个月之内就要提供。各位领导如果要进去车间,我们不停产的话就可能有安全事故,所以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吴长伟听着也感觉很有道理,也就劝何振光远远看看就算了。何振光虽然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是心里的质疑却是越来越深,总感觉这些人在隐藏一些什么东西。
回到酒店,张秀发第一时间来到了何振光的房间,把今天拍的照片给何振光看。
何振光仔细端详了半天,然后抬起头看张秀发,小声问:“你真的没有发现问题吗?”
张秀发摇摇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压低声音,但是也不由自主轻声说:“不好意思,何委员,我却是没有发现。”
“你不感觉,作为一个智能化制造公司,这个生产线实在是太过干净了吗?这些机器人的生产,很多都要牵扯上机油、零件,但是你看这些工人,一个个没有戴手套不说,身上手上一点儿油渍都没有。”
张秀发倒吸一口凉气,确实是这样,自己也总感觉哪里不对,原来是这个!
何振光连连摇头:“我觉得他在给我们演戏。”
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今天何振光在厂房呆了一天还有张秀发派来的照片,综合得到的。
突然,何振光脑海里冒出来一个绝佳的念头,小声的和张秀发说:“他们不是说最近在赶工吗?那晚上肯定也要加班,我们偷偷地过去,看看具体的情况,来一个微服私访。”
张秀发一拍脑门,这是个好主意,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
夜里8点半左右,何振光和吴长伟请假,说自己第一次来南方都市,想要出去逛逛,也拒绝了吴长伟找人陪着一起去的好心。
在门口等到了张秀发以后,两个人先是去夜市逛了逛,等到确认没有人跟踪以后,打了一个车,直奔今天去过的厂区。
不去不知道,去了以后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整个厂区黑灯瞎火,根本没有了上午时候的热闹,就连门口看门的老大爷也不知所踪。
园区的大门紧闭,没有人在这里执勤。深夜里面只有虫鸣和风吹草动的声音陪同两个人。
连开车过来的司机都小心翼翼,生怕哪里蹦出来一个阿飘。
何振光和张秀发面面相觑,拍了几张照片以后匆匆离去。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这个启迪,水好深……
【作者题外话】:希望大家能多支持一下,写书真的不容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流量就是上不去。
可能内容太写实,很多事情都不是大家喜欢读的,如果有人真的能看到这里,希望能给我一个反馈。
很多东西我有时候自己写的都很累,但是也会一直咬牙写下去,这本书和编辑讨论过很久。
有时候想自己也就tj算了,但是又不甘心。
说的多了,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