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给相子升准备的产业建议书,给相子升的走访企业打开了大门。
整份建议书,没有提一个建议,只是把所有的企业做了一个罗列。所谓工业企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近几年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比的变化,用一个个数据图展示了出来。
这也让相子升找到了去走访企业的目标。
要想了解鼎罗镇,信访虽然是一个方面,但终究不是所有的重点。信访的成因,归根到底还是工业的发展演变。
以前的鼎罗镇,是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人慕名而来淘金,在这里留下了第一个脚步。有的人走了,有的人留下了。留下的人成为鼎罗镇的第一批外来人口,和本地人一起成为原住民。
这些人往往有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
他们汇聚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北方,以一个个工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工业车间、小型城市。
但是后来,因为临江市的不断扩张,由一个北坊区合并了南沽区和谷新区,打造成了以三区为中心,向外扩张的网状式分布城市。
谷新区在整个城市的最东边,这里是最晚开发的区域,也是最有潜力的土地。
鼎罗镇,就在整个谷新区的最北边,距离北坊区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距离不远,有充足的城市、人口资源。
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给了鼎罗镇足够的发展空间,也给了鼎罗镇工业基础发挥的余地。
但是城市的进展,终究是要和工业脱离的。尤其是鼎罗镇以化工业、钢铁业、医药产业为基础的几大支柱产业,都属于所谓的“传统行业”,部分还属于“重污染企业”,是一定要和城市进行剥离的。
所以一个工业重镇,也要适应时代的潮流,把城市功能和经济区功能分开,整个鼎罗镇的镇中心设在了南边更靠近谷新区和北坊区中心交界繁华区的区域。
工业区域也就演变成了时代的淘汰品,被搁置在整个鼎罗镇的最北边。
本来这一切如果再进行演变,很有可能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就会另外寻找容身之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嘛。这些年也确实有一些企业看到了临江市的发展重心不在工业上,跑到了隔壁的北江市或者进入其他省份。
税收、公共预算收入也起了一些波折,数据不再像以前一样容易做的好看。很多人也都说鼎罗镇要完了,要彻底垮台了,散播一些不好听的舆论。但是许多有志于工业振兴的人士,依然坚持在鼎新经济发展的前线。
相子升也加入了这个队伍,主动地参与了进来。
在收到了王一川的建议书以后,他把这些企业按照营业规模、产业方向进行了基本的划分,随后带着企业服务中心的曹宇、自己的副书记焦阳还有招商局的几个同事进行了企业的走访。
按照何振光给自己的劝告,他重点放在了各个企业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确实发现了许多企业都出现资金紧张,现金流短缺的问题。
如果有一家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就很有可能形成连锁反应。
在走访了镇里面的137家企业以后,他也大体了解了整个鼎罗镇的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现状。
吴凡已经申请调离鼎罗镇了,下一步可能会有新人过来担任镇党委书记。但是目前鼎罗镇还没有镇长,所以吴凡作为“一把手”,现在还能给相子升提提意见,想想方法。
“吴书记,我感觉下一步鼎罗镇还会迎来一波发展的高潮,但是我们镇里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相子升的脑海中满是忧愁,他担心错过发展机遇,错过鼎罗镇转型好时机。
“子升,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这样,趁着我现在还是党委书记,我调给你几个部门的一把手,让招商的、企服的、住建的人员陪你一起去做一下调研,你也趁机分析一下鼎罗镇的发展规划。”吴凡淡然的笑着,算是他为鼎罗镇做得最后一件好事情了。
“另外,这是谷新区的全区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还有我们鼎罗镇的城市规划。为什么鼎罗镇迄今为止还没有产业规划,因为鼎罗镇的产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吴凡掏出来几个A3纸编制的大本子递给相子升。
相子升惊喜的看着手上厚厚的本子,吃惊的看着吴凡:“难道这些年的发展,连一个规划也没有吗?”
吴凡点点头:“我这段时间想要推进调查产业的,负责人就是何振光,但是没想到镇里发生了这么大的问题,这个事情现在只能交给你了,希望你能扛起重担吧。”
相子升心里咯噔一下:“您确定不在鼎罗镇干了吗?我觉得您的油箱里面还充满了油,不应该熄火。”
吴凡摇摇头,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吴凡了,优渥的生活消磨了我的意志,这样的事情更让我没有脸面在鼎新继续待下去。下一步可能去政协,区里面意见已经订好了,正在和我商量。”
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相子升也不强求,压低声音问道:“那您了解下面来工作的是哪位领导吗?如果我提前做这些工作,是不是会引起他的反感啊?”
听到相子升的疑问,吴凡神秘一笑,拍拍相子升的手说道:“这个人会和你很熟悉,你放心大胆地去做,他一定会支持你。”
相子升虽然感觉很莫名其妙,但是吴凡值得自己的信任,如果自己提前做好这项规划分析,说不定能得到意想之外的效果。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走访企业,相子升脑海中的北边工业区域,已经隐隐的划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分是重污染的化工企业。他们有其自身的特性,虽然鼓励淘汰这些企业,但是他们是税收和收入贡献最高的企业,同时也是目前科研投入比较大的一部分企业。
如果单纯就想给他们淘汰掉,那结果可能相子升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税收会直接腰斩,科技研发,人才引进也会直接把数据掉到地点。
所以对于工业的发展,不能一杆子打死,而要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可以把重工业的厂子进行转移汇集,让污染讲到最低的地步,另外把相应的科技研发,鼓励企业设立子公司或者总部经济,在园区里面建立相关的科研科室和高科技厂子。
另外一部分是钢铁行业,这里面不单单包括炼钢,还有一部分钢结构产业、机械产业,炼钢和化工业比较相似,对空气污染比较大,但是钢结构污染比较小,同时也带有一定的高科技含量。
临江市拥有全国前三的机械工业企业临机公司,这里的很多钢结构和机械产业都和临机公司有密切的联系。
钢结构和机械产业的污染主要不是在生产,而是喷涂,如果喷涂不用在企业里面自己弄的话,就不会有任何的污染。
其次一部分是医药行业,医药行业虽然有一定的污染,但是有明确的行业行规,只要加强监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药品研发更新换代很快,而且怎么引进一些医疗器械,高科技的建设设备企业都是一个问题。
最后就是最近新兴的电子信息行业,这段时间国家对电子信息越来越重视,包括互联网企业,现在鼎罗镇虽然有一部分企业,但是规模不大,没有形成集群,还需要进一步的扶持。
所以相子升对于鼎罗镇的安排,形成了三个部分。
最靠北边建设化工与炼钢园区,主要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为其他的如钢结构、机械加工提供基础耗材。
中间建设医药和机械加工园区,医药的招商方向要向着医药器械方面进行发展,同时利用好临江市的医疗资源,做好资源统计,缺少什么样的企业,缺少什么样的器械,我们就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和器械。
机械主要是要借助临机的资源禀赋,做临机的上游产品,主打就是一个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服务好临机,临机不愿意做的,临机看不上的利润,我们都要弄,都来赚。
毕竟临机主体的厂子虽然在市级的开发区,有一定的权限,但是还有很多限制的,比如噪音啦、光电啦各个方面,鼎罗镇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能挣钱,那上游的这些企业都可以被吸引过来。
靠近市区的建设用地,主要是空出来发展电子信息行业,主打一个都市工业。发展“高新”企业,让科技含量给其余的传统企业赋能,发展互联网、信息各种行业。
当然现在这块还是空谈,地方也大多闲置,没有什么人能知道到底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相子升的产业规划随着一个个的数据填充和上下游产业分析,形成了供应链、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全覆盖。
将鼎罗镇的整体规划拿了一个雏形,相子升也没有想到,这个规划的雏形,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