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一拱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大人请讲!下官一定尽全力办到!”
陈阳对郑和的恩惠,已经超出了他心中的预期。
一开始,陈阳开口便从纪纲的谗言中救下了郑和。
再到大赦天下,不但救了郑和的好朋友解缙,还救了天下许多被冤枉的黎民百姓。
最后,杨士奇大人,更是看在陈阳的面子上,为解缙谋生路,让解缙的学识有一展所长的机会。
这对于义薄云天的郑和来说,帮解缙就等于帮自己。
这如何不让他对陈阳感激涕零呢?
陈阳淡然地问道:“郑和,永乐元年之时,圣上朱棣曾派你去日本国,你可还有印象?”
这是朱棣第一次派郑和出海小试牛刀,当时郑和带领十万大明水军逼近日本,直接将当时的室町幕府的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给吓尿了。
对此事件,郑和当然有印象,他朗声说道:“下官当然还记得!”
“当时,下官挥师大明朝十万水军,前去日本国…”
“接待下官的是足利义满和足利义持…”
“下官宣读陛下的圣旨,责令他们自行剿寇。”
“他们立刻便动身抓了二十多个倭寇,用‘蒸杀’的方式,杀死了倭寇,用以震慑。”
“下官这才和他们签署了《永乐条约》。”
朱棣为何派郑和如此?
那得从朱元璋洪武时期开始说,当时朱元璋派明朝使者去日本国,被日本杀了使者。
而鉴于元朝时期,攻打日本国,并未拿下,所以杀气如此重的朱元璋也只能忍气吞声。
到了朱棣统治的永乐初期,这才有了郑和挥师十万下东洋的事情。
这也算朱棣为老爹朱元璋找回了场子。
陈阳点点头说道:“不错!正是如此!”
“现在的日本国,在表面上也是臣服于大明朝的…”
“但那也只是他们的权宜之计。”
郑和不明白陈阳的意思,疑惑地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陈阳眼中精光迸发说道:“签订了《永乐条约》后,海边倭寇可有减少?”
郑和如实回禀道:“初时却有减少,但近几年来,倭寇反而增加了,对我大明朝的海域商船,劫掠得更加频繁了!”
陈阳问道:“你可知这一切是为什么?”
郑和茫然无措地摇摇头:“请护国神兽大人指教。”
陈阳冷冷地说到:“皆因这《永乐条约》而起!”
“这条约看似和日本国开通了贸易往来…”
“但在实际上来说,这条约也束缚了大明朝,并且给倭寇提供了有趁之机!”
陈阳这么说可不是空寻来风,他早已在前世仔细研究过大明朝的这段历史与政治关系,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
特别是到了永乐十七年,也就是四年后,成千上万的倭寇横行于海上,劫掠大明朝的海上商船,还侵犯大明朝海域边境的百姓!
听陈阳如此一说后,郑和犹如醍醐灌顶,他问道:“那依您的意思是?我们主动解除《永乐条约》吗?”
陈阳冷笑道:“当然不是!”
“这就是本尊要交代你说的重点事情了!”
“我们不但不能解除《永乐条约》,还要利用《永乐条约》,在日本国内,实行大明朝的文化宣扬。”
“达到兵不血刃,将日本国这个表面上的藩国,囊括入大明朝的国土之内!”
郑和一听双眼放光…
从古至今,占领其他国家,都是以暴力的手段去入侵。
当然,以暴力的方式去统治其他国家,固然简单直接,但往往也不是长久之计。
护国神兽大人所说的“文化宣扬”,却是第一次听说!
郑和站起身来,行了一个标准的弟子礼说道:“还请护国神兽大人赐教,具体如何实施…”
郑和如此谦虚好学,让陈阳对他的评价更加高了一些,他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很好!”
“郑和,你如此好学,当真是件好事!”
“夜还很漫长!你坐下,与本尊边吃边聊!”
听到护国神兽大人,愿意用一夜的时间来指点自己,郑和也不客气,坐到了陈阳的身边:“如此,请护国神兽大人,多多指教!”
……
第二天,郑和盯着黑眼圈,精神却十分亢奋。
这一夜,他从护国神兽大人那里,听到了惊为天人般的战略方法!
这是只有护国神兽大人,才能提出的神奇战略!
其效果比发动战争,要好上无数倍!
陈阳要求郑和必须按计划行事,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一时。
只要一个合适的契机,郑和便会听从陈阳的安排,再次下东洋。
是的,这次不去西洋,先去东洋!
而郑和的目标就是日本国!
安排好了郑和的任务,陈阳一夜未睡,精神一如往常:“嗯!是时候去看一下严学山研究碱的成果了!”
“郑和,用不用休息一下?”
郑和精神绰约,连连摇头说道:“启禀大人,下官不用休息!以正事为先!”
在海上的时候,郑和也经常三天两头的不睡觉!
他的意志力已经打磨得十分坚韧。
况且,跟随护国神兽大人这么久,他可不想错过任何一场好戏。
没办法!护国神兽大人创造的神奇事情,实在是太精彩了!
“好!”陈阳也不勉强郑和,等撑不住的时候,郑和自然会说话。
“那今天你与本尊,先去接圣宁公主,然后去工部看一下严学山的研究成果如何!”
郑和:“是!护国神兽大人!”
“需不需通知陛下?”
在郑和的心中来说,护国神兽大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足以载入史册,影响大明朝的发展。
如今,这一夜之间,又有神物“碱”问世,他也拿不准是否该去通知陛下。
陈阳皱眉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如此小事,就不必惊动陛下了。”
“圣上公务繁忙,若此等小事,都要惊动他,那他每天都不用干别的了!”
陈阳说的是事实,在他眼中看来,碱的问世,固然可以促进大明朝的民生发展。
但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