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年一月,夏国军队面带白巾,集结四象大军,有周元做总指挥,朝着南方四国开始进发!
与此同时,远在蜀地的湘王以及武王,此时也举兵响应,于河流顺下,共击宋国腹地。
三月,大夏宰相秦岳告老还乡,王庶即位为内阁首辅,大夏宰相。
武王与湘王军队,于蜀地出发,一路势如破竹,宋国覆灭指日可待。
越国、齐国、以及四皇子所立的卫国三国联合,再加上四象大军毕竟刚刚成立,唯一的成立已久的玄武铁骑还要防备北方的辽国。
故而正面战场之上一时间有些僵持不下。
众多大臣恐元帅周元年轻气盛,僵持之下容易出错,纷纷进言收兵。
然大夏皇帝萧羽力排众议,坚持不给诸国喘 息的机会,并下令蜀地,大夏,以及景国与其余诸国断绝商业来往。
八月,齐国爆发内乱,大将军田凯发动政变,手刃齐国皇帝之后,反投大夏。
周元当机立断,将所有兵力集结,包围四皇子所建伪政权。
四皇子孤立无援之下,自裁于万军从中,至此,大夏沿海地区的徐州,经过一年的时间,重新回到了大夏手中。
萧羽下令收兵修整,册封有功之士。
暗中则大力发展海运,建立海军。
十月,辽国来使,称愿将公主敖琪儿献于萧羽,两国永结姻缘,重归于好。
萧羽心知,这不过是因为,寒冬将至,辽国需要大夏的粮食过冬,不得已才将公主推出来的缓兵之计。
不过,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如今大夏携灭国之威,根本就不怕辽国能泛起什么浪花。
萧羽欣然答应,并让辽国用战马来换取夏国粮食。
并且提出让辽国所有马官,牧场归于大夏治理,否则,大夏拒绝送粮。
辽国国君无奈之下应允。
从此之后,辽国这个唯一能和大夏掰掰手腕的军事大国,从此成为了断了牙齿的老虎。
开元二年初,大夏水军于出其不意之下,沿海路奇袭越国京城,越国皇帝毫无防备的被朱雀将军冉星所生擒。
大夏又灭一国,举国欢庆!
这一刻,天下之间,大夏已无敌手,夏皇萧羽祭拜祖庙,以告慰先灵。
同年十二月,皇后楚婉儿诞下一子,萧羽赐名统,封为淮南王。
与此同时,礼部尚书孔茂病逝,萧羽追封其为衍圣候。
礼部尚书由孟轻书继位。
开元三年,萧羽成立飞鱼卫,严查贪污腐败,其中,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均被查换。
百官风声鹤唳,唯恐飞鱼卫上门,一时间,大夏贪污腐败之风近乎杜绝。
原齐国大将军,田凯继位兵部尚书,宋国宰相朱童继位吏部尚书。
得知此消息,其余诸国原来的官员纷纷觐见朝廷,以期官复原职,萧羽一一封赏为州郡。
一时间,诸国氏族大臣们纷纷没了再反叛之心。
同年七月,大夏进军沧坛城,皇帝萧羽御驾亲征,此时,萧羽刚刚年仅二十五岁。
辽国虽有诸多抵抗,但在此时的夏国面前终究是难逃一败。
景国得知此事后,立刻像夏国投降,大夏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景国收入囊中。
萧羽也完成了当初对楚婉儿的承诺,从未对景国出过一兵一卒。
至此,天下七国,终归于大夏一国。
萧羽也完成了数千年未有之壮举。
其后,萧羽改年号为安和,统一货币,统一教育,彻底将九州大地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众大臣协同奋进,至此,前所未有之盛世降临!
史称,安和盛世。
大夏皇帝萧羽年仅二十八岁。
这一日,萧羽携手众多妃嫔微服私访,一同春游,途径奉天酒楼,萧羽不由得眼中感慨。
楚婉儿此时有了孩子,愈发成熟知性。
见萧羽面露感慨之色,出言道:“此地乃是陛下龙兴之地,陛下何不进去看看?”
萧羽点了点头,笑道:“婉儿深知朕心,那便进去看看吧!”
刚一进门,便见奉天酒楼之中,正有一说书先生,只听他口若悬河,念道:
“彼时陛下还只是皇子,因为徐皇后之死,不敢暴露才华,以免惹祸上身!”
“哪成想,这反倒成了众多皇子陷害陛下的理由!”
底下客人纷纷气愤。
说书人呵呵一笑:“不过,些许困难,如何能难得到我们大夏陛下呢?”
“只见陛下登上朝堂,器宇轩昂,缓缓做出了千古名句!”
“正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诗一出,群臣皆是满脸震惊,先皇更是连连惊叹,而那些景国使者,纷纷不敢置信!”
“硬是说陛下所做之诗,乃是抄的!”
底下听客起哄道:“这些人真是不知好歹,岂不闻金鳞岂是池中 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又有人附和道:“陛下所做之诗,实在是贴切非常,不愧是大夏诗魁啊!”
众人皆是点头。
这时候,一个七八岁的贵气孩童站起来说道:“后来如何了?”
众人见这小孩生的唇红齿白,煞是可爱,纷纷出言调笑。
“你这顽童!此地乃是大人的地方,没有父母带着,来此作甚?还不回家去。”
“就是,咱们讲的可都是国家大事,你这小屁孩能听懂吗?”
此言一出,众人哈哈大笑。
那孩童不以为意,撇了撇嘴道:“不讲便不讲,何故出言调戏?”
众人又是哈哈大笑。
人群中的萧羽伸手拦住要去领回孩子的楚婉儿,笑道:“不必多加管教,便叫他多多体验一番市井气息,如此,将来才能做一个好皇帝!”
没错,这孩童正是萧羽和楚婉儿的儿子,萧统。
没想到萧羽带着众女微服私访,这小家伙也跟着偷偷溜出来了。
不过经此一事,众人的兴趣重新被吸引回了故事之中,纷纷望向说书人,期待其接着往下讲。
那说书人老神在在,嘿嘿笑道:“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