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卷之临君 48.
赵小猫2021-08-12 10:371,523

  九龙卷之临君 48。

  他到宁愿相信,李弈是受了李元启的蛊惑多一点。

  一定是这样的,所以李弈才想带着刘存,为了把他交给李元启。

  即便现在他们二人夺了金陵,李弈的最终目的也是如此。

  一定是的。

  只要离间掉李弈和刘存,李弈就只能回南诏。

  他一个混血私生,在南诏哪里是那么好呆的。

  到时,自己只要去信,表明自己不记前仇,他的小弈,就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来。

  不断用这种理由说服自己的赵潜,猛然抬头,对着外面高声喊道:

  “来人啊!拿纸笔来。”

  门外战战兢兢进来几个人,快速地把被赵潜推倒的长案扶了起来摆好。

  不一会,新的纸笔就送了过来,赵潜抽了一支笔,便俯在案上,奋笔狂书起来。

  不一会就写好了要写得东西,放下笔:

  “倒杯茶来”

  赵潜拿起整张纸,从头到尾又过了一遍,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接过內侍递过的茶,低头饮了一口,然后整个肩头突然轻松了很多,往御座一靠,对着人吩咐下去。

  “送去尚书省,叫他们给我连夜贴出去!”

  大凉百年,自昭帝临御天下,经数百年,盛世昌隆。

  然哀帝临朝,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有良言而不纳,有良臣而不用,乐娱喜谗,处事武断。轻百姓,重税赋。民不聊生,群情激愤。民怨四起,天下离心。更宠南人李弈,引南蛮贼子入境,烧杀掠夺,赤地千里,膏腴之壤,蹙国丧师。祖宗基业,只余半壁。

  新帝先王旧臣,不忍大凉惟难,故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勤王实属无奈,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金陵这边早已大事已定,明家遗部全都伏了法。

  明珠罪不至死,只能先看管起来,待他日在做定夺。

  而明崇俨几个儿子,本来守着明家的老巢不见有什么动静。可是听说是得了明崇俨身亡的消息,不等刘存带兵去抄缴,自己在窝里就先斗了起来。

  没过几天,就有人往金陵传回消息,说明崇俨的两个儿子为争王位,互斗死了,剩下最后一个,看见刘存颁布的定罪诏,还没等刘存打算把他怎么样,就把自己吓得屁滚尿流,自尽身亡。

  此时刘存已经集结诸侯五万兵马,马上就要开拔。

  却不是挥师凤阳,而是去了边关,要把失手的五个郡从南昭手里夺回来。

  刘存正是在马背上读到赵潜的讨罪檄文的。

  “什么狗屁文章,简直就是颠倒黑白。”

  读了前面半段,刘存坐在马上就骂了出来,等他读到后面半段,竟然露出一副惊叹的样子:

  “赵潜这人到真有才气,可惜,怎么就生了一副狼子野心。”

  说完伸手把榜文递给和他并架,走在一处的李弈。

  听刘存难得夸赞某人,李弈心中难免浮出几分酸意,勒慢了马步,伸手接过刘存递过来的黄纸,本想好好驳论一番的。

  结果读了一遍后,等最后一字入了眼中,李弈反倒笑了起来:

  “确实难得,这文笔可不是一般人能练就的,对仗精工自然,词采华艳赡富却俊逸清新,前后虽说不像是出自一人手笔,估计是怕被人瞧出来,他才特意这么写的。”

  刘存点了点头,十分赞同道:

  “抛开真相不论,赵潜这人绝对是栋梁之才,有着一日,一定还要见上一见。”

  李弈这下不开心了,嘴巴向下撇着:

  “皇上打算怎么见?也要三顾嘛?你可才去牢里见了我两回。”

  刘存听出他话里的酸味,用眼角的余光白了他一眼。

  他和赵潜能怎么见?

  除了短兵相见,还能怎么见。

  于是眼睛盯着前面的大路,不打算和他计较。

  可是李弈却不依不饶追问道:

  “也要对着他背见君令吗?”

  刘存咋舌,沉下声音回了一句:

  “我就是对着他背,你能如何?”

  李弈胸中一梗,忿忿不平地嘟囔起来:

  “君心难测!皇上这才几天,就把我这个大贤抛到脑后,真是从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得旧人哭。”

  一边说一边还摇起头来,不住地唉声叹气。

  “对我就是戏文里的见君令,不过看了人家半段文章,就定要见上一见,怎么不见夸夸我?”

继续阅读:九龙卷之临君 49.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九龙卷之珑阵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