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雷鸣神功时,收纳了那块兽王宝骨,化入血脉,而今自发转化成为了魂质之物,糅合进识海的魂岛上,使之边围,扩大了将近一圈。
当然,并非仅是兽王宝骨之力,从炼制火雷天柱开始,长时间的发动雷龙魂柱,消耗灵石,魔石,后来又和嚣魔王大战,使用的极品灵石,极品魔石无数,甚至还动用了次等宝石。
这些能量类的宝物,都是直接化入血脉体魄,大部分在发出攻击时,释放出去,小部分经过生命活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转化,作用进了识海,对魂岛的增进和开扩,助益颇大。
直接把极品灵石化入血脉中,最大限度的使用其力量,若没有修持特殊功法,合体后期修为者,都不敢轻易尝试,因为里面积存的能量,大过庞大,失控状态下,反噬起来,性命堪忧。
极品灵石尚且如此,何况纯度和量数是其一百倍的次等宝石,原本愈致云不愿以身犯险,轻易强行将之直接收入血脉中,后来和嚣魔王拼斗,形势不利,只好铤而走险,没想到完全没事。
次等宝石,化入血脉,庞大的力量,立刻喷礴而起,却是出人意料的柔和,充斥进全身各处,每个体窍穴位,都似一处力量源泉,生发不绝,并供应进识海,滋养魂柱,愈致云大为受益,因而越战越勇。
自从上次在王传秘境和百蛇王比拼魂识,识海受了重创,美蒲帮自己疗伤以后,总感觉元神魂魄与以前,有所不同,至于到底是那里,又说不出来。
当时灵台破裂,元神受损,从识海里喷出火焰岩浆,凝固实化,化生出魂岛,愈致云清醒之后,感到不可思议,左思右想之下,记得先前曾跟美蒲进行过神魂沟通,为此还差点没被抽开精元。
可以说,识海有此转变,说和美蒲没一点关系,绝对不可能。
整理好思想神识,愈致云走出火焰漩涡,取出从繁星海得来的隐王遗蜕,那个螺形宝壳,在那样的灵性环境中差护百千万年,充满活性,十级大妖王的本源宝骨,也不过这个程度。
宝骨刚从血脉中剥离,上面显化符文,可以从中参悟出这一族的血脉天赋,神通秘术。时间一长,失去活性,只能当宝物使用。
宝物自身蕴积力量,品阶越高,力量越大,像一些玄阶天阶的大威能宝物,境界不够,强性收入血脉,进行融炼的话,弄不好就会因为法威外放,爆体而亡。
天阶宝物,吞浊期修为者冒然收入血脉体魄中养护,都相当的危险。而且这类宝物在摧发使用的时候,境界不到的话,法威不能全部展现出来不说,还会强行抽取精血,得不偿失。
而兽王宝骨,所蕴积的力量,比起天阶极品宝物,只多不少,大乘期修为者,将之融炼入体,收进血脉,真正的如虎添翼。
半步大乘,准王境界强行为此的话,就很勉强,这样的宝物,收入血脉的时候,力量膨胀,祭起来对敌的时候,又大量抽取功力气血,让人又爱又恨。
兽王宝骨炼化入体,不具其形,一部分化为能量,中和同化,一部分化转为魂质,为魂岛的扩张,添石加力。整体来说,风险可控,目前为止,没见到什么危害。
试想一下,他的身心体魄里,已经收融了多少天阶极品宝物,至今安然无恙,一块兽王宝骨,没能激起多大动静,并非什么奇异之事。
有了前次的经历,愈致云就想把这颗宝骨也收到血脉之中,记得樊纯他们说过,这宝骨的主人,那位隐王的天赋神通,有一项可以隐蔽修为,欺瞒得住九级兽王的耳目,心动不已,跃跃欲试。
通过炼化此宝骨,获取这神通异能,可谓一条捷径,结合自身藏形匿迹的本事,说不定就能大隐于无形,让那些兽王找不到自己的行迹,可以安然躲在第九疆域,岂非甚好。
他发动百兽魂柱,不停的变换血脉,往宝螺里注入法力,引起共振后,上面光芒渐渐升发,变得十分之大,像座小山,脱离出手,悬浮在空际,缓缓转动,无数奇异的纹路,缓缓呈现,最终虚化成为光影,通体全由符文构成,鲜红血气,流淌其中,瑰华闪亮,异彩缤纷。
瞧这符文,八重之多,还有一层若隐若现,想她本尊乃九级妖王之身,血脉遗蜕,本就不俗,又经过二十多万年的生长,达到这等准玄天级别,并不奇怪。
如此繁纷浩荡的符文,无限演变,充满奥义,愈致云开启隐途,放出神识,将之层层裹住,领会参悟,不知不觉,过去三四年,双目紧闭,表情严肃。
这天,喜上眉梢,露出难得的笑容,他睁开眼睛,站立起身,抬手隔空抓住那团符文层层包裹着的血气,收入体内,所有符文,随之全部涌进身心体魄里,百兽魂柱光芒大盛,加入一股妖王血气,整个气势,顿时涨了好几分,将欲比肩其它几根魂柱。
血灵化真诀包容万族血脉,宝螺隐王的遗蜕,养护在繁星之海,虽然外在转化为宝物,留存在里面的血气,仍然活性十足,融炼入体,禀赋神通,很快显化出来,了然于心,练习四五次,已经能相当熟练的运用了。
与此同时,识海固化的岛屿面积,显著增大,魂殿加高许多,通体泛起灿然之光,宛若星辰熠辉,明显大为不同。
环游在魂殿上方的鱼群,数目翻了一倍,鳞鳍边缘焕发出金色光芒,气息大大提升,质实许多,不在全是虚光幻影。
得了此宝,修为精进许多,愈致云祭出一张符箓,洒上鲜血,打进去几道法诀,符光散开,符文闪动,凝生出一个身形,柔软高挑,烟鬟高起,烟发飘飘,乃是一个长相清丽,眉目如画的清丽的女子,她原本微闭双眸,缓缓睁开,湛蓝如水,闪放出宝石一般的光芒,“道友终于肯和妾身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