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
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中,站着一个不满五岁的孩童,拿着一沓写好的传单,在给过往行人发着。
“姐姐,我家医馆的珍珠晳颜粉可好了,用了包您越来越好看!”
“叔叔,我家的六味地黄最近可便宜了,您去瞧瞧吧!”
一浑圆吃的圆咕隆咚的小男孩,笑的极开心可爱,乐此不疲的将怀里传单递出去。
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疾驰的马蹄声,朝着身边传来。
“滚开!”
四皇叔光王墨元明骑着马,犹如失控的挥着马鞭,在人满为患的街上疾驰。
眼瞧着这浑圆如糯米团子的小男孩躲闪不及,疾驰的马蹄就要将其踏在蹄下。
“啊——”
马蹄即将落下之时,忽听马儿一阵嘶吼,便被一人直接踢倒在地。
反身之间,一把抱起那个糯米团子,迅速闪到一旁。
“小家伙,你可受伤了?你娘亲呢?怎么让你一人如此危险的待在街上?”
墨玉安怀抱着圆滚滚的糯米团子,立时便被他的眼睛吸引到了。
如雪院的那个女人,一模一样!
不过,在这孩子脸上,倒显得颇为可爱灵动,犹如锦上添花一样,可爱的紧。
“多谢叔叔,小佑在此谢过了!”
糯米团子定了定神,抱着传单,站稳后随即拱手朝着,和他一样帅气好看的叔叔作揖行礼。
墨玉安有些意外,这不大点的孩子,居然礼数周全,遇到危险一点不哭,倒是坚强的很。
“原来是九弟,我以为是谁如此不开眼,挡了本王的道!”
四皇叔光王墨元明从马上跌落,一身狼狈拿着马鞭,气冲冲地走近瞧着。
墨元明与墨玉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当今年仅八岁的小皇帝的亲叔叔,像来是面和心不和。
他的生母,是当今太皇太后已故多年的姐姐,当年她们姐妹俩同时入宫嫁给惠昭帝为妃,却只有姐姐生下龙嗣。
所以,此时太皇太后很看重他。
“当街纵马,不开眼的只怕是那贼喊捉贼的!”
墨玉安丝毫不怕他,刚才若是在慢一点,这孩子可就没命了!
此时,糯米团子朝着墨元明行礼,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十足的一个小先生模样,说道:
“叔叔,古语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此刻正是路人繁杂之时,叔叔当街纵马,实属不是君子所为!”
墨玉安听到这里,不禁的会心一笑,这小糯米团子胆子还真不小,变着法的说墨元明是小人行径,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可爱,太可爱了!
此话,立即便让墨元明恼羞成怒,拿着马鞭便要抽过去,口中骂道:“哪里的小杂种,敢骂本王,哼!”
鞭子落下,墨玉安下意识的抬手接住,紧握着鞭子,神情略带严肃,“孩童口无遮拦,四哥不会跟黄口小儿一般计较吧?”
墨元明瞧了瞧两旁驻足观看的人群,耐不住人云亦云的流言风语,直接将鞭子从墨玉安手中抽出。
“呃……”
墨玉安手掌立时划破了一道口子,一声吃痛。
“本王还有急事,九弟,先失陪了!”
墨元明含着怒气不甘心地转身骑马离去,依旧是我行我素,纵马疾驰。
糯米团子瞧着此人手受了伤,立时便揪了揪他的衣袖,指着一旁人满为患的医馆说道:
“叔叔,那医馆便是娘亲开的,我娘亲医术可好了,我让我娘亲给你包扎,也算谢过今日叔叔救我。”
墨玉安瞧着手上的伤,反正是要包扎的,在这儿也无妨。
随着这个糯米团子刚刚踏入医馆,便瞧着一个同样不满五岁的孩子,站在堂中忙前忙后的端茶递水。
这个孩子眉眼之间与糯米团子无二,只是要比糯米团子柔弱许多,应该是一对儿兄弟。
“苏小佑!你又干嘛去了!没看这都忙疯了吗?”
端着茶具的男孩瞧见,立时便放下茶具,气鼓鼓地走来指责。
这是糯米团子的哥哥,苏小宁。
糯米团子立时躲在墨玉安身后,有些胆怯地说道:“我……我发传单了去了,又不是没干活!”
苏小宁瞅了两眼墨玉安,瞪眼道:“你也是来瞧病的?到那坐着去,还有几个才能轮到你呢!”
糯米团子瞧了一眼两旁病患,拉着墨玉安的手,与哥哥苏小宁说道:“事急从权,那几个爷爷奶奶都是老病号了,等一等也无妨。
而这叔叔手受伤了,在流血,娘亲说了流血会死人的,所以等不得!”
说罢,便拉着墨玉安朝着里面离去。
一走近,墨玉安瞧着桌案前身着一袭红色月纱衣裙,妆容精致正在为人搭脉诊治的女子,顿时停住了脚。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