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马的陈天赐和长乐,默默看着赵潜来到面前。
“两位,咱们是自己人不用下马跪拜领旨,皇上口谕:陈天赐苏婉婉,你们夫妻二人还想要什么赏赐尽管明言,朕尽量满足你们。”
看来这次又做了正确的选择、救了该救的人。
陈天赐苦笑摇头:“麻烦赵大人代我们禀明皇上,我们不要任何赏赐。”
赵潜也笑了笑,随后他低了声音回答道:“陈兄,你这次不但救了懿贵妃娘娘其实也救了我,在下欠了你一个大大的人情日后必当补报。”
“赵大人,你刚才还说咱们是自己人,此刻又和我这般客气可就没意思了,呵呵。”
“哈哈,好!陈天赐陈大哥,你这个好朋友好兄弟我赵潜是交定了,只要你不嫌弃。”
陈天赐马上点头:“能有你这个好朋友好兄弟,我陈天赐也是求之不得,改天你有时间的话请来我府上,咱们俩索性插香为盟结为异姓兄弟你看如何?”
赵潜略作沉思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这样一言为定!”
赵潜走了之后,长乐眉开眼笑地开始夸赞陈天赐:“你确实厉害我真的服了你,居然连他这样的人你都能收为己用。”
“可我更想把你收为我真正的娘子,比翼双飞鹣鲽情深的那种夫妻。”
大羞之后的长乐抿嘴一笑:“那要看你是不是会一直对我很好才行。”
陈天赐点头:“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必不会令你失望。”
……
懿熙宫里,皇上百般安抚了各种委屈的懿贵妃之后,又郑重其事地叮嘱她:“这件事朕会安排人暗中查个水落石出,必给你一个交代,但查出真相之前你切记要不动声色,半个字都不要再提起这件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臣妾遵旨,不过那个陈天赐好有本事!他只是用眼睛看就能洞悉到酒菜中有毒。”
皇上居然好整以暇地和她开了个玩笑:“会不会这件事本就是他做的局呢?”
“绝无可能!当日救我之前之后他和臣妾一向没有来往,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他既没有理由也没有机会害我。”
这还用她说?旁观者清的皇上比她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皇上只是淡淡一笑:“他这是第二次救了你,朕若是因为这件事再次封赏他加官晋爵的话,只怕要遭到百官的非议诟病,所以这个功劳朕先给他记下,日后另行找个借口再说。”
这话没毛病。
哪有朝廷中的大臣,因为救了皇帝的女人而接连升官的?这事好办却不好听,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后各种胡思乱想些有的没的。
皇上可是比任何人都在乎自己的尊严脸面……
赵潜回来后先向皇上禀报了陈天赐的回话,然后就静候皇上的示下。
“那个太监下到天牢,你安排几个人日夜看守不许出任何意外,朕会委派大理寺和吏部主官亲自审他。”
“奴才遵旨。”
“你另行再安排几个高手,暗中在懿熙宫里四下守卫巡视,以防有人狗急跳墙另外再做出什么坏事来。”
“奴才稍后立刻就去安排此事。”
皇上其实心里也有数:这件事和之前那件事都是后宫里的某个嫔妃所为,与宫外的人应该没任何关系,不过是嫉妒心作祟后的不择手段而已。
他随后又想到了陈天赐的身上。
这个人确实是真有大本事,日后若能为自己所用的话必是一大臂助,反之则会是一大隐患,关键他是镇北王府的人,这就让皇上有些进退两难不好抉择。
再想到军机处主官、宰相孙鼎盛的话:苏长河真想拥兵造反的话谁能挡得住?
他就不由得无可奈何地长长叹了口气。
镇北王府的一个赘婿都有这么大的本事,若是苏长河真想怎么样的话,自己再怎么未雨绸缪做防备终究也是无用功。
这是一个他其实早就知道、但一直欺骗自己不去面对的残酷现实……
“皇上您在想什么?”
“哦,因为那个陈天赐是镇北王府的赘婿,所以朕就走神想到了镇北王苏长河。”
懿贵妃一时大意,说出了不该说的几句话:“臣妾以为那位苏老王爷,能抛弃在京城里荣华富贵安逸舒适的日子,这么多年为皇上辛辛苦苦地镇守边疆,必是个大大的忠臣。”
若是换了别的嫔妃说这番话,必会立刻遭到皇上的训斥责罚。
因为这是就后宫干政!
但眼前这个美人可是他最宠爱的女人,他舍不得。
而且他也知道:懿贵妃和苏长河之间绝没有任何关联勾结的事情,因为懿贵妃进宫的时候,苏长河早就去镇守北海好几年了。
于是他只是委婉地点了懿贵妃几句:“朕比你更清楚地了解朝廷里的文武百官,所以这种事你不必多言,你只管安安心心做朕的爱妃,享受朕赐给你的荣华富贵就好。”
幸好这位皇贵妃马上反应了过来:“臣妾多嘴失言,还望陛下宽恕温婉的无心之过。”
她的闺名叫温婉,倒是和长乐郡主苏婉婉也很相近。
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和镇北王府的一种缘分……
说话之际,另一个大内侍卫总管成见也来了。
叩门而入后向皇上禀报:“奴才奉旨,已将今日为懿娘娘经办酒宴的一干人等全部拿下。”
皇上的面色阴沉了下来。
“一个一个详加审问盘查,若有狡猾掩饰之人即施以大刑拷问。”
“奴才遵旨。”
一场令人闻之色变的后宫惨事,就此已经开始拉开序幕,不知接下来会有多少个无辜的太监宫女,会因为这场无妄之灾白白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幕后指使之人查不出来还好。
若是查出来,只怕她手下的所有太监宫女,全都会受牵连而死于非命!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这种事,都是毫不留情地纠偏偏正因一人而牵连所有,鲜少会有网开一面的先例,这同样也是为了皇权统治的稳固。
今天你能谋害另一个妃子,明天或许你就能谋害皇帝!
所以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人,斩草除根是绝对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