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风波过后,太子满腹怒火地回到了自己的宫殿。他面色阴沉,仿佛乌云笼罩,让人不敢靠近。侍从们见状,都识趣地退避三舍,生怕惹祸上身。
太子径直走进书房,重重地摔门,发出一声巨响。他走到书桌前,用力拍了拍桌面,怒气冲冲地说:“一群废物!”
“殿下,您回来了。”一位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见太子一脸怒容,不禁缩了缩脖子。
太子瞪了他一眼:“说,陈轩那小子到底是怎么搞的?”
太监低下头,轻声回禀:“殿下,据探子回报,陈轩找来了一些京城内有名的鉴定师,他们发现账册和书信存在诸多疑点。”
太子冷笑一声:“疑点?哼,那帮老家伙难道看不出这些证据是我精心准备的吗?”
“殿下,”太监继续说道:“陈轩还秘密接触了苏家的一些人。据说,有人从苏家内部提供了重要线索。”
太子眉头紧锁,思考片刻后,猛地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苏家……内部?难道是……”
他忽然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那个内应,他竟然背叛了我!”
太监见太子脸色更加难看,不敢再说话,只能站在一旁,静静等待。
太子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给我把那个内应找出来,我要让他后悔出生在这个世上。”
太监连忙点头:“是,殿下。”
太子坐回椅子,沉声道:“这次的事情不能就这样算了。陈轩,他竟然敢当众拆我的台,这笔账我会记下的。”
太监小心翼翼地提醒:“殿下,陈轩的背后可是有陛下的支持。咱们是不是要先稳住阵脚,再图后计?”
太子冷笑:“陛下?哼,陛下早晚也会明白,谁才是真正适合继承大统的人。至于陈轩,他这次虽然赢了,但我还有很多牌没出。”
太监不敢多言,只是恭敬地站在一旁。
太子继续说道:“我要找些可靠的人,继续监视苏家,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动静。同时,也要找机会对付陈轩。他不是喜欢查案吗?我就给他准备一些‘好戏’。”
太监轻声问道:“殿下,那苏家那边怎么办?”
太子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苏家嘛,他们这次侥幸逃脱,但他们的日子不会好过的。我会慢慢来,让他们一点一点失去皇上的信任。”
太监点头:“明白了,殿下。”
太子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渐渐黯淡的天色,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
几日后,太子在自己的宫殿里接待了一位神秘访客。此人衣着朴素,但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精明干练的气息。
“你就是那个内应?”太子的声音中带着冰冷。
那人微微躬身:“是的,殿下。我知道您现在一定很生气,但请您听我说。”
太子冷笑:“说吧,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那人缓缓说道:“因为,我可以给您带来更重要的东西。陈轩这次虽然挫败了您的计划,但他并不知道我真正的身份。我可以继续留在苏家内部,为殿下传递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太子眯起眼睛,似乎在权衡着什么:“你能保证不会再出卖我?”
那人坚定地点了点头:“我可以向殿下保证,这一次,我会全力以赴。”
太子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相信你一次。但是,如果你再让我失望,后果自负。”
那人恭敬地行礼:“感谢殿下信任。”
太子挥挥手,示意他离开。等到访客离去后,太子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棋局。
夜色渐浓,太子的宫殿内依旧灯火通明。太子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一封信,信中记录着最新的情报。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似乎已经预见到不久之后的胜利。
与此同时,在陈轩的王府内,众人正在欢庆胜利。陈轩端起酒杯,与亲信们碰杯庆祝。
“这次真是多亏了大家的帮助,不然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陈轩感慨道。
李云笑道:“陈大人,您才是关键。要是没有您的机智和勇气,我们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赵文附和道:“是啊,太子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陈轩微笑着摇摇头:“别高兴得太早,太子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防不测。”
李云点头:“陈大人说得对。不过,今晚我们还是好好庆祝一下吧。”
---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皇宫的金色琉璃瓦上
陈轩身着朝服,步入朝堂。
朝堂之上,众臣纷纷落座,气氛凝重。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容严峻。
太子和其他大臣也已经到场,但彼此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氛。
皇帝开口道:“诸位爱卿,近来边境传来急报,敌国兵马蠢蠢欲动,似有侵犯我朝之意。此事关乎社稷安危,朕特召集众位爱卿,共商对策。”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臣皆陷入了沉思。边境安全历来是朝廷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一旦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陈轩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并派遣使者前往敌国,探明其真实意图。”
太子冷哼一声:“陈轩,你以为派个使者就能解决问题?敌人可不会因为几句好话就退兵。”
陈轩从容答道:“太子殿下,言辞虽轻,但也是外交手段之一。更何况,我们还需做好最坏的打算。”
皇帝点了点头:“陈轩言之有理。太子,你有何看法?”
太子咬牙切齿地说:“陛下,臣认为应当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边境,以防万一。”
---
皇帝沉思片刻,目光在陈轩和太子之间来回移动,似乎在权衡两人提出的建议。
陈轩见状,再次站起身,向皇帝躬身施礼:“陛下,臣有一策,或许可以化解边境危机,避免不必要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