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家身上丝毫没有“大家”的冷淡清高、目空一切、爱答不理的脾性,反而如同家常亲友般亲昵,让房世宁觉得万分舒服。
她上世实在看够了那些所谓“天下第一”“高手”“能者”的嘴脸,明明看重钱财权势,还高声宣告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
曹大家这样的就挺好,若是她有心真的将水芸姐当做地产弟子从而倾囊相授那就更好了!
一路山,曹明琴不知道听了乔水芸和乔坊主提到这个“宁姐儿”多少次,心中纳罕:这个“宁姐儿”三头六臂不成?
如今一见才知道,乔水芸和乔坊主的言谈没有丝毫夸大。以她这三十多年阅人无数的眼光来看,少有人能比得上眼前的这个小丫头。
除了三五年后可预见其绝色外,此女子目光澄澈、机灵可爱、大方从容,丝毫不见乡野女子的粗鄙无知。又从芸姐儿那里得知,此女子巧思无数,能想出羊乳饼、小辣菜等吃食,还能识的香椿等无人知的食材,可见其大才!说句大话,她之前见过的宝瑜郡主恐怕也多有不及。
曹大家醉心刺绣,至今独身,早有心思收个徒弟,好把一身本事传授给她。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同门师姐就给她提了乔水芸的名字和她的天赋,考校过乔水芸的绣法和技艺,颇为满意,这才平白没有亲眼见过就收下了乔水芸这个徒弟。
经过这一路相处,曹大家对乔水芸的秉性、举止、学识等有了进一步的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已经从心底认可了乔水芸。如今见到房世宁本人,才明白乔水芸为何与其他乡间女子不同,有房世宁这样的珠玉在旁,身为好姐妹的乔水芸如何能不学到一点皮毛,但只是这一点皮毛,也够乔水芸用了。
安氏是乡间老妇,去的最大的地方就是山阳县,乔坊主是绣娘出身,做过奴婢,两人因为房世宁和乔水芸而结缘,一向有话可谈。曹大家比她们俩年纪小,又是见过王爷公主的人,威严在前,安氏一开始不大好意思开口说话,后来见曹明琴亲昵称她为“安姐姐”,又谈起不少途中趣事,渐渐就放开了心,加上她对农家生活十分熟悉,和曹明琴也能说上几句。
房世宁找了机会和乔水芸说悄悄话,问她一路上可习惯、曹大家待她如何等等。
乔水芸细细回答了房世宁的问题,也说到此行的收获:“不出门不知道,原来山阳县以外的地方那么大!”生平第一次出远门,到了延兴府以外千里远的地方!
等到吃饭的时候,小番茄做成的菜放在曹明琴面前,她是贵客,客人为先。
曹明琴吃过一筷子后,口中止不住的分泌酸酸甜甜的口水,惊奇道:“这是何物做成的?味道竟然如此特殊美妙?”
乔水芸是徒弟,她解释道:“这是宁姐儿种出来的小番茄!”又把房世宁去年在码头将别人口中的“毒物”买回来种成吃食的事情讲了一遍。
曹大家愈加的惊奇。“我去过不少人家,也见过盆栽小番茄,也一直以为是有毒的,没想到宁姐儿你竟然将众人皆知的毒物变成食材!大才!大才!”曹明琴忍不住赞叹。
曹大家除了对刺绣痴迷,还有一项不为人知的嗜好,那就是喜欢吃!若是她去的那主家能提供美味至极的饭菜,她就是不要工钱也会给人家做活的。
当时和乔水芸初一见面,双方都不知该如何相处,乔水芸主动给她做了一桌饭食。原本路途跋涉毫无胃口,可是尝过了乔水芸的手艺后,她就胃口大开,也因此对乔水芸多了一分另眼相看。.咳咳,此爱好不足为外人道也。
房世宁不好意思,“我也认闲来无事就爱琢磨吃的,将那小番茄做成饭菜也是无意中听哪个人提了一嘴。”
曹明琴见多几多人,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道道儿,但那又何妨,她就自管吃就是了。
这一顿饭下来,大家详谈甚欢,丝毫不见陌生人的疏离。
饭后,曹明琴说起要在山阳县置办家产的事。她原本没有这个打算,可是有嫡亲的徒弟和多年的好姐妹乔坊主在这里,更何况还有聪明透顶、做的一手好饭菜的房世宁在,反正无论如何,至少这三年里,她不想离开这山阳县了。
乔水芸和乔坊主大喜,她们本来就想和曹明琴多相处些日子,之前曹明琴还说她志在四方,如今听她要在山阳县久留,可不就高兴的很。
房世宁当然乐意曹明琴能在山阳县久住,水芸姐绣艺未成,双面绣又是极其高难度的绣法,每个三年五年,根本就不得要法。如此以来,水芸姐定能学成双面绣!
房世宁笑道:“我和城中的刘中人相熟,他为人正派,做事公道,曹大家不妨联系他。”
曹明琴相信她的眼光,“好,我明日就让人把他请来。”又转向乔坊主道:“乔姐姐别多心,我不是嫌弃这里不好,只是我要在此处久住,身边还有下人,咱这里住个三五日倒还行,但日子久了就不方便了,所以我才要另置产业。”
曹大家此次到山阳县,光是随身的箱笼就有两大马车,更别说还有伺候她的两个丫头和一个赶车的了。
乔坊主大方道:“这有什么!我也正想着要另外买房子呢!”看向罗蜜娘道:“蜜娘秋后成亲,我这个做姑姑的,怎么也得给她备号嫁妆的!”
罗蜜娘羞红了脸,“姑姑不用这么客气,我如今什么也不缺,姑姑不用再另外花费。”
这一年多来,她在县城售卖了不少切丝器,房世宁格的分成高,她攒了不少银子了。后来认识了张栓,他也时不时的送些东西,加上还有经营着外面的杂货铺有些进项,所以就算罗蜜娘自己置办嫁妆,那也比城里好多一般人家嫁女儿要丰厚多了。
乔坊主拍拍罗蜜娘的手,笑道:“这些你就别管了!我和你安姑姑及曹姑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保证让你嫁的风风光光!”
第二日,刘中人一大早就来了,乐呵呵的进去,乐呵呵的出来。
不过是半上午,他就在这里卖出三个宅子,两块田地,可是得了不少中介费!
曹大家不愧是大家,颇有家底,在房世宁家不远处选了个二进的院子,静谧得很,正适合曹大家专心刺绣。
乔坊主手中银钱有限,也就是跟着永宁绣坊有了点分红,以及自己的绣活卖的钱,就在现在住所隔着两条街的位置,买了一个三间的房子。虽然不大,但胜在周围都是读书人家,将来指不定罗蜜娘的孩子也能考个功名呢!
还有一处房子,是房世宁替张铁匠买的,他也是要买给孙子张栓成亲用的。如今铁匠铺忙得厉害,他脱不开身,张栓对买卖房屋又不熟,所以张铁匠就拜托了房世宁。房世宁给买了一出两进的,立着乔坊主买的那个不远,是之前书院里一名教谕的,因着考中了进士搬了家,这才在刘中人那里登记卖房没几天,就被房世宁捡漏了。
曹大家还买了一块田地,她这人喜欢吃,更放心自家地里出产的东西。另外一块地是房世宁买的,她买给乔水芸的。之前就想给乔水芸买个小庄子,可惜没成功,今日听刘中人说了几块地都不错,就在曹大家田地的不远处买了另外一块。她都想好了,到时候要永安庄的人过去帮着种收,也不费什么事。
乔水芸出去一趟,更加知道女子养家不易,说什么也不要房世宁出钱,最后还是曹大家出面,房世宁出三成,她自己出三成,就当是给徒弟的见面礼,剩下的四成就由乔水芸自己出。
房世宁又把要重开永宁绣坊的事告诉大家,到时候大家都得去捧场。
乔水芸一听就难受了,“我这个主子万事不管,都依赖宁姐儿绣坊才能重开,我回头就把房契再改成宁姐儿你的名字。”
房世宁安慰她,“你可别这么说。你出远门了所以不知道,那些老主顾就盼着你制衣的手艺呢,你可是绣坊的头号功臣!”
众人劝了乔水芸半天,她才下定决心,“我这次定然不会让宁姐儿丢脸!年底时候,每个人都有大红包!”
永宁绣坊是徒弟的铺子,曹大家怎么也不会让她失了脸面,当即表示:“我以后每月就在绣坊售卖两块双面绣,价高者得!”
众人都是绣坊的主家,曹大家如此不见外,她们当然乐意之极!
择日不如撞日,加上人都在,也齐全,绣坊里也都准备好了,大家就商定两日后开张!
经历了绣坊被陷害被封、花颜绣坊关门一事,县城的人都十分期待永宁绣坊早日开门。都不用房世宁等人费力吆喝宣传,绣坊重开当日,里里外外人山人海,还是房世宁从邓海山那里借来了三个伙计,才将将能照顾好每个客人。
当然,多数人都是冲着曹明琴的双面绣来的。她在绣坊售卖的书籍页大小的“猫嬉图”和“夏莲”两幅双面绣,当日就卖出了高价——二百三十两和二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