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房世宁又说出紫薯糕、素三丝炒面、琥珀核桃、毛豆煮冬瓜等几种菜式,食材皆是好找,做起来又不复杂的。
大顺朝繁荣昌盛,只是在吃食上乏善可陈,要不因为能分到田地,大家也不会拼着命的比菜式。
安氏和田氏越听越觉得稀奇。
听房世宁的描述,紫薯啊,核桃啊,冬瓜啊,都是些常见的,平时也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可是听她这么一说,还以运用到这么多的菜上,简直就像是听天书一样,想着尽快做出来,定是差不了的。
房世宁又说道:“我之前照着书上做的那些菜都是些简单的,祭祖不合适,刚才我提到的这些,我只是大体记得怎么做的,至于味道怎么样却是不知道。若是奶奶觉得不适合做,我再想想别的。”
房世宁说的毫不谦虚,见过吃过那么多菜式,若是说不出七八十道来,才真是丢脸了。
安氏忙不迭道:“够了!够了!这几道我都从未听过见过。谁会想到这些常见的农家东西会这么吃呢!”上下打量房世宁,越看越觉得心喜,“还是读书识字好,宁丫头懂得不少呢!”
田氏是个心急的,“三婶,既然菜式可以,那不如就试试吧!赶早不赶晚,有什么纰漏也能早发现!既然宁丫头懂得这么多,我顺便也把我那两道菜做出来让她尝尝,说不定还真能更好些呢。”
“好好!我这就去——”安氏却一顿,“家里柴火不多了,我得先上山去拾柴火去。你等着,我晚上回来就能给做出来!”
说着,就要去找绳子砍柴去。
房世宁急的一把拦住,“奶奶,外面刚开始下雪,山路又不好走,你年纪又大了,太危险了!”想起这几天热乎乎的热炕和吴氏的谩骂,“奶奶,你把炕里的柴火撤去了吧,我用不着这么热的炕。”
自己真是迟钝!炕烧得这么热乎,一定少不了用很多柴火,可奶奶年迈,山路难行,用完了柴火没钱买,她可不得亲自上山去砍柴吗!
可她在炕上躺了这么多日子,她竟然给忽略了!之前恐怕奶奶是用银钱来买别人的柴火的,可自己这一病又花了不少,那买柴的钱自然就不够了,怪不得那吴氏在门前公然要钱。
田氏看不过,阻拦道:“三婶,宁丫头,你们听我的,我那里还有不少柴火,你家先用着,要是不够,我再让家里的和老大上山去砍!他们都是壮劳力,又是常走山路的,不打紧!三婶,你这老胳膊老腿的,还是在家里吧,万一有个好歹,你让宁丫头找谁去!你就安生的待在家里!”
安氏一想,她说的也对,也就不计较了,却也不白得田氏的好处,“彩春,我们一起把宁丫头刚才提到的菜式都试一遍,你要是觉得哪道菜好,你尽管也拿去祭祖去!”
田氏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我那两道菜就够可以的了,我给你打打下手帮帮忙就行!”说着就回家去抱柴火了。
安氏感叹着,“我们家日子不比以前。你姥——爷爷在世的时候,家里天天的来人,几乎就没断过,如今也就只有田家、你英宏叔几个人愿意和咱们来往了!”
房世宁补充道:“以后等我们发达了,就多多帮衬他们家!相信我!”
安氏听了大笑,“好,就等着宁丫头发达了!奶奶可是等着享福了!”
不大一会儿功夫,田氏和大儿子李长林就各自抱了一大捆柴火来,都是已经干透的了,好烧,火也足。
李长林十六了,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也相看好了一个姑娘,田氏就是为了把那姑娘风风光光的娶进门才去学的菜式。
李长林回去又抱了一趟来,安氏心疼他辛苦,特意拉了他到屋里喝口水。
房世宁年纪小,倒也用不着什么男女大防,再说这是在乡间,比不了京城的高门大户,房世宁就直接喊他“大哥”。
反倒是李长林,一副红脸不好意思的样子,也只坐了半张凳子,喝了一口茶水急匆匆的就走了。
安氏笑道:“彩春,你这儿子好生能干,就等着抱孙子吧!”
田氏欣慰,“借三婶的吉言了!可孩子就是有点木讷不开窍,要不是人家姑娘觉得他还算实诚,恐怕到如今都说不了媳妇。他若是有宁丫头一半的机灵就好了!”
“我看长林就挺好的,我们乡下人家好那么多花花肠子干什么,还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好。”
两人边说着,边动手准备起来。
“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可不就是房世宁想要的。
房世宁想先试试紫薯芝麻球,这个比较简单易做,食材也是现成的。
大顺朝薯类种植较广,红薯、紫薯各有分布,但说起食用一般都是煮了吃,若是再进一步加工却是不常见的。在傅府,她让人烤了来吃,还在府里头掀起了一股小风潮。但紫薯多是民间食用,高门显贵却是瞧也不瞧的,后来就也没再多吃,便宜了一众下人们。
大顺朝紫薯品质优良的当属延兴府,延兴府中当属山阳县。而这房家洼子村地处三山环抱中,土属沙性,种植的紫薯更是个中翘楚。
安氏之前将地租给别人种,年景不好,那家种了紫薯却丰收,就多送了些给安氏,差不多得有五麻袋之多。
房世宁说着,安氏和田氏一步步做着。
首先是挑选出又大又圆滑溜溜的紫薯来,洗净了去皮切片。为了好蒸煮,房世宁让切的不要太厚。
安氏和田氏都是做惯厨灶活儿的,一会儿的功夫就切出一大盆子来。
接着房世宁让把切好的紫薯片放入大锅中蒸,中火足足烧了两刻钟,然后又闷了一刻钟才拿开锅盖。
猛然间,香气扑鼻,房世宁忍不住,让安氏拿了两片出来,凉一凉好吃。想了想,又让拿出十几片来等太阳好了拿出去晒紫薯干吃。
安氏暗笑她果然是小孩子心性忘不了吃。
接着房世宁又让她们将蒸熟的紫薯片一个个的压成泥。
两人手脚利落,用大勺子很快就把全部的紫薯片压成了紫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