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那可是大顺朝唯一的长公主,她的地盘自然是金贵繁华又富丽堂皇的,这宅院的部署摆设比之别处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去!可以这么说,一万两千两买下这个宅子,赚大发了!
对照记忆,房世宁对这个宅子还算有印象,好像是兵部的一个官员住的。北堂玄洹有心买下这个宅院,然后再暗地里送给长公主,算是他这个做侄子孝敬的,可惜那官员常年外派边疆,就算想买,也找不到人买,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难道这次吏部大换血,正好牵扯到了这个人?
上一世,没有什么吏部大换血的事发生,自然不会有人想着卖宅子还钱,那宅子和她就更不沾边了。
没想到,今世她竟然成了宅子的主人!
不论为什么吏部的事与上世不同,说不定也有人同她一样有离奇的经历从而改变了是你吗呢。但能这么快就买到宅子总是好的。
只是盛长璟在信里催促她最好尽早上京,两人也好早一日见面,但房世宁只想等到大饥荒有苗头的时候再去。
总之,天高皇帝远的,盛长璟鞭长莫及。
解决了一件大事,房世宁心中畅快,就带了娄氏、刘淼她们到龙潭沟去泡温泉,顺便再摘点石竹回来炒茶喝。
对了,得让那些菜鸟们回来的时候每人采一篮子石竹给她,她出人出力教给他们打猎,总得收点利息才行。
半个月后,房世宁给盛长璟去信,主要表示了感谢,顺便要他尝尝她亲手炒制的石竹茶!当然,石竹茶才是重点,她在信里可是把喝石竹茶的好处说了又说。
今年她一共炒制了约十五斤石竹茶,狠狠心,给上京寄去了十二斤。
没过多久,房世宁有收到盛长璟的信。显然,她写去的信和他寄来的信,正好岔开了。
第一件事,盛长璟说上封信他提到过吏部大换血,起因就是吏部侍郎穆壅被人弹劾,说他在家乡助纣为虐、肆意妄为,纵容族中子弟豪取抢夺,因为穆壅的倒台,一下子牵扯出好多人好多事来,那买来的宅院就是从其中捡漏的。所以说,这件事根本不用盛长璟出手,就早已经有了结果!
穆壅倒台了,延兴府同知自然也随之倒霉,那花颜绣坊没了后台,如今只怕忙着撇清关系呢,再不敢打永宁绣坊的主意。
房世宁惊奇。这是谁在无意中帮了她!
喊来莫才问花颜绣坊的事,果然如盛长璟所说:“县城里都在议论花颜绣坊清仓出售的消息,我听了高兴,特意去看了看,果真好多人都在抢购,还听里面的店小二说等货物卖完了,就会把店铺也处理掉。我还想着等主子把信看完了我再好好跟你说说,让你高兴高兴呢!”
房世宁听了大喜!永宁绣坊重新开业有望了!
再接着看信。
盛长璟说五皇子在户部的司农署,正好也负责田地山林统计造册一事,他把事情和五皇子一说,五皇子当即写了一封公函给山阳县衙,就把秃山后面的那一片山地都低价卖给她!他相信盛二公子的为人,盛二公子的朋友就是他五皇子的朋友!
当然,为了让山阳县衙说不出什么来,北堂玄泽在他的权利范围内准许山阳县把今年的税银多留下二百两。
房世宁大为吃惊!
她是要把青金石这个烫手山芋推出去,怎么还多了一块林地!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可恨这盛长璟还邀功,说白白给她一片好木材!
天呐,好木材赶得上她的命重要吗!
好心办坏事啊!
第二日,房世宁做了马车赶往山阳县,找人到县衙打听,已经都把那一片的山林都改到她的名下了!
官府盖了印了,无法再更改。房世宁只得付了银子。
房世宁拿着地契找到刘中人,她要把连同秃山那一片的山林卖掉!
刘中人一听,很是吃惊她是怎么买下官府的地的,但知道房世宁本事了得,并不多问。
只是——
“这一片山林极好,每年都能出产不少东西,卖了十分可惜,要不房姑娘再想想?”刘中人劝道。
房世宁直摇头,“我买山林本想养土鸡来卖,后来我做了个梦,梦见那山林起了大火,烧死了不少人!我一想就浑身不得劲儿,所以想着还是卖掉好!”
百姓大多对鬼神、梦境十分相信,她这样说,倒也合情合理。
刘中人劝不住,只得给登记好,“五百亩上等山林一处,秃山一座,要价三百两。”心中止不住叹息,真是白送一般。要不是他身份不允许,他就给买下了。
刘中人给房世宁留意会硝皮子的人,这样的人不好找,只能继续踅摸。倒是那力气大的人,他给找了几个,对比了下,推荐了两个人,只是都不是死契。
“这两人是军中退下的,因为无牵无挂,就只想找个能吃能住的地方。干活儿你放心,都是军中出来的,舍得下力气。”
房世宁一听是军中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同意了大半。军人保家卫国,她能签下两人是她的运气。
房世宁又看了看人,身材壮硕结实,脸上手上能看出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好在不影响干活,一个叫姚水清,一个叫周强,当即就签了约,十年。
把两人安置在毛皮铺子,莫才讲了讲两人要干的活儿,该怎么晾晒毛皮,以及简单的硝制皮子的方法。
房世宁给两人开出的工钱比莫才略低,一个月四百文。比之在外面的那些活契,高多了。
两个大男人,别的都好说,就是吃饭成问题。
房世宁本想让他们每日去顾伯那里吃,或者顾伯来送饭也行,可姚水清道:“我们之前也当过火头军,整治吃的不成问题,主子放心把活儿交给我们就好了!”
但说好包吃住,不能让他们自己出饭钱,于是房世宁又另外每月拨出三百文钱让他们自己做饭。
两人军中出身,性子爽利,谢了房世宁后就赶紧干起活来。
五月初八是房世宁十二岁的生辰。
刘中人得了房世宁的帖子来给她祝贺,顺便也带来了好消息。
原来那处山林昨日刚巧被人买了去,说是造船用。
刘中人觉得三百两要少了,直接喊价五百两,那人现场付钱。
房世宁把五张一百两的银票分出一张来给刘中人,“若不是刘中人能说会道,不但解了我的梦,还帮我赚了钱,我不能太吝啬了!”
刘中人还是第一次见这么谢人的,直接拿银票,好嘛,这房姑娘果然财大气粗!
刘中人推辞不过,收下了银票,但暗地里命令下人去七宝阁把那副前朝的双卷轴的仕女图买来。他看着这宅子有点空,挂在墙上正合适。
这次生辰,房世宁分别在村里和山阳县各自请了人,都是热热闹闹的,很是喜庆。
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到房世宁的新宅子,对后花园赞不绝口。
房世宁还是个小丫头,许多人家前来都带了适龄的儿女来。带着儿子来,自然是想看以后能不能把房世宁这个财神爷娶回家,带着女儿来,想的就是哪怕房世宁不是自家的,可和自己女儿交好也是有好处的啊!
房世宁如今日日过得充实,用不着结交什么小姐妹,她又不是没有小姐妹,今日来的这些同龄人就当是永宁绣坊和毛皮铺子未来的顾客好了。
宴席上,房世宁宣布将重开永宁绣坊,同时,她的毛皮铺子——永宁皮货,也将于九月开张!
一时间贺喜声不断,均表示一定会捧场。
等到客人散去,刘淼和娄氏整理礼品单子。
娄氏拿着一只精致的雕花盒子进来,“主子看,这盒子送的蹊跷,我和刘淼竟然没查到是哪家送来的?”
房世宁拿过来,入手就是沉甸甸的。
打开一看,红色的绸缎上摆着一朵用透明无暇的白玉雕成的梅花,花心微微泛红,仿佛一滴美人血滴落其中。
微微愣住。随即眼睑轻搭,又把盒子递给娄氏,“记个无名氏吧!”
“这——”
郑嬷嬷道:“小主子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娄氏弯腰,双手捧着盒子道:“奴婢遵命。”
等娄氏走了,房世宁轻声问道:“郑嬷嬷可是知道那东西是谁送的?”
郑嬷嬷看她脸色并无忧伤或沉重,道:“奴婢斗胆,可是那白公子送的?”
房世宁点头,“他走都走了,实在不应该再和我们有牵扯。”
郑嬷嬷道:“这说明白公子记得小主子的恩情。”
房世宁想和她说乔水芸之前在信里提到见过白夜的事,最后还是没说,“这件事就别告诉奶奶了,省的她担心。”
“是,奴婢懂得。”
过了夏至后,天气陡然热起来,哪里都比不得山旮旯里凉快,房世宁把近期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后,就躲在村里不出来了。
刘中人没找到会硝皮子的人,倒是先有人到房世宁面前毛遂自荐。
此人叫韦良宽,是松柏镇上的,之前在濠水江上跑船,跟着北地人学了硝皮子的本事,听说房世宁这里找硝皮子的人,而且工钱也高,于是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