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至于让山里的野物在这些人的手下绝迹,房世宁给莫才招收“徒弟”的名额是二十名。
不论房家洼子村有多少报名的,反倒是周围村里不时有过来问的。
这一年多来,因为有房世宁、李长华、刘台等人的带动,村里人家比周围村里的富裕层次要高出不少。
别的村里人早就听说房家洼子村里有个打猎能手,如今又听说这人要招收徒弟,一个个的都想来试试。
算了算,外村得有四十个报名的,本村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个。
莫才对于选人一事不精通,只得拿着名单来找房世宁。
“这些报名的人你都见过,可有中意的?”房世宁看了看名单,不禁莞尔一笑,这都是些什么名字,大蛋,毛蛋、狗蛋的一堆。
莫才指了几个名字,“这个几个人身体壮硕,看着也挺机敏,好好练练,是个打猎的好手。”
这几个名字,只有一个是本村的。
房世宁点了点头,“这几个你都收下,好好培养他们。其他的人,先全部留着。”
莫才吃惊:“全留着?”五十多个人呐,他怎么教?明显看出来,还有人想在打猎中不出力只捡漏的,这样的人如何能留得?再说了,山中凶险万分,万一哪个人磕着碰着,他家人不把他吃了才怪!
房世宁狡黠一笑,“谁说我们一开始就得教他们打猎?你告诉他们,我们三天后要拉练!”
“拉练?”莫才疑问,“什么是拉练?”
房世宁神秘一笑,“三天后就知道了!”
三天后辰时初,所有想学习打猎的人全部都聚集到了龙潭沟五里外的一块平地上。
莫才一身劲装,咳嗽一声,学着房世宁交代的,“各位兄弟,下面两人一列,所有人按秩序排队!”
哗啦啦一大阵子喧闹后,所有人好不容易站了大概一大排。
莫才气运丹田,道:“所有人都有了——跟着我在后面跑,距离——从此地到王家沟村!限时一个时辰!超出时间者退出!”
底下哀嚎一片。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拉练”,可他们有的就是天不亮从王家沟村一路跑来的,难道就这么再跑回去?有什么意义啊!
不管他们怎么想,莫才已经在前头开始跑了,后面的人只能一个个的跟上。
一个时辰后,莫才擦着汗数了数人头,还有十一个人没有跟上来。毫无疑问,这十一个人不能再参加打猎了。
被刷下去的人不服气,梗着头问原因。
莫才没好气道:“进山不是轻快活儿,没有好体力,你连大山深处都走不进去,还谈什么打猎!”
那人还是不服气,“我在山外围打猎还不行吗!”
“我教的都是猎杀野猪、野熊、狍子之类的大体型猎物,你觉得你在山外围能猎到吗!”
那人听了顿时泄气。在山外围顶多能抓到野鸡野兔之类的,虽然也是荤腥,也能卖钱,可是和大虫、野猪之类的相比就差远了。再说了,能猎杀大型野物的,野鸡野兔这样的小东西还不是手到擒来。
被刷掉的那些人中有原本就不乐意来却被家人逼着来的,见自己没有机会进入名单,暗自庆幸自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进山。哼,别看你们能进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野物给吃了!那时候才有你们后悔的呢!
也有懊恼悔不当初,哪怕自己之前把身体养的壮实一些呢,使劲努努力说不定就能进入名单呢。可惜了,进山打猎却是是个体力活儿,自己体力不济,也只有哀婉叹息的份儿了!
进入名单的一群人,跑了这么远的山路,如今都成了累成了驴一般,趴在地上喘着粗气,本以为所谓的“拉练”就此结束了,却听莫才道:“你们这些人别以为就这样结束了!三日后一早,还是这样拉练!如有想放弃的,可不用再来!”
底下人哀嚎一片!
……
如此经过半个月总共五次的拉练,一共有二十五人进入最后的大名单!
这些人,都是莫才的徒弟!
咳咳,冯沐暄见“拉练”这件事似乎挺有意思,在第二次的时候主动要求加入。
房世宁巴不得冯沐暄要来呢,他的功夫可比莫才高多了!哎,也是那二十五个人有福气,竟然有机会跟着冯沐暄学习打猎,弄得房世宁都想要加入了。
这件事被苏潜知道了,直接禀告邓海山说他要加入打猎的队伍!
自从苏潜见识了冯沐暄的高强武艺,一直对拜师冯沐暄念念不忘。可冯沐暄提出苏潜已经错过练武的最佳机会,就是不肯教他,惹得苏潜一听有这样学习的机会,就说什么也不肯放过。
邓海山没说什么,就说如果宁姐儿同意了,他就没有意见。
苏潜求到房世宁面前,房世宁知道苏潜因为身材原因在进入烤串店前受了不少欺负,所以就爽快的答应了。
可冯沐暄却不买房世宁的面子,道:“既然想加入,那就按照规矩来,通过了五次长距离拉练,我就同意!”
苏潜还真说到做到!他暂住在房世宁这里,别说半个月五次了,他竟然每天一早就去拉练,每次差不多都是二十里山路,回来还能赶得上吃早饭。
冯沐暄见他有如此的毅力,欣然同意。
学习打猎的事情,房世宁不懂,就全权交给了冯沐暄和莫才负责,她只提出要求,每人能猎杀一头狍子、五人能猎杀一头野猪,还能保全自己。
王氏从山阳县带回口信,说那些婴儿都得到了诊治,有的婴儿父母暗地里对她说他们迫于花颜绣坊的势力,不得不陷害永宁绣坊,对此表示了歉意和愧疚。
永宁绣坊被封,花颜绣坊抄袭永宁绣坊,也推出了“四件套”和“连体服”,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可面对花颜绣坊的卑鄙伎俩,房世宁不敢轻举妄动。山阳县里还有罗蜜娘住着呢。
房世宁不想坐以待毙,总得想想办法给花颜绣坊一点颜色瞧瞧!
可惜她刚给盛长璟写了信去,不好隔了这么短的时间再写一封,要不她定然要在信里让盛长璟帮帮忙,就不信依照盛家的能力,还不能敲打敲打吏部侍郎穆壅。
李长华也知道永宁绣坊被封的消息,就来问房世宁该怎么办。
房世宁提了她要开毛皮铺子的想法,“长华姐若是有时间,不妨在毛皮上面下下功夫,看看能不能用各色毛皮做出几件与众不同的东西。”
李长华眼前一亮,“我可以考虑用毛皮做连体服啊!冬日寒冷,婴孩们要是出门,就可以套上毛皮连体服!”边想边说,“我之前琢磨出了几种不同样式的连体服,有豌豆的,有动物的,有花朵的,这些样式同样也适用于毛皮!宁姐儿,你真是太厉害了!”
房世宁听李长华这样说,心中感叹,若是她长在她的前世,简直就是服装潮流的引领者啊!就单说李长华送给的兔毛围脖,可当帽子,可当手套,是冬日出行必备佳品!
房世宁十分同样李长华的想法,让刘淼拿来几块毛皮,“长华姐用这几块毛皮练练手,等成功了,我一定给你个好价钱!”
李长华笑道:“我家里还有毛皮呢。若是不够了,我定会来拿的,这些你留着等我冬日里给你做见大氅!我在山阳县见人穿过,极其大气!”
房世宁答应了。
瓜铡有了进一步的消息。
官府下发告示,哗啦啦说了一大堆,归根结底就是五户联保可购买一个瓜铡,统一定价六百文,不强迫购买,但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同时还说明,以镇为单位,每镇一个铁匠铺名额到府衙学习制作瓜铡,不得外传,不得跨县买卖,否则按律论处!
松柏镇这里,自然是张栓去。
房世宁算了算,每个瓜铡六百文,除去成本,利润怎么也得二白文,自己占一成,那就是每卖出一个瓜铡,她就能赚得二十文!一斤多猪肉了!
大顺朝幅员辽阔,土地众多,农户也多,哪怕是五户才能购买一个瓜铡,那潜力也不小了。赚来的钱在上京买个好地段的大宅院应该够了。
房世宁专门为毛皮铺子的事去了趟山阳县。按理说,毛皮这东西不比布料之类受众广、价格便宜,买的人也多是小康之家往上的才有实力。山阳县虽然繁华,但毛皮买卖不好做,只要还是富豪不多,就算人家想买,也是往延兴府,所以山阳县还真没有像样的毛皮铺子。
邓海山在山阳县几十年,早听到了永宁绣坊被封的消息,他有心帮一把,就对上提出了他的想法,可得到的答复是不用他管。
从房世宁那里受到了不少实惠,可自己却什么也帮不上,邓海山表示愧疚。
如今又听房世宁要在山阳县开毛皮铺子,那无论如何他得帮一帮了!
就算以后铺子不赚钱,那他就自己掏腰包去买毛皮,也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去买,就不信宁姐儿的毛皮铺子还能倒了!
开铺子得有个铺面,一事不烦二主,房世宁直接去找刘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