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们若是愿意,就把绣品放在绣坊里卖,都是一家人,也不另外收你们钱,能卖出多少钱都看顾客的出价了!”
王氏三人急忙道好。之前做出的绣品,也是卖到铺子里,总要被铺子刮去一层,那自己赚的自然就少了。永宁绣坊之前不就是金针绣坊,那掌柜的没少多要钱,她们日夜刺绣,都被人家白白搜刮去了。
既然主人答应了,想着在不耽误干活的情况下,她们会好好做绣品的!
开业前一天,莫才找了几个半大的小子,每人百十张“宣传纸”,让他们到几条主要的道理、码头处,四处散发,并吆喝:“永兴绣坊开业,绣品齐全好看!”
山阳县原本就几家绣品铺子,永宁绣坊开业,另外两家自然也十分关注。
花颜绣坊早派了人到永宁绣坊前去打探,见都是陌生人,铺子里里外外和比不上自己,知道不是抢自家的生意,也就不在意了。
丁记绣坊走的是低端路子,可也经营了许久,金针绣坊败了,早有意再分一杯羹,一听说金针绣坊被人盘下要另开一个绣坊,心中不满,也前去打探,却见松月湖酒楼的人进进出出,不禁有些嘀咕:难道永宁绣坊的背后是松月湖酒楼?
松月湖酒楼看着不打眼,可在山阳县屹立许久,县老爷请客十次里有八次都在那里,不得不让人多琢磨一番。
原本破败乱糟糟的铺子,变的井井有条、尘埃不染,货架上摆着一方方精致的绣帕、荷包、扇套……鞋面,上面悬挂着由房世宁设计、乔水芸制作的成套成衣和水红色窗幔,大方新颖,别出心裁。
众人看着这一切,都期盼着明天一切顺顺利利,开门大吉!
三月廿二日。宜开业。宜上梁。宜纳彩。
房世宁把开业弄的热热闹闹,特意让莫才放了几个震天雷和几十个二踢脚,不大会儿功夫,永宁绣坊前挤满了人。
房世宁特意请了乔坊主宣布,“永宁绣坊开业大吉!”
却不料,竟有不长眼的过来闹事。
一个瘦高个带着三个人,吊儿郎当的走过来,嘴里胡乱喊着,“这铺子开张,通知你二大爷了吗?没通知也罢了,你二大爷我亲自来恭贺了!”一看,就是故意找事。
哪个地方也少不了地头蛇,可房世宁哪里会怕这个。
还不待她说什么,冯沐暄上前,一把抓住那领头人的手腕,“我们别处说话。”
话语不轻不重,可再看那人却已经变了脸色,哎哟哟的喊着:“松手!松手……”
“你是谁二大爷?”冯沐暄不动声色的加重力道。
那人已然已经受不了了,脸上显出不正常的红色,“哟哟,轻点,轻点!你,你是我二大爷!你是我二大爷!”
旁边的几个喽啰还没有分清状况,叫嚣着,“老大,你拿出真本事来!就不信他们不听咱们的!”
有人小声喊着,“衙门的人来了!衙门的人来了!”
众人让出一条小道来,本着看热闹的心理,聚集的人更多了。
那找事的事自以为来了撑腰的,脸色变换狰狞,“来人了,有你好瞧的!还不快放开我!”
干这一行,自然是和衙门惯常打招呼的,衙门的人睁一只闭一只眼,他们讨了好处后,也少不了衙门的人。
可这次却打错了算盘。
来的是衙门的人,却不是一般衙役。
一个说:“宁姐儿,恭喜你铺子开张!”一个说,“冯小哥,你说你这绣坊开张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要不是高衙役说起,我还不知道呢!”
两人都将贺礼送上。
房世宁认识和她打招呼的,不是把冯沐暄介绍给她的高衙役,还能是谁,急忙招呼,“高衙役安,我这小铺子开张还劳动您大驾!”说着就把高衙役往里招呼。
冯沐暄则点头道:“李书办,你来的正好,有人要闹事呢!”
李书办眼睛一瞪,“谁这么不开眼来找事!这是不给我李达面子啊!”
那闹事的一看这铺子还有这关系,立马就怂了,“好汉,好汉,我有眼不识泰山!求求你,放了我吧,放了我吧!”
今日是吉利日子,料想这几人不会再来捣乱,也趁机给别的别有用心的人立了个“牌子”,冯沐暄松开手,冷声道:“滚!”
几个人知道不好惹,就忙屁滚尿流的跑了。
李书办和高衙役都是身负公差的人,二人和冯沐暄略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两人的出现,自然会给坏心思的人一个警告:看,永宁绣坊背后有官府撑腰!
接下的事情就顺利许多,冯胜利也派人送了贺礼来。
松月湖酒楼送贺礼,在房世宁的意料之中,毕竟和酒楼打交道挺多,可是贺礼价值之重却出乎她的意料了。除了铺子里能用的绫罗绸缎各五匹,竟然还有百年人参一只,外带赤金头面一套!
不说绫罗绸缎都是高档料子,就是百年人参,怎么也得五十两银子,赤金头面就更值钱了,不下三百两!
贺礼是邓海山亲自送来的,看周围人多,特意找了僻静处,“房姑娘,之前的西洋货可还满意?”
房世宁意外,“那些西洋货是你送的?”
“不是我,不是我!是主家送的!”邓海山解释,“主家说那天吓着姑娘了,看姑娘对西洋货感兴趣,特意买了一些送给姑娘开开心。”
房世宁咋舌,她那天的“惊吓”还真是值钱,除了西洋货,还有不少的大珍珠呢。
看房世宁没说拒绝的话,继续道:“那客栈已经被主家买了,接下来还请房姑娘多多费心了!今日绣坊开业,主家又特意命我略备薄礼,希望房姑娘别嫌弃。”
房世宁怎么会嫌弃,你可都是银子堆积出来的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她又不傻!
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还请邓掌厨转告,我那日也无礼了些,希望百里公子不要见怪!”
“不见怪!不见怪!”那日房世宁走后,邓海山上去,听主家说了一句,“那姑娘胆大!”
既然主家未说怪罪的话,还让他送了礼物逗房世宁开心,那一定就是“不见怪”的。
邓海山还着急忙客栈的事,抽不出时间多坐会儿,只说,“等房姑娘忙过去这阵子,请务必抽空谈谈‘烧烤’事宜。”
绣坊里人来人往,多是以前的金针绣坊的老顾客。
得知永宁绣坊和金针绣坊有关联,一个个都过来捧场。乔坊主当仁不让的帮房世宁招呼这些老熟人,安氏则坐镇后院,指挥着众人该烧水的烧水,该端茶的端茶,有条不紊。
第一次亲手开铺子,也不知道众人反响如何,于是,房世宁就派了刘大远兄妹俩混在人群中,听大家怎么说,如何评价摆出来的绣品。有了意见,她才好改进,才能更有针对性。
乔水芸发挥了大作用。她做出来的挂起来的几套衣服,被好几个人看中,一听可以量体裁衣,立马就在店里选了布料,让她们惊奇的是,那个做衣裳的人竟没有和旁人一般拿尺子凉尺寸,而是让她们在她面前转了几个圈,就说:“尺寸量好了,五天后可以过来取衣裳。”
一个个的半信半疑,这样就是量体裁衣?虽然心存疑问,可那挂起来的的衣裳实在讨人喜欢,一天下来,乔水芸这边竟接了十五个人的衣裳单子。
让人发出去的宣传单也发挥了作用。众人才明白原来这宣传单事一种“会员凭证”——凭借宣传单,今日在在永宁绣坊可抵八折折扣,且花费五两银子以上者,可在店内任选两个帕子、荷包或鞋面。
把宣传单不当回事的人,满心哀叹后悔。虽说两个帕子或荷包顶天去也就百十文的事儿,可有这样的便宜不占,那不是傻瓜嘛!
铺子备货种类多又齐全,又有乔坊主这样做惯了的人帮衬,如何配衣裳、如何选荷包帕子,加上大家齐心协力,绣坊开业第一天,一切顺利!
房世宁当仁不让的收钱,这一天下来,放钱的两个盒子满满当当。
等刘大远数完,高兴的报账,“一共十六两外加四百八十六个大钱!”
房世宁点头,“盒子里一开始就只有二两三百六十个大钱,算起来,这一天就赚了十四两多点!”
众人听了都喜上眉梢,一天就赚十四两,那一个月、一年,能赚多少啊!
乔坊主道:“你还得算进去本钱、人工呢。今日是第一天开张,人肯定多,慢慢地以后就没这么多人了。”
房世宁表示赞同,“今日也多亏了姨奶奶的那些旧相识捧场,只要来的人就没空手走的,以后铺子的买卖应该会冷淡下来。不过,今日水芸姐可是出尽了风头了,她那一手‘量体裁衣’的本事,让好多人目瞪口呆呢!”
乔水芸不敢居功,“要不是宁姐儿前几日说要我试试,我哪里知道我还有这本事?不是一开始也做坏了三套衣裳吗,可是把我心疼坏了。”
“水芸姐,接下来的几天你得忙起来了,十五个人的单子,可不是小活儿,你得注意点身体。”房世宁道:“也不能让你白忙活,今日收的做衣裳的定钱是每套半两银子,等衣裳做出来她们满意了,会再付二两银子,到时候水芸姐每件衣裳里拿一两银子,算是手艺钱。”
乔水芸一听急了,“都是一家人,一个铺子里的,怎么能单独给我钱,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