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幽州突然落下了大雪。
雪厚三尺,外面几乎没有人再来往。
沈清撑着下巴,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看着窗外的雪景。
“小姐,您可是有哪里不舒服?”红玉见状,担忧的上前询问道。
听得这话后,沈清只缓慢摇了摇头,而后在红玉一双担忧的眼神中说道:“我不过是觉得有些无趣罢了。”
“我早就去四周打听过了,邻里都说这雪下不了几日,不过三日,便会消停了,到时候我便陪您去城里。”
一听这话后,沈清眼前一亮。
她脸上圆润不少,因为红玉跟祝鱼这段时间来对她的小心照顾,她整日除了吃就是睡,再也没有其他的活动,就连练剑都被两人劝阻了下来。
见沈清因为可以出去玩乐而这样兴奋,红玉无奈的叹了口气:“小姐,待您将孩子生下来,便自由了。”
沈清低垂着眉眼,看着还未显怀的肚子,有几分困恼道:“还有六个月呢。”
“六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红玉见沈清闷闷不乐的模样,连忙上前劝说道。
听得这话,沈清并未从失落中走出来,相反,她心中仍是不安的,对于她而言,这个孩子就像是一个累赘一般。
“也不知道他死去的爹是个什么模样的人。”
红玉一颗心高高的悬了起来,但在瞥见沈清并无异样的脸,她又暗道: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沈清根本就没有一点关于霍逸伝的记忆,现在之所以会说出这话,也不过是口快罢了。
想到这,红玉又是松了口气。
正是在这时,一个人影走了过来,正是祝鱼。
祝鱼的眼神下意识往红玉这边看来,见红玉神态放松,并无其他举动,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小姐,我让厨房做了一些你平日里最喜欢的吃食。”祝鱼笑眯眯地走到沈清身边,手上拿着的赫然是沈清平日里最喜欢吃的麻团。
在瞧见这东西后,沈清脸色放松了些,瞥见她这般模样,祝鱼放下心。
两人出了卧房,站在院子中。
祝鱼有些不满的说道:“都怪这场大雪,我昨日都去打听过了,那镇明夫人今日就要去幽州州府的,但眼下积雪太厚,她去州府的时间又要延后几日了。”
听得这话后,红玉也同样皱着眉,不安的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就又得打起精神来,可千万不能让小姐的存在被镇明夫人发现了。镇明夫人乃是陈家的人,难保她不会将此事告知霍逸伝。”
祝鱼连连点头,脸色同样十分严肃:“不错,这几天我会在门口好好的盯着她们,一旦她们有什么风吹草动,你就赶紧将小姐给藏起来。”
“你放心好了,我早已是跟小姐说了,这几日幽州不太平,到时候小姐绝不会怀疑。”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便将事情全都设想好了,只等着这场大风雪过去,好让镇明夫人离开。
可事情总有意外。
深夜,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院子的大门却被人敲响了。
“谁?”
祝鱼警惕的站在门边,打开一道门缝,看向外面的人。
外面站着的,正是魏嬷嬷。
魏嬷嬷身后带着好几个丫鬟,脸色着急的说道:“我家夫人生了急病,不知你们家中可有人参?”
闻言后,祝鱼犹豫片刻。
这时候,红玉也上前来了,见魏嬷嬷那般着急的模样,便没忍住,对祝鱼将镇明夫人对沈清照料有加一事说了出来。
于是,就在魏嬷嬷绝望想要离开之际,祝鱼开口道:“你在这等着。”
魏嬷嬷本是死马当活马医,她万万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之处,竟然还真的有人参。
她站在原地,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魏嬷嬷揉了揉冻僵的脸,见本是紧闭的大门露出了一条缝隙,一只手拿着一个锦盒,扔在了她们身上。
“人参给你了,快走吧。”祝鱼对她们十分警惕,一直都在催促着她们离开。
魏嬷嬷将这锦盒打开,面上露出狂喜之色,连忙朝着祝鱼行了一礼:“多谢姑娘,待我家夫人病好后,一定上门拜访。”
听得魏嬷嬷这话,祝鱼忍不住皱着眉,心中暗道,最好是不要再上门来了,即便是上门来,她也不会让她们进来的。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青峰村上空便扬起了阵阵炊烟。
院子里,正烧着劣质的木炭,魏嬷嬷听得镇明夫人的咳嗽声,十分心疼。
“都怪老奴没有安排好,若是早些让夫人进城,夫人也不至于在这受罪。”
镇明夫人摆了摆手,端庄秀丽的脸上满是虚弱之色,她说一句话都要喘息许久。
见镇明夫人这般模样,魏嬷嬷更是不满自己的处事方法。
“嬷嬷不必为此事忧心。”镇明夫人余光见魏嬷嬷面上的不安之色,无奈叹了口气,轻声道,“我这都是老毛病了,再说了,之前陪着将军行军打仗的时候,什么苦没吃过,现如今的处境已经算是好的了。”
魏嬷嬷越是听着镇明夫人这话,心中便越觉得愧疚。
她低声道:“好在是隔壁那户人家有人参,还是个上了年份的人参,不然的话,老奴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看来咱们隔壁院子里住着的,可不是个普通人。”
镇明夫人眸光微闪,她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只消是这一根人参,她便能察觉出异样。
魏嬷嬷闻言后,也是赞同道:“夫人所言甚是,老奴那日去求药时,本是想着试一试,没想到那守门的丫鬟只犹豫了一会,便将人参拿来了。”
“也不知里面住着的,究竟是什么人。”
魏嬷嬷小声嘀咕了一句,正好被镇明夫人听见了。
这时候,镇明夫人十分严肃的看了眼她,道:“嬷嬷,无论她们是什么身份,都对我有恩,切不可起窥探的心思,不然的话……”
“老奴明白。”魏嬷嬷顿时就明白了镇明夫人的意思,连忙就点头应下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