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有王少卿照应着,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可他身为朝廷命官,有许多政务要忙,只怕也分身乏术。
最重要的,还是心上的那个人,也不知这一个多月不见,她是否又把自己给忘了?
唐小碗喟叹一声,“那倒是不得不去了。”
肖芸知道自家女儿这是不舍,替她张罗道,“今晚便留下来用饭吧!你们也好好道个别,啥时候再见还不知道呢。”
苏晋安点了点头,跟着肖芸去灶屋帮忙,唐小碗心中虽然苦闷,还是跟着去了,给他们做些好酒好菜。
周行川和徐培娟刚在一起又要分离,彼此有一肚子的话要说,自寻了一个安静处。
徐培娟背身而立,并不言语,周行川站在身后,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开口。
徐培娟实在气急,暗骂这周行川就是根木头,“周大哥,你就没什么话要跟我说的吗?”
好在不是朽木。
“培娟,你等我好不好?等我回京去处理完政事,我便请休,三媒六聘,娶你回家,绝对不会让你受委屈,自然也不会负了你。”
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他从不轻易许诺,若是许了,必然要做到。
徐培娟得了这样的话,哪里还有什么怨言?顾不得羞涩,抱住了周行川的腰,“周大哥,我等你,无论是三个月还是三年,我都等你。”
周行川的身子一愣,双手有些无处安放,最终还是放在了徐培娟腰上,收紧。
“傻姑娘,我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他知道等一个人要受的煎熬是如何的折磨人?他不舍得让她苦等。
周行川和苏晋安相继离开,顾家就彻底的冷清了下来,唐小碗有些百无聊赖,带娃的同时还将镇上的跑腿小店收了回来,亲自打理。
日子也还算是过得去,只是空闲的时候,还是会想到顾夕朝,也不知他一个人,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虽说后来她让陈获也去了,但到底是两个大男人,唯恐他们粗枝大叶,不懂照顾自己。
思来想去,让唐十三也去,但她不愿意,“夫人,肖姨时常在镇子上看顾唐奶奶,并不常回来,老太爷粗枝大叶,照顾不了小姐,小姐又爱闹腾,你一个人怎么应付的过来?”
唐小碗只能止住了心思,但是几天后,一个契机出现,让她也进了京都。
徐培娟哭哭啼啼的来了,一双眼睛红肿得像水蜜桃一样,将唐小碗吓了一跳,好言安慰,才知缘故。
徐培娟和周行川的事,徐家二老乐见其成,甚至还逼迫周行川定下了婚事。
只是后来突生变故,周行川离京复命,徐父心里就不乐意了,上战场之人,大多短命,毕竟刀剑无眼。
做父母的,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他不愿意徐培娟等,等成了一个老姑娘,那时候末日黄花,才是真的嫁不出去了。
因而便自己做主,给她另外寻了一门亲事,人家带着媒人上门来了,徐培娟才知道。
“小碗,我答应过周大哥的,无论是三个月还是三年,我都愿意等他,而他也许诺归来时,一定三媒六聘娶我进门,不会让我受委屈的。”
“我相信,周大哥不是言而无信之人,伯父这般,未免有些心急了。”
唐小碗的话音刚落,徐父就走了进来,看着徐培娟有些恨铁不成钢,“心急?怎么能不心急?小碗,姑娘家如何能耽误得了?像你这么能干,不也嫁人生子了吗?”
这话让唐小碗哑口无言,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女子到了一定的年岁,嫁人为妻,相夫教子才是正途。
她已经嫁人生子,还真的没有立场说什么?
顾济慈听见他们说的话,站了出来,倒是有心劝上几句,“徐老弟,姻缘天注定,孩子们都大了,自己想要什么,心里有谱,咱们做父母的,别乱插手,反而坏了事,当初我就被猪油蒙了心,一心想让夕朝娶个对他有帮助的女人,害得小碗和夕朝因为误会分离,若不是他们自己争气,我哪里来这么好的儿媳妇?”
说起来,他当初乱点鸳鸯谱,强行将刘芳华和顾夕朝凑一对,哪里知道强扭的瓜不甜?
若不是经历了后来的种种,松了口,只怕儿子会一生怨怼,家宅也不会和睦。
顾济慈说的这些,徐父都清楚,但还是坚持己见,“老兄,我们两家不一样,女子的青春就那么几日,娟儿耗不起,等不起了。”
徐培娟红着眼眶,“爹,女儿等得起,女儿此生非周大哥不嫁。”
父女两一时僵持不下,谁都不愿意松口。
“伯父,你闹这么一出,无非就是想让培娟早点嫁出去,至于这人是谁?不重要是不是?”
“自然是......也不是,这人也得待娟儿好。”
待人好?那也得是互相心悦之人,说来说去,徐父不过是想逼迫周行川早日娶了徐培娟罢了。
周行川与唐小碗交好,这事情只有她能管,因而才闹了这么一出。
不过徐培娟满怀伤心,自然没有识破她父亲的路数,身为局外人的唐小碗却是看出来了。
唐小碗点点头,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你给我些时间,我定然让周大哥早日将培娟娶进门去。”
“最多一个月,我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
徐父到底还是松了口,只要徐培娟能够得到幸福,他低头也没什么可羞耻的。
唐小碗便决定去京城找周行川,孩子还小,自然不能离了母亲,也是要带着去的。
顾济慈和肖芸有些担心,想要跟着去,被唐小碗给制止了,“爹,娘,有十三和培娟跟着,出不了什么大事的,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你们就别跟着操心了。”
“爹,你安心在村子里住着,时不时地去田场上玩玩,至于娘,奶奶还在镇子上,年岁大了,身边就想有一个亲人陪着,没多少岁月了,你就吃力些,多去陪陪她。”
唐小碗都做好了打算,顾济慈和肖芸只得作罢,只是临行前,让唐十三好好照顾她们母女。
此行路途遥远,为了稳妥一些,便找了一个车夫赶车,三人轮流照顾顾念念,倒也不是很辛苦。
临近京城,要途径一段山路,马车有些颠簸,顾念念吃了几口奶,尽数吐了出来,一直哭个不停。
小脸哭得红彤彤的,嗓子都有些哑了,唐小碗心疼得不得了,只好抱着她下车步行。
只是这样怕是要耽误进城的时间了,荒山野岭的,露宿的地方都没有。
众人正为难时,一顶精美繁华的轿子抬了过来,走了五步远,便停了下来。
那边还派了一个人过来,朝着唐小碗福身,“夫人,我家主子请你带着孩子上轿。”
唐小碗有些迟疑,素不相识,如此相邀,恐怕不妥。
“你家主子是?”
“夫人过去一看,便知道了。”
除了接受好心人的帮衬,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徐培娟跟着下了马车,“小碗,我陪你去,比让念念哭闹和露宿荒野要好。”
唐十三怕遇到待人,有些不愿意,“夫人,还是让我陪你去吧!”
她会些功夫,若真是有危险,还能尽力博上一搏。
轿子中的人,听到三个女人的对话,不禁笑出了声来。
过来的请人的童子只好再道,“夫人放心,你们定然是旧识。”
一时间,唐小碗便拿定了主意,吩咐道,“十三,你留在马车上看行李,让培娟跟我去,有个照应。”
只是上了轿子,看到人时,惊讶极了,“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