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无碍,今日难得和气,好好陪母后吃上一顿。”
“母后,若是你愿意,儿子自然是愿意顿顿都来陪同你用膳的。”
太子忽然检讨了起来,皇后两鬓若有若无的白发,做不得假,他的母后是真的老了。
皇后忽然就开心了起来,“好。”无论怎么样?太子终究是自己的儿子,这么多年来虽说有亏待,可大抵还是好的,只要日后尽心为他谋划,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的过错了。
李弘楚陪同皇上用膳过后,以想要看看盛京的人杰地灵为由出了宫。
皇上体恤他自幼生长在苦寒之地,倒也是由着他,将来疯了王,他也是要出宫去别住的,早些出去见见世面也好。
李弘楚出了皇宫,只觉一身轻松,去了同东归相约好的茶楼。
东归早已经等候多时了,瞧见他进来便迎了过去,“主子爷,你可算是来了。”
眼看着日头高了,他在这清逸楼坐了好一会儿了,甚至都要以为自己记错日子了。
李弘楚瞥了他一眼,“如何了?可查清楚了?”他入宫两日,只是见了皇上和太子,对于皇后那个女人还不曾见过,颇有些无趣。
既然无趣,自然是要找些有趣的事情来做的。
“京中势力盘根错节,只怕不好对付。”
东归如此说着,将京中的势力都说了一遍,大到朝廷官员,小到商贾云集。
李弘楚的眸子闪过一抹精光,“你说百味居是朝廷官员经营才有如此红火的生意?”
“是,听说百味居的牌匾还是皇上御赐之物,里面的点心便是宫里的娘娘也吃过。”
“这倒是有意思了,还有什么有用的消息?”
刀切豆腐两面光,他喜欢快刀斩乱麻,而不是拖泥带水,最后将自己拖在泥潭里窒息而死。
“顾夕朝的夫人唐小碗有些生意头脑,跑腿小店和拳术馆都是她的产业,百味居也是有干股的。”
顾夕朝?不就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吗?也许要拉拢此人,还得从她夫人身边下手呢。
“前些日子让你开的行夫局怎么样了?”可别到了关键的时候才掉了链子。
东归颔首,“生意已经逐渐起步了。”
“那就再盘下一间铺子,我自有打算。”
“是。”
又过了几日,唐小碗在家里待着,总感觉要发霉了,看着顾夕朝得到了重用,一日比一日忙,她也就忙活起了自己的生意。
只是在跑腿小店看着账目,越发觉得不对劲了,“怎么回事?现在的行业这么不景气了吗?”
虽说她的跑腿小店有模仿的人不稀奇,不过向来都是没有被超越的,她信得过他们,便没有过多的查看账目,没想到生意竟然少了这么多。
掌柜的一脸苦闷,“东家,京中突然多了一家行夫局,他们替人送货上门都是用马匹的,效率高,价钱还比咱们要便宜上一些,因此生意大受打击。”
这件事本该早就告诉唐小碗的,只是前些日子她忙活着顾念念的周岁宴,总不见人影,无奈之下,只好硬撑着。
若是生意再没有回转,这个跑腿小店怕是要关门闭户了。
唐小碗有些压抑,她倒是她疏忽了,近来日子过得舒坦了一些,竟然忘了凡事都会有所发展的。
如今她的跑腿小店同别人的行夫局不就是像现代的普通快递和顺丰快递一样吗?着急用东西的人家自然是愿意选择效率高的,何况别人的价钱还不贵。
“掌柜的,别急,等我回去好好想想,定然会想到对策的。”
她们是老店了,自然是有些老顾客的,万一不行,她也只好买些马来做代步工具送货。
可这样撇开成本不算,还是有风险的,一时之间只怕也找不到那么多会骑马的人。
拳师馆的拳师们平日里会些手脚功夫,可会骑马的也寥寥无几。
掌柜的怎么可能不急,这件事情无异于是火烧了眉毛了。
“东家,不少人也效仿了行夫局,买了马匹,请了会骑夫送货,我让人去打探过了,生意并没有所回转,只怕是那行夫局有人脉,已经垄断了这个生意了。”
唐小碗本来就有些着急,掌柜的这话不亚于是火上浇油,让她的心烦躁不已,顿时就没有了心思在店里待着了。
“今日提前关门吧!这些日子大家也辛苦了,正好休息休息。”
唐小碗这个背后的东家都发话了,掌柜的自然是没有意见。
大家伙一同将店里给打扫了一遍,便关了铺面,唐小碗坐上了回府的马车,记挂着这件事,颇有些闷闷不已。
比之跑腿小店的萧条,街上却是热闹非凡,竟然有商铺请了舞狮班子在大街上来热闹,一时间锣鼓喧天,夹杂着人们兴奋的叫嚷声和鼓掌声。
人多了,马车便走走停停的,让唐小碗颠得有些难受,“小六子,外面怎么回事?如此热闹?”
唐小碗要看顾生意,顾夕朝又要上朝、外出办公事,便让人准备了两辆马车,小六子是专门为唐小碗赶车之人。
听见唐小碗问话,小六子索性将马车停了下来,向路人打听了起来。
半晌才回来,语气中有些担忧,“夫人,在拳师馆的对门开了一家剑术馆,听说可以学拳、学剑术,还能请人上门做护卫呢。”
他跟着唐小碗出门多了,自然也是知晓拳师馆是唐小碗的产业。
适才跑腿小店的生意受了打击,没想到这拳师馆也遇到了克星。
唐小碗皱了皱眉头,索性不愿意将这些事情往心上想,“绕道,回府去吧!”
不知何故,她总觉得自己这是被人给盯上了一般,心里有些不安。
“是。”
小六子不是多嘴之人,便听从她的吩咐,回了府。
顾念念一岁多了,在大人牵着的情况下已经能走上几步路了,此时唐十三正拉着她在后院散步,看到唐小碗回来得这么早,有些破天荒。
“夫人,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啊!”
顾念念看见自家娘亲,一个劲的叫唤,伸出手去要她抱,“娘亲,抱抱。”
自从过了周岁宴,顾念念已经能说些简单的话了,虽然很少说完整的句子,不过还是能让人听懂她的意思。
唐小碗心中虽然烦闷,却没有将情绪给暴露了出来,一把将顾念念给抱了起来,一面又回答唐十三的话,“出了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出现得太让人猝不及防了,她深怕自己的担忧成了现实。
许是顾念念察觉到了唐小碗的心情不好,双手捧着她的脸,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娘,高兴。念念,开心。”
意思是让唐小碗高兴一些,唐小碗高兴了,她才会开心。
世人都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这话果然是不假的,唐小碗郁闷的心情好了不少。
“念念,真乖。”
正巧,肖芸端了一碗甜汤来,看到她们母子的互动,微微轻笑,“小碗,念念这是心疼你呢,什么着急的事情都一步一步的来,别着急上火的。”
在老家,难得过来一趟,唐小碗不让肖芸那么早就回去,唐家奶奶那边有丫鬟照顾着,病了请大夫,总是出不了大乱子的。
肖芸也不好总是骨肉分离的,便同意了,她稀罕顾念念,愿意跟着唐十三多照顾她一段日子。
唐小碗吐了一口浊气,认同的点了点头,“娘说得是,急不得。”若只是她多想了,这反倒是自己乱了阵脚,凡事都有章程,她应该镇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