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朋友回广东老家听到一首《明天会更好》,她觉得这歌挺好听,就买了张专辑带了回来。”
郭峰所说的专辑是磁带,那个年代都是磁带,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的是唱片。
明天会更好也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是罗大佑听过迈克尔杰克逊的公益歌曲《Wearetheworld》后创作的。
霍从军重生前就非常熟悉这首歌,这时唱了起来:“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郭峰和陈哲两人都跟着唱了起来:“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
一时间,桑塔纳里都是歌声,郑慧还没听过这歌,也是跟着轻轻打着拍子。
一曲歌罢,郭峰兴致更浓,打开话匣子,“没想到霍哥也是个音乐爱好者,都会唱这歌了!”
霍从军圆道:“我在广州那边还开了个商场,去那边的时候学唱了几句。”
郭峰续道:“她听见这歌,就也想着搞一首,罗大佑请了六十位歌手,我们就请一百位。出这歌不能没名头,正好今年是国际和平年就借用了这个名头。”
那个年代还是开放前的遗风,一切和国际国家有关的民间都不能乱用,必须要先向官方背书。
霍从军问道:“你们怎么就用上了这个名头,和哪个部门申请的?”
郭峰道:“我女友的同事的战友的父亲正好在外交部,他们也在策划一个国际和平的活动,正好都赶上了。”
陈哲道:“然后他女友就来找他写歌了——圈子里都知道他是个才人,然后他就找上了我,让我写词。”
霍从军笑道:“哈哈,正好你在钢厂干过,我为了弄门票就找上了你。”
众人都笑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郭峰又道:“本来开始没准备办晚会,我女友他们只准备录首歌,销售磁带。”
郑慧好奇地问道:“那后来?”
郭峰道:“我在东方工作,写歌得花不少时间,中录的领导怕我被我们领导训,就专门和我们领导打了招呼,没想到我们领导一听,就说干脆搞个晚会。”
这时霍从军才想起个事,问道:“不是说不允许大型流行演出吗?”
八十年代,不许公开唱流行歌曲,像李谷一模仿邓丽君的气声唱法,唱了一首乡恋,马上被封禁;后来风气变了一些,却也没有变多少,一场演出中,表演的流行歌手不允许超过三人,像这种百人上场的就更没可能了。
郭峰解释道:“后来还是我们团长的丈夫在文化部工作,是个副部,再加上我们也是为和平献歌,就把这事给通融了。”
没想到小小一件事,还有这么多的曲折,霍从军道:“不管怎么说,演出是圆满结束了,挺好的。”
“这会可还是生死未定呢!”郭峰叹道:“就最后崔健那首《一无所有》,台底下的领导全都看见了,当时就拂袖走人了!”
“现场还有领导?”这倒是令霍从军和郑慧都没有想到。
“有。”郭峰道:“有艺术局的、中顾委的、中联办的、文化部的、还有全市各单位的领导都在。当时走人的是艺术局的领导。”
陈哲道:“这事搞不好会挨处分——管它呢,反正我们先唱了!”
欢快的气氛顿时归于沉寂,霍从军回头道:“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霍哥,你怎么这么肯定?”郭峰和陈哲问道。
霍从军笑道:“因为我们开放了。”
郑慧岔开话题,“听说东直门中学有个女生,叫王菲的,她唱歌很好都出了专辑,这次没请她来吗?”
现在提到王菲很多人都知道,那时的王菲才刚刚17岁,没有去香港发展,更没有属于自己的歌,都是翻唱,尽管如此,也已在当地有了一些名气。
郭峰摇头道:“这个不清楚,可能邀请了吧,不过参演的人员名单里没有她。”
兆龙饭店到了,霍从军停好车,拉着郑慧的手和郭峰陈哲一起走进里面。
这家饭店在85年10月才刚刚建成,老板是上个世纪华人世界,大名鼎鼎的船王包玉刚,兆龙饭店四个字由大人物亲笔题写,还带了十几位重要领。导人参加了开业典礼,在那个年代,能在这里吃顿饭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饭桌上,郭峰将霍从军介绍给大家认识,在场的领导大多数都听过霍从军的名声。
“霍厂长,你的钢厂搞得很不错!”
“小霍,在你身上看到了开放的希望啊!”
“小霍铁面无私,名满京城啊。”
不管对方是什么态度,霍从军全都一一笑纳,相互碰杯认识。
郑慧不习惯这种场合,跟着霍从军走了一桌就退下场去找歌手们合影,大家伙都知道她是霍从军的妻子,没有一个人拒绝合影。
等到酒过三巡,霍从军起身到前台结了账,和众人道声别,带着郑慧提前离席。
回家的路上,郑慧不解,问道:“为什么要替人结账,他们不是能报销吗?”
霍从军笑道:“我说过要请郭峰陈哲他们吃饭,另外还能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郑慧也笑了,问:“你不是说不搞关系吗?”
“我是不搞走后门的关系,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办什么事也更方便,这个总还是要的。”霍从军解释道:“因为重新招聘员工,我拒绝了很多人,也清退了很多人,这些人里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有什么社会关系,万一有人背后给穿小鞋,钢厂就很难发展。”
郑慧理解不了,“那你怎么就知道今天在场的领导就和那些人有关系了?”
“我不知道,”霍从军道:“不管有没有关系,今天给这些领导留了好印象,以后有人为难我的时候,他们也会替我说句话。”
这下郑慧明白了,“还是你考虑的周到。”
霍从军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合影的照片,隔了三天就送到了钢厂,先是办公室的人知道了这件事,都来看照片,后来全厂的人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