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老夫人顿时打消了那个念头。
“你说的有道理。”老夫人脸色难看,但还是沉声道,“的确是不能让清儿被牵扯到这件事中。”
她一面紧紧握着陆宛清的手,一面带着陆宛清往蘅芜苑走去。
陆凌阳大气都不敢出,只守在老夫人身边,听着老夫人的教训。
“凌阳,看在你将清儿救出来的份上,今日就不惩罚你了,若是再有下次……”老夫人冷冷的瞥了眼他,沉声道,“你自己去领罚!”
“是。”陆凌阳心中同样十分愧疚,眼下老夫人一开口,他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这时候,老夫人又看了眼神情无异的陆宛清。
她顾忌陆宛清的心情,到底是没有继续询问,而是在送了陆宛清回院子里后,朝着陆凌阳摆了摆手。
“听说白书尘已经死了?”
“正是。”陆凌阳点了点头,“太子殿下一剑下去,他便没了气。”
老夫人厌恶的唾弃了一声:“这样的人,一剑也太便宜他了。”
不过,她说到这后,便又往外看了眼,压低了声音道:“太子殿下可知晓清儿被掳走一事?”
陆凌阳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当即就说道:“还是太子殿下将清儿救回来的呢!”
“他就没有对此事表现出一丝芥蒂?”老夫人严肃的盯着陆凌阳,不肯错过他面上的任何神情。
闻言,陆凌阳摆了摆手,十分笃定的说道:“祖母,虽说我也不想清儿嫁入皇室,但不得不说,太子对清儿的确是上心。”
“他对清儿所做这些事一点都不计较,反而还总是帮着清儿达成所愿。”
见陆凌阳叛变,老夫人轻哼了一声:“之前景王也是如此?当着我们的面,自是对清儿千般万般好,可私下里呢?”
陆凌阳笑了笑,靠在老夫人耳边说道:“祖母,您难道忘了?当初太子殿下可是帮着清儿一路去了西南,若是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清儿又怎会心悦他呢?”
闻言后,老夫人脸色稍缓,抗拒的态度少了许多:“不错,如此看来,除了他的身份外,倒是与清儿颇为相配。”
想到这,老夫人的眉头一皱,吩咐道:“既然他救了清儿,为此还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咱们便投桃报李,帮帮他。”
“那白老夫人素来是个愚笨的,想必她知道白书尘死在太子剑下后,一定会闹到皇上面前,还有那皇后,想必也是要利用这件事针对太子。”
“到底是咱们陆家未来的女婿,你与你父亲说说,若是朝堂上有人抨击太子,务必要帮着他一些。”
陆凌阳听了这话,忙是笑道:“祖母您就放心吧,我定会将这件事般的漂漂亮亮的,谁也别想欺负咱们陆家的女婿。”
……
此时的宫中,正如老夫人所预料的那样,白老夫人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在太极殿前,口口声声要皇上替她做主。
白老夫人身为一品诰命夫人,是已故的白侯爷的遗孀,又口口声声说着太子以权谋私,现如今她跪在殿外,要求见皇上,即便是皇上,也没理由拒绝见她。
想到应付白老夫人的那些说辞,皇上揉了揉紧皱的眉心,没好气的看了眼谢长风。
“你行事未免也太嚣张了,那白书尘入了天牢,也是死罪一条。”
谢长风眼皮都没抬一下,坐在皇上的右手边,懒洋洋的笑道:“儿臣这样做,也算是提前替父皇平了一桩案子。”
眼见着白老夫人与皇后正走了进来,他又抬高了声音,故意让白老夫人也能听得见,“毕竟进了天牢,随便找个死囚替换一下,便能顶替他赴刑场了,白家权势滔天,想要做这件事可是轻而易举。”
白老夫人听着这话,面上浮现出狰狞的怒气,正想要开口,却被皇后压下了。
“母亲,您可别忘了今日求见皇上的目的。”
闻言,白老夫人面上的狰狞烟消云散,她见到皇上后,便跪在了皇上面前。
“皇上,请您为臣妇做主!”白老夫人字字恳切,无比悲戚道,“臣妇要告太子勾结大理寺官员与那陆家世子,杀害我白家嫡长子白书尘!”
“朕记得白书尘一案,大理寺已经有了证据,捉拿白书尘,也是朕准许了的。”
皇上的话,让一旁的皇后心凉了半截。
为了不损害谢长风的名声,皇上竟是宁愿将责任担在自己身上。
而白老夫人早已料到皇上会出此言论,她咬了咬牙,将内心的怒气悉数压下,哽咽低泣道:“可即便是要将他捉拿归案,也不该一剑就绝了他的性命!当初那管事口口声声要认罪,太子不信,非要带他去大理寺审问,书尘好歹也是您的臣子,怎能……”
白老夫人口口声声都在为白书尘辩罪,只想着将这罪名从白家的头上摘下来,为此甚至要给谢长风乃至整个经手这个案子的官员定罪。
皇后深知此事过犹不及,见白老夫人如此行径,拼命地朝着白老夫人使眼色,奈何后者恍若未见,只一心为最疼爱的孙儿辩罪。
见状,皇后险些捏碎了手腕上的玉镯。
这时,皇上面上神情不变,只看向了皇后。
“皇后怎么看?”
皇后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露出了端庄的神情,仿佛对此事十分为难:“以臣妾的身份,不能妄议此事,不过太子的身份特殊,他当众杀人,到底还是要给百姓一个交代,不如还是交给大理寺来决断。”
白老夫人这颗棋子已经废了,可她还安排了一众御史,就等着利用此事上奏贬斥谢长风。
只需要将这件事闹到明面上,谢长风面临的,就会是铺天盖地的贬斥,到那时,她倒要看看谢长风还能如何保住太子之位。
然而没等皇上应允,谢长风便挥着折扇,讥讽的笑了起来。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了个畜生而已,竟然也要被大理寺审问。”
“孤倒是不知道景朝何时有了这样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