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夭夭对喻府可以说很是熟悉的,但主院她还是第一次来,昨日盖着盖头进的院子,这会儿才见到主院是什么样的。
喻宏朗一人住的院子,就比整个凌家要大了,这院中处处宽敞,摆设简单,若不是新婚挂了红灯笼和红带,加了喜气装饰,只怕更显清幽。
就和以前的梅园一样,只是如今梅园养了不少花草,一年四季都有可赏的风景。
凌夭夭侧头,微微抬起眼眸,打量身侧的男人。
他眉目温和,脸庞文雅,看着便是让人如沐春风的。
只是他的心里呢?
“怎么?”喻宏朗低头问,“饿了?”
“没。”凌夭夭摇摇头道。
喻宏朗道:“时辰还早,你若是饿了,我们先吃点东西再过去。”
“不用不用。”都这个点了,怎么就还早了?就算她知道宁氏是个再好不过的性子,也不好这样恃宠而骄啊。
喻宏朗便同她一起往廊上走,一边道:“这院子和母亲那边有些像,只是大一些,除了正房,还有书房,书房里都是我平日看的书,你若无事也可去看看,东厢房还空着,你可以随意处置,做你的药房也可,都由你。”
凌夭夭道:“东厢房倒也罢了,只是书房……没关系吗?”
“我平日办公都在县衙,就算有什么也都在前院,无事。再说,也没什么不方便的。”喻宏朗语气平平,想到凌家后院那些果树,补充道,“院子里,你若有什么想养的也可以养,可以让谭义他们帮你去买苗子,外面南房是谭义谭恩住着的,现在你来了,他们便住到前院去了,万松也住一起,南房如今是香薷她们住着,总之今后你看着,怎么舒服怎么安排,也都随你。”
“府上现在是谭恩管事,以后你若愿意,便管着,若是太累,也可以交给他,梅园那边有母亲,平日都是烟岚在管,她是个能干的,赎身成家后还是回来跟着母亲了,是个可信之人,梅园你不用太费心,有空去陪一陪母亲就是了,除去我们府上,这两年我也置了一家客栈,还有城外不远的一处庄子,虽说小了点,但风景甚好,若得空,我们一起去看看也是好的。”
“县城内,有头有脸的女子们你都认识,今后多会有人来找你的,但你也不必顾虑,不想见就不见,不用看人脸色,特别是方陈两家。”
凌夭夭细细听着,竟听出了一点老父亲的操心感,笑道:“放心吧,我不会吃亏的。”
喻宏朗轻轻一笑,说话间,两人便出了院子,凌夭夭回头看,便见院门上是一崭新的牌匾,写着:灼华院。
这名字……
“走吧。”
凌夭夭回头看他,讪笑道:“啊……好。”
梅园门口,秦妈妈和烟岚一早便候着了,见小夫妻俩缓步而来,连忙迎上去。
“三爷,太太,你们可算来了。”秦妈妈笑呵呵的,“夫人正在厅上等着呢,早膳也都备好了。老奴请三爷太太一同进去吧?”
喻宏朗道:“劳烦妈妈了。”
“那奴婢这就去安排早膳。”烟岚恭敬道。
儿子的大好日子,宁氏一大早便起身梳妆,盛装出席,手腕上难得戴上了鲜红的血玉镯子,等着吃儿媳妇的茶,见着门外一高一低的两个身影,脸上便露出笑意。
她慈眉善目的,凌夭夭忽的有些尴尬,之前同宁夫人那么熟悉,没想到这会儿做了她的儿媳妇。
新婚夫妻俩一同走至厅内,烟岚摆了两个蒲团,凌夭夭微微提着裙摆要跪,喻宏朗却伸手过来扶住她,等她跪稳了才跪到旁边去。
当着宁氏的面,凌夭夭有点不好意思,抬头看,便见宁氏笑眼盈盈:“夭夭愣着做什么?不想拿红包了?”
她言笑自若,凌夭夭心里那点尴尬便都消除了。
那边喻宏朗先奉茶,宁氏轻轻啄了口,将茶杯放到一旁桌上,拭了嘴角,便道:“如今你成了家,便是有家室的人,今后要互敬互爱,体贴呵护,莫要辜负了她。”
“儿子记住了。”
凌夭夭跟着接过烟岚递过来的茶盏,双手奉上,“娘,请喝茶。”
宁氏笑容始终如旧,眼底也都是笑意:“哎!”
喝了茶,她将手腕上戴着的红玉镯子摘了下来,亲自给凌夭夭戴上,又拿出一个封红塞到她手中,亲昵道:
“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夭夭,娘是个没用的,怕也帮不到你什么,说到底,你嫁来我们家也是委屈了的,因着我的事儿,我们可能永远不会上京,少了许多风光,但咱们一家三口怎么舒服怎么来,你不用顾忌什么。”
凌夭夭最心疼宁氏的遭遇,忙道:“娘,你放心,比起京城,我更喜欢这里,什么都熟悉,而且……有三爷撑腰,整个县城都没人赶欺负我,京城哪有这么舒坦呀?”
这话说的,宁氏忍不住轻笑出声,连喻宏朗都笑看着她。
凌夭夭厚着脸皮道:“我说实话呢!”
“好好好。”宁氏给儿子使了眼色,叫他扶媳妇儿起来,“咱们娘俩就躲在三爷这棵大树下乘凉,什么都不怕!”
喻宏朗看着两个女人,嘴角也带了笑意。
早膳很快就摆上来了,白粥、甜汤、小笼包、几样精致小菜,竟然还有一盅鸡汤。
这早膳都是清淡解暑的,唯有乌鸡汤很是滋补,凌夭夭自然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只是昨夜啥都没干啊……
凌夭夭忍不住去偷瞄身边的男人,他面色云淡风轻,看不出什么。
“来,你们先喝两碗汤。”宁氏笑着道。
凌夭夭不太想喝,大早上的吃这么油腻的东西,还是滋补的,不太适合大夏天。
但这是长辈的好意,她总不能说他们昨晚啥都没干用不着吧?多不好。
这般想着,凌夭夭便接过宁氏盛好的鸡汤,“谢谢娘。”
她也曾听说过,有些人家新嫁娘还要服侍婆婆丈夫吃膳,为他们布菜,反过来为儿媳妇盛汤的,也就是宁氏了。
这汤倒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油腻,油都撇去了,应是熬了一个时辰的老母鸡汤,喝起来也不燥热。
见凌夭夭喝完了,宁氏便笑起来:“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