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文帝有心做个明君,可近几年来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贪官污吏且不提,洪灾和地龙翻身,那可是上天降下天罚,在他在位期间发生这么多祸事,想也知道会有什么名声。
迫于压力,嘉文帝颁发罪己诏,而后从国库拨出一万两和六千石粮米作为赈灾储备,挑选钦差大臣去往蜀地。
这算是个肥差,但那可是方才发动过的灾区!保不齐地龙还没沉睡,万一地龙还要动,那不是去赴死吗?
是以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敢迈步。
嘉文帝的脸色越来越沉。
一片沉寂中,有人动了动,跟着就是一个身影快步走到中间,高声道:“父皇,儿臣请缨!”
他的动作和话语带着急切,声音高亢,仿佛是为了此事忧心不已。
却是楚王。
嘉文帝大悦,夸奖了楚王一番,任命他为钦差,去往蜀地赈灾。
喻宏朗侧首望向祁临。
祁临面不改色。
他方才犹豫许久,想去,但又害怕自己刚从北地战事回来,又马上揽了这差事,会有过于表现的嫌疑,但既然有人去了,他便也不用担心。
而楚王终于得了这个机会,还真有好好干的样子,马上让章侧妃协助,向官员官眷和富商们筹集善款,主要都是些粮米衣物,少数银两。
宫中的章贵妃也向卞后提议,削减宫中开支,减轻国库负担。
这些举措倒让人刮目相看。
赈灾队伍里面,除了押送物资的兵马,还需要一些大夫,太医院遣派了一批医官,有男有女,一起同行。
凌夭夭也送了不少东西,银两粮米,不忘提醒小心灾后瘟疫,需得提前预防。
好在这批人里面,有些是经历过几年前那次抗疫的,经验和胆量都练出来了。
据闻楚王到了蜀地,便组织营救,办了难民营,隔离照顾,水源食物都是经过医官认可的,每个人都会吃上预防瘟疫的药,而之后又招收身强力壮的难民和妇女参与修缮,面面俱到。
-
今儿容露和凌蓁蓁一起上喻府门来,容露与凌夭夭说着话,凌蓁蓁去喂金鱼了。
不断有蜀地的消息传来,皇帝越来越高兴,官员们也不用再战战兢兢。
“我觉得楚王的这些举措,很熟悉啊。”
容露眉眼弯弯。
凌夭夭只是笑了笑,管他楚王搞什么鬼,目前最重要的是蜀地。
“当初三爷将策论递上去,也是希望能有其他官员治理之时能有所借鉴,到底福泽万民,谁人之功暂且不提,黎民百姓是最无辜的。”
她倒是看得开,容露点点头:“说的倒是,就是近来章家的人太活跃了,令我有些厌烦。”
凌夭夭知道她在说什么。
章家就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是那么好垮台的,生命力尤其顽强,否则也不会行事作风如此令人牙疼,却还能屹立两朝之久。
而章家近两年稍微收敛了些许,这次大包大揽,是为了什么不言自明。
朝堂已经为了立储之事争论许久,今上态度不明,始终没有表现出对哪个皇子有明显的偏疼重视,去年秦王大出风头,今年楚王无论如何都不会落于下风。
“这一次章侧妃出力颇多,听说章贵妃请示陛下,封侄女为楚王妃了。”
容露说起来,凌夭夭倒也不怎么意外。
毕竟自打楚王妃被废,楚王已经没了正妃,如今从侧妃中选上一个也正常,至于两个侧妃及其娘家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不是她们需要考虑的了。
容露只是来给凌夭夭透个信,毕竟她的信息来源比较快,万一有人说什么,心底有个底也不容易出事,主要还是来报喜的。
前头说楚王章家的事情,姑嫂二人特地放低了音量,不想小妹妹听这些,这会儿说起家里的事情便没有顾忌了。
“之前你出的点子,家里的酒铺也开得红火,果子酒卖得尤其好,还有几个高档米酒,这个月雄黄酒也卖得很不错,收益也很好,主要还是原料比旁人家的好,若不是有你帮忙,酒铺也不可能这么快开起来,这一次娘让我来,就是顺道告诉你这个好消息,还有给你送分红的。”
如今凌家的家事都是容露接手的,她出身国公府,虽然是娇宠的姑娘,但家风严正,也不可能培养一个花瓶,早两年前就跟着母亲嫂子们学习管家之道,凌家的婆母又不谙此道,小姑子年幼,也没有容家那般家业大,她接手之后倒真是游刃有余。
这分红也是凌夭夭早就跟凌恒升谈好的,她往后都收半成分红,凌家习惯都是账上半年结一次,这个月正是结算的日子。
容露把账簿拿给她看,凌夭夭自然不可能真看,她如今是出嫁的女儿了,家里有嫂子管着,自己插手太多可不好,只是关心几句店铺的生意可有难处之类的。
与人相交,总不好管得太多,就算出自好心,长久了总会让人喘不过气的,就算是亲人也是如此,如何松弛有度,也是一门学问。
生意聊的差不多了,恰好秦妈妈将盼盼抱了来,容露马上眼睛就亮了。
“快快快,给我抱抱!”容露眼馋得不行,凌蓁蓁也把注意力从鱼儿身上移到外甥女这儿来。
盼盼现在已经跟舅母跟熟悉了,且刚刚睡醒吃过奶,正是乖巧的时候,被舅母抱着也不闹脾气,乖顺得很。
“臭丫头,自打舅母送你小金鱼,就肯赏脸了!”凌夭夭忍不住嘲笑自己女儿。
容露送过盼盼两次小金鱼,一次是过年的时候,送了金子做的一条胖胖的小鱼,圆润可爱,天气暖和后,又寻来一个琉璃鱼缸,里头养着两条玉顶蝶尾小金鱼,漂亮鲜活,小丫头一见就喜欢上了。
容露也看向屋子角落桌上那鱼缸了,稀罕道:“你们居然把这鱼儿养得这么好,瞧着比我娘家那些精神多了。”
凌夭夭解释了一番养鱼的技巧,无奈叹气:“没办法,盼盼喜欢,若是鱼儿养死了,她肯定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