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萧候爷的独生女儿萧玉莲嫁给了年少有为的镇北将军陆衡,次年生下长子陆子垣。
可喜可贺的是,同年,萧贵妃生下二皇子张天宇。
想这萧贵妃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一直念及与萧玉莲的姐妹情深,却苦于无法报达,每每思及常心泪满腔。
也是在这十年之后,在听得妹妹萧玉莲重又怀孕之时,又念及妹妹怀胎带子苦累不堪,将陆衡的长子陆子垣接来一起与三皇子一处抚养。
有道是,子凭母贵,母凭子显,再兼之萧家人都是武将出身,兵权在握,一时间萧家在朝野内外也算是显赫一时。
与此同时,明武帝颁下圣旨,拟定了萧玉莲肚中的孩子,若为女孩子便钦赐为三皇子张天宇的王妃,若为男孩子,则世袭萧老候爷的爵位。
然而世人都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正当合朝内外都在为萧陆两家的皇恩浩荡欣羡不已的时候,一件谁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事情猝然发生,突然的让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无有任何征兆,萧皇贵妃意外发病,起初是全身发痒,然后起了一身的红疙瘩,据说是面目狰狞的无法以真面目示人,再其后便掉光了全部的头发。
都道是帝王家本便无情,萧贵妃当日貌美之时,是颇得圣宠的,如今明武帝别说看到她了,便是听说起她的名字都我眉头紧蹙。
另一边,陆衡的小妾林小婵不仅极得宠爱,竟然几乎与萧玉莲同时亦怀了身孕。
两个女儿如此光景,萧老候爷终日里亦是闷闷不乐,萧老夫人更是愁肠百结,无法释怀,没过多久萧夫人竟然是撒手人寰。
但也有人对萧夫人的死多有置疑,因为她的死是发生在以后的梁府满门抄斩后,因为萧夫人本便梁姓,有人说是皇帝一道圣旨赐死的,也有人说是萧夫人是害怕累及丈夫与女儿,自行了断的,总之,有关萧夫人的传言在当时竟也传的沸沸扬扬的。
因为萧夫人本身便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人生的美貌不提,便连那通身的气质都非凡间之物,这样形象吧,她的两个女儿本便是京城内外被人盛赞的美女了,这萧夫人虽是人到中年,只肖在那里一站,连笑都不必一笑,便能起到震慑全城人眼球的作用。
据说是两个女儿的美的总合所无法企及的,当然,这也只是时人对这位从未见过,只有传言的美人的传说,或许带有许多朦胧的只能靠想象来解释的美。
小翠在说及萧夫人的时候,似是无意间斜瞟了李洛秋一眼,看她听得认真,便又继续往下讲述。
照理说陆衡将军的小妾进得将军府亦有三两年的时间了,可巧不巧的是,小妾的弟弟林宝祥在林尚书的府中做了偏将,林尚书喜他身形英武,又极会看眼色办事,便将自己庶出的女儿嫁与了为妻,托些关系任了个官职,派往他姐夫的军中做了个牙将。
与此同时,林尚书的长女也便是当时的林美人,因为生了四皇子,母凭子贵,明武帝大喜册封为林妃。
在萧皇贵妃失宠之时,林妃娘娘连沐圣恩,又生下了天朝的第一位小公主,一时之间这林家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林宝祥的胞姐,再不似陆府中那个仰人鼻息的受气小媳妇了。
在陆府之中,可以说是腰也直了,气也粗了,说话声音也壮了,也不再循规蹈矩了。
所有这些加起来,竟然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事情是因为明武帝的厌恶,萧玉环被送出了皇宫的玉峰观修行,历朝历代,这是从来无有过的事情。
如果妃嫔做了错事,降了职位,甚或于是打入冷宫永世不得朝见天颜,横竖出不了皇宫,这发往寺庙中修行为尼,从来只有那些个在皇帝驾崩之后,没有子嗣照顾的年轻嫔妃们的待遇,萧玉环年纪轻轻的却因生病被逐,着实令人叹惋。
据说事情的起因是小公主在春天的时候,偶然花粉过敏,林妃娘娘便在其中大做文章,说是那些红疹酷似萧贵妃的传染病,哭哭啼啼的请明武帝做主。
一方面是自己疼惜着的小公主,明武帝看着可爱的孩子转眼间小脸一片红红密密的红疙瘩,再想想太医说起的萧贵妃身上的红斑点,感觉这病情必定是一致无二的,果然极其相似。
二话没说,一道圣旨,直接便将萧贵妃给逐出了皇宫,听说这之后,宇王爷从未间断寻找其生母,却毫无音讯。
萧皇贵妃一倒,萧家在宫中再无势力了。
甚或至于说是,皇帝通由萧皇贵妃这件事,是在给当时在朝中权势迫人,却一直低调行事的萧家一记重击。
更为不幸的是,萧候爷的妻弟梁成虎将军,在东北与女真人做战的时候,因为负责押送粮草的将军故意拖延,致使全军将士在断了五天粮的情况下,被内应打开城门,城池失守,全军覆灭。
明武帝大怒,降下圣旨,灭了梁家满门。
按照当时的律法,梁将军虽非有意贻误军机,便是真的有个差错,也断不致于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此一出,朝廷内外便有了更多的传闻,业内人士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感觉这是明武帝想要治办如今已经成了铁四角形势的萧家了。
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不好的开端。
估计下一步便会将手伸向镇北将军陆府,以及京城中的萧候爷。
所有这一切,令得刚生下女儿的萧玉莲又忧又急又气,此前的一系列事情,她亦从陆衡的嘴里听说过三言两语,知道行军打仗非一人之力,梁家满门忠良,只一夜间。
虽听说除了梁将军一家在忠仆的保护下已然逃走,也就是说,真正的梁家人在这次灾难中无一丧生,死的全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下属,但其一家二百多口仆从,全部丧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足以说明了当时明武帝的政治立场。
加上萧候爷的夫人梁书雅,在梁家出事之后,据说是以死谢罪。
萧夫人听说此事之后,当时心痛难奈,在没看上小女儿三两眼的时候,便一命呜呼了。明武帝虽然不能算得上是圣君,但是事后对于萧家和与之息息相关着的陆府,却并未做过多的处分,对于所逃在外的梁家的家小,也没有派人四处围追阻截,更不至于到了画影图形合城追捕,却听听宫里线人传出的消息,似乎是对此事的鲁莽性,以及未做彻查性,极其的后悔。
如果说没有梁府二百余口下人伤亡,此次事件可以说是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了。
明武帝这个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的人,想要斩梁家这根草,却又不除根,在此事件中,萧玉环虽然被逐出了皇宫,但她的病不是明武帝给的,也不曾真正伤了她的性命,唯一做了其中牺牲品的当数萧候府中的梁夫人。
若说这是一出闹剧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如果以政治眼光来看,说是明武帝想削弱萧府的权势吧,其实又远非如此,萧候爷手中依然是兵权在握,与之相关联的陆府更是官升一级,据说当年萧候爷寿辰的时候,明武帝还亲自前往祝寿,所有这一切都让一直想洞悉明武帝心理的朝臣猜不出其中的猫腻。
再有,通由此次事件,这其中受益最大的当数林尚书父女,宫中的林娘娘是越发的得宠了,朝中的林尚书的职权也是越来越大了,党羽更是开枝散叶。
猜不透帝王的心思,于是便有人把梁府被抄斩的根源聚焦在了林尚书的身上,并且还真的寻出了他在这其中所做的手脚。
旧枝难栖南来雀,新芽却吐滴伤情。
只道君王杯盏醉,哪晓风过秋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