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争夺名额
白公子2025-06-29 10:242,078

“还没吃饭呢吧?”章秀容招呼道:“坐下来一块儿吃点。”

施文摆摆手道:“娘,我在家吃完饭来的。”

他拿了一把凳子坐下,看向白哲道:“按你说的,棚子已经搭好了,你过去看看?”

“行,吃完饭咱们一块儿过去。”白哲答应一声,把碗里已经放凉的米汤一饮而尽。

施晴和施武也迅速把饭吃完,然后一同去往施文家。

施文的家是在村子的边缘位置。

还没进门,老远就见到比围墙还要高出一截的大棚。

推门走进家中。

施文指着院子里搭建好的大棚框架,说道:“按你的要求,高两米,宽也是两米,你看咋样?”

白哲走到框架前面,伸手抓住竹杆晃了两下,满意地点点头道:“挺稳固的,只要不是罕见的大风,不会有倒塌的风险,回头扯点透明雨布,把棚子遮住。”

“有那个必要吗?”施武提出不同意见道:“我觉得弄点破麻袋,或者硬纸壳子糊上也就行了。”

白哲耐心解释道:“二哥,该省的地方可以省,但不该省的地方,坚决不能省,不然到时候真出点闪失,前面做的工作可都全白费了。”

这也是他把养殖药蝎工作,主要让施文负责的原因所在。

施武脾气急躁,做事粗心大意。

什么事都喜欢糊弄,总觉得差不多就行。

而施文虽然脾气也不能算好,可做事要细心的多。

最关键的是,施文属于那种能拿十分,就不去拿九分,办事不打折扣的类型。

由他来负责养殖药蝎,再合适不过了。

绕着大棚走了一圈。

白哲说道:“那咱们就去大队开会吧,会上我会具体讲药蝎的养殖方法。”

施文挠了挠后脑勺,明显底气不足道:“白哲,我这记性不好,万一要是记不住……”

“大哥,你记不住,我单独给你开小灶就是了。”白哲哭笑不得道:“我当妹夫的,不管别人,还能不管自己大舅哥?”

施晴在一旁帮腔道:“就是啊大哥,你这话说的,好像白哲是外人一样。”

施文笑了笑,伸手拍了拍白哲的肩膀,说道:“先前咱爹娘还有老/二,都说你变了个人,我还没怎么当回事,现在看来,你确实是变得挺多。”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白哲的改变,但终归没在一个家里生活,平日里接触并不算太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施文才觉得白哲的改变特别大。

这时,屋内走出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

妇人相貌普通,不算漂亮,但也并不丑陋。

正是施文的妻子,名叫吴爱香。

怀里三岁大的孩子,则是两人的儿子,名叫施顶梁。

白哲对于吴爱香这位大嫂,没有太多的印象。

只知道对方性格泼辣,极有主见,但心地善良。

属于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白哲,听你大哥说,你最近变化很大,我看也没啥太大变化,见了大嫂,你连个招呼都不打。”吴爱香语调怪异道。

施晴忙道:“嫂子,白哲不是不跟你打招呼,就是有点抹不开面子,来之前他还特意交代我,让我给顶梁带糖过来。”

说完,从口袋里抓出一把大白兔奶糖,递到了施顶梁面前。

施顶梁见到这么多的奶糖,当即眼睛都直了。

“姑姑,我要吃糖糖!”施顶梁伸出小手,去抓施晴手里的奶糖。

施晴笑着把所有奶糖,放到了施顶梁的口袋里。

施顶梁鼻涕泡都要乐出来了,眼神当中满是欣喜。

吴爱香见状,也不好再继续发作,干咳两声,问道:“白哲,养你说的那啥药蝎,真能挣到钱?”

白哲笑着点点头,说道:“大嫂,如果按我说的做,最后没挣到钱,你跟大哥投入的所有钱,都由我来出。”

吴爱香听到这话,当场不好意思了,摇头道:“那倒是用不着,赚了钱,我们感谢你,赚不到钱,就当是信错人了。”

施晴再次开口帮腔道:“大嫂,都是一家人,就不用那么见外了,白哲既然说了,那肯定说到做到。”

吴爱香更加觉得不好意思,尴尬地笑了笑,热情道:“都别在院子里了,进屋坐吧。”

“大嫂,待会儿还要去大队开会,你要是没什么事的话,也可以过去听一听。”白哲说道。

吴爱香摇头拒绝道:“家里不能没人,而且孩子太闹了,我就不去了,你们开会去吧。”

离开了施文家,白哲领着一行人去往大队部。

大队前面就是戏台。

白哲等人赶到时,已经见到不少村民搬着马扎,聚集在戏台前面。

大家一边摇着扇子赶蚊子,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场面好不热闹。

白哲仔细听了听,发现众人谈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件事上。

一:感慨苗瑞桦丑人有丑福,居然能嫁的比塔山村任何一家的闺女都要好!

二:他什么时候带着媳妇儿施晴,一起离开塔山村?

戏台上,早已等候多时的王艳敏,见到白哲一行人出现,立即招手示意。

又过半晌。

等到大多数村民到来。

王艳敏开口说道:“大家安静一下,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是确定一下,负责养鱼、养蜂、以及培育果树的人员安排。”

她的声音并不算大,但却成功让乱哄哄的场面安静下来。

谁都清楚,要是能被选中,参加塔山村三大集体副业的工作,必然能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

毕竟钱是大家赚,没道理只让一小部分人白白幸苦,怎么着也得意思一下,才能说得过去。

“王支书,应该把俺儿子选上,他到成家的年纪了,家里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

“应该选我,我家老人瘫痪,小的还在吃奶,家里实在是困难。”

“选谁都不如选我!我识字,念过小学,知识就是力量,我指定能比大多数人都干的好!”

戏台下,村民们积极进行自我推销。

对于这种现象,王艳敏并不觉得奇怪。

她抬手下压,制止了村民们的聒噪,接着说道:“名额有限,大家这么积极,理由还都这么充分,我真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所以,我们村三个副业项目工作人员的选择,应该是大家说了算。”

继续阅读:第四十八章 还有这种好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院士重生:重回1980搞研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