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局势突变,兵发睢阳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3,307

  徐州,宿州被高杰,卜从善率领的叛军攻破之时,韩烈在陈长林率领的亲卫营护卫下,回到了鱼台万福岛。

  见到突然回来的韩烈,陈圆圆,李香君二女,当然还有韩烈的父母,以及顾媚都惊喜不已。

  “夫君,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妾身都没有来得及准备过年的用品。”

  陈圆圆是韩烈父母,承认的儿媳妇,即便是在众人面前,陈圆圆当面喊他夫君,也是再正常不过。

  反之,李香君在人前,就不会喊韩烈夫君。

  扑入韩烈怀中的陈圆圆,眨巴着大大的眼睛,一脸的激动与惊喜。

  “想你了,所以急着就回来了。”韩烈双手抱着她那纤细的柳腰,一脸温柔的看着她说道。

  “嗯。”陈圆圆开心应了一声,有些不舍得松开了怀抱。

  虽然韩烈的怀抱是那么的温暖,充满安全感,让她不忍松手,可身后还有李香君她们。

  更有韩烈的母亲谢氏等家人在呢。

  “母亲,身体一向可好。”谢氏一脸慈祥的看着上前问安的韩烈,微笑的上下打量了着韩烈笑道。

  “好,一切都好,我儿出息了,为娘比什么都高兴。”

  谢氏连连点头,拉着儿子的手,高兴的说道。

  “你爹还在县衙办差,说是要二十五日才休暮。”

  说起父亲韩怀山,现在也是干劲十足,虽然在鱼台县衙,只是一个没有品阶的典史,可他却做的十分开心。

  现在鱼台县衙那些官吏,衙役暗地里都喊他二老爷。

  原因是县令吴有方,为了拍韩烈马屁,县衙大小事务,都要跟韩怀山商议。

  韩怀山要是有意见的事情,吴有方就会毫不犹豫否决。

  这两年来,鱼台在韩烈的安排下,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若没有韩烈的插手,鱼台的百姓,生活不可能这么舒适。

  也正是韩烈安插了父亲在县衙担任典史,妹夫薛广在东鱼屯担任巡检使,昔日亲卫王庶在百户所担任百户。

  牢牢的监视,掌控着县衙的大权。

  吴有方这个县令,才会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

  如今鱼台的人口,由两年前的五万八千人,增长到了八万余人,土地开垦,增加了三万亩,渔民在微山湖也实现了捕捞和养殖渔业。

  加上政治清明,百姓除了交纳合理的朝廷赋税外,没有任何一项杂税,这就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

  对于鱼台的情况,韩烈一直都有关注。

  所以这里的情况,他自然一清二楚。

  万福岛对于他来说,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与母亲谢氏,寒暄招呼过后,韩烈张开双臂,抱了抱李香君,见这小妮子双目发红,韩烈忍不住勾了勾她的鼻梁。

  “不许哭鼻子,不然就变丑了,丑姑娘爷可不喜欢。”

  面对韩烈的打趣取笑,李香君小嘴一嘟,呢喃道:“爷就知道欺负人家。”

  “谁让我家宝贝,让人喜欢呢?”韩烈附耳的低语,让李香君俏脸一红,心中却如喝了蜜一般甜。

  哄好了李香君,韩烈又跟顾媚打了个招呼。

  虽然顾媚留在了他家里,但二人可没有私情,韩烈自然不会对她如陈圆圆和李香君般亲热。

  “妾身见过侯爷。”

  面带微笑,眉眼之中喊着幽怨的顾媚,娇滴滴的问候了一句。

  “横波在这里可住的习惯?”

  韩烈关切的笑问道。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又有圆圆和香君,还有大娘,大姐她们陪伴,犹如那世外桃源,妾身都养胖了呢。”

  顾媚抬头之时,故意挺了挺胸部,把衣服都顶得鼓鼓一团,着实有些惊人。

  “呵呵呵……喜欢就好。”韩烈连忙转移目光,不敢与她纠缠,错身走向大姐韩春娘。

  “舅舅,我阿爹可好?”

  在与大姐打招呼时,大姐的大儿子李思明,有些怯怯的问道。

  “你阿爹有军务在身,过些时候,我让他回来看你们。”

  “谢谢舅舅。”李思明,李思亮两个孩子,都是李元忠和大姐的儿子。

  两个孩子都还年幼,说起来他们也有大半年没有见到李元忠,想念父亲也是能够理解。

  “大姐,姐夫现在在曹县,现在他确实不方便离开,不过年前应该没有军事行动。”

  “要不我让人,护送你们一家人过去,去那边陪姐夫过完年再回来?”

  韩烈想着这夫妻这么久没见,孩子又想念父亲,遂对大姐说道。

  “他是军人,军队有军队的纪律,我们母子就不去打扰他了。”

  “等他忙完,你让他回一趟家就好。”

  韩春娘想了想还是拒绝了韩烈的提议。

  因为她了解丈夫,李元忠有志向,弓马娴熟,也熟读了一些兵书,建功立业一直都是他的梦想。

  作为妻子,她总要做出一些牺牲,来支持丈夫的事业。

  “好,我听你的。”

  韩烈点点头,把李元忠写的家书,递给了大姐。

  回到万福岛的生活,对于韩烈来说,无疑是轻松愉快的。

  每天清晨起床带着小外甥,晨跑完,教导他们骑马射箭,练习枪法。

  上午在湖边钓钓鱼,下午在家看看书,累了就看看陈圆圆几女的歌舞,晚上还能陪着陈圆圆,和李香君造孩子。

  这样的日子,堪比神仙日子。

  一转眼时间,韩烈就在家中过完了新年。

  随着二月份到来,春天的味道,也开始在空气中蔓延。

  这一个月来,韩烈虽然隐居在微山湖万福岛上,可江淮,山东的局势,却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年前高杰率领的大军,攻占了徐州,邳州,企图攻打淮安城时,却遭到总督路振飞,任命的陈子龙,杨廷麟统御的留守兵马拼死抵抗。

  双方打了半个月,高杰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回了徐州。

  而凤阳府方向,凤阳总兵黄得功,率领的明军,虽然没有收复丢失的宿州和亳州,但却在寿州构筑了防线。

  从而牢牢的把卜从善的叛军,挡在了淮河北岸。

  加上新年正月的关系,双方人马之后都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事。

  目前的情况,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态势。

  但是随着二月的来临,经过休整的各方人马,下一步必然会有大的军事行动。

  同时,朝廷方面,也早就接到了徐州,邳州沦陷,漕运被截断的消息。

  漕运截断,对于京城的崇祯皇帝,文武百官来说,这可是关系国运的大事。

  为了疏通漕运,夺回徐州,崇祯皇帝接受了兵部尚书张缙彦的提议。

  任命了张国维领兵部尚书衔,前往南京坐镇,督师江淮各镇兵马,围剿高杰所部叛军。

  同时,朝廷严令新任山东总督余应桂,与长平侯韩烈,协同围剿,收复归德府,封锁济州运河退路。

  这封诏令,是正月十六日,送达山东的。

  余应桂在年前,就抵达济南府赴任。

  到了山东之后,他才发现山东各卫所兵马,他根本调不动。

  巡抚刘汉儒,与降职的留任布政使的曾樱,对他虽然客客气气,可他的政令,却根本传达不下去。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八,李自成正式在长安建国开元,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正当天下之人为这个消息震惊之时,仅仅过去三天时间,太原陷落的消息,便传了开来。

  山西巡抚蔡懋德殉国,保定总督李建泰,逃回保定城龟缩不出。

  两天之后,李自成亲自率领大顺主力,二十万大军对宁武关进行了合围。

  新任山西总兵周遇吉,太原城破之后,率军死守宁武关,派出信使向大同总兵姜瓖,宣府总兵王承胤求援。

  接到消息的姜瓖,王承胤不但没有派出援军,反而向李自成投降了。

  不久,弹尽粮绝的周遇吉,城破自杀殉国。

  大同,宣府二镇总兵投降,为大顺军东进燕京,彻底打开了一条高速通道。

  在姜瓖,王承胤二人的带路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几乎不费吹飞之力,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便抵达了京城郊外。

  山西的失守,让京城的崇祯皇帝,彻底的慌了神。

  韩烈是二月九日,从万福岛回到曹县的军中。

  “侯爷,总督府已经下发了多道命令,让我们对归德府展开进攻,尽快收复归德府,会同新任的淮扬督师张国维,围剿高杰各部叛军,打通运河航线。”

  这半个月来,李岩接连收到三封总督府的命令。

  “这场闹剧也该结束了。”

  韩烈之所以这时候回来,也是估算着李自成,只怕已经进入山西。

  若是再不解决高杰的问题,一旦京师陷落,他要是没能及时勤王,反而会陷入被动之中。

  “现在各军兵马,是否已经布置到位?”

  在韩烈的询问下,李岩恭声回道。

  “请侯爷放心,末将已经安排了一支人马,混入了睢阳城。”

  “营中忠武军,忠勇军,中军骑兵营,火器营,火炮营随时可以出发。”

  “我军的钱粮,武器弹药,一应齐全,将士们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另外,贾开宗与袁枢二位大人,通过这段的时间的沟通,已经成功营救回越其杰,陈潜夫二位大人。”

  “现在他们在单县休整,侯爷需要召见他们吗?”

  韩烈赞赏的看了眼李岩:“传令,各军一个时辰后出发,十二日凌晨,发起睢阳之战。”

  “月底之前,我要拿下归德府,见到许定国的人头。”

  “传令杨彩,任继荣率部进驻兰陵,汇合济宁守备营指挥使严忠,封锁运河两岸通道,防止高杰所部北上。”

  “让袁枢前往青州担任兵备道,负责筹备乡勇营的事务。”

  “至于越其杰,陈潜夫二人,让他们前往布政司衙门,听从曾樱安排。”

  韩烈说罢,换上银甲,系上白袍,最后戴上银盔,系上狮面扣带,挂上绣春刀,提起虎头湛金枪,跨上白龙驹。

  跃马而起的他,高举手中长枪,扬声下令道。

  “全军出发,直发睢阳城!”

继续阅读:第166章 睢阳守军的乱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